聊“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篇第一

第4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诚实了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温习了吗?”

曾子,名曾参,孔子晚年弟子,也是最有成就、最受尊崇的儒家人物之一,著有四书中的《大学》。“吾日三省吾身”,即每天三次省察自己,问自己三个问题,是他创立的影响巨大的修身方法。

这三问我们能做到多少?我们有时替人办事,不可能全都尽心,像我前两天尽心帮朋友孩子的事终归是少了,多数时候都是不闻不问他人之事,极是关注也是苟且粗略,不肯尽心的。这种心理与自己的懒惰有关。

就拿自己曾经热爱的事业来说,有过尽心尽力的时期,那时干不工作感觉对不起企业付我的工资;也有过松懈的时候,就如退二线后,加之在此之前受的委屈,对工作自然失去了过去的热情,虽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念头,但人“松懈”了、“懒”了,不敢说竭力了。

第二问: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朱熹说“以实之谓信”,就是实心相与。这个“信”,不只是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而是时时刻刻,对谁都真心实意,没有虚情假意。

要以朱熹的“信”为标准,估计没有人能做到。生活工作中,难免不遇到让自己不愉快的人,面对他们我们多少会有虚情假意的时候,虽不假装欢喜,但也会在面子上过得去。这样的表演,大家应该都遇到过吧?要避免,那就与世隔绝,但这是不现实的。

或许有人会做到时刻把自己的真心实意让人看见,但这需要很强大的力量,需要内心强大,需要自己去体会,去选择。应该很难!

第三问:传不习乎?

这个大家可能都有体会。上学时,听课似乎都懂了,一做习题就会遇到不会的问题,说明课后温习不够。工作中,师傅传授于我们的知识、经验,也未必都能掌握;我们传授于年轻人的,或许因工作忙的客观原因而没有深究、学习。

我已退出职场,毕竟那是自己曾经奋战了三十多年的“战场”。真希望他们能静下心来多学习,能将自己所学施展于工作中,取得新发现,让油田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期待他们优秀的表现让油田的未来蒸蒸日上,重现辉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