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故鄉

看了簡友牛牛寫的故鄉一文,非常感同身受,我也想寫寫故鄉的話題。

故鄉並不是文字單面之解爲故去的家鄉,百度漢語解釋爲:出生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纔叫故鄉。

我在故鄉出生、生活了二十八年,雖然有短暫的別離,仍還歸入故鄉的懷抱,雖然我離開故鄉在異鄉生活了近三十年,但是我對她有着一份很深的感情,対於故鄉的一切我是那麼的熟悉和親切。

故鄉有我的父母雙親,有我血脈相連的親情,人越老越戀故鄉,以至每次回鄉,我都不想遠離。

故鄉的人文情懷深深地烙在血脈中,故鄉的山,是我兒時隨爺爺放牛的地方,故鄉的鄉是我兒時和小夥伴抓魚摸蝦的地方,故鄉的樹是我爬上去摘棗抓梨的身影,故鄉的田野地埂是我少時打豬草的地方,故鄉的村莊是媽媽和奶奶叫我乳名的地方,故鄉的食物讓我仍留在舌尖,故鄉有我太多美好的記憶。

去年,故鄉的村莊建祠堂,作爲故鄉村莊的女兒,我第一個出來捐款助建,雖然數目不多,但可以添磚加瓦,在我的帶領下,村莊出嫁的女兒們都陸陸續續捐款,年底祠堂落成,所有村莊中出嫁的女兒名字,都刻在了功德碑上,也算是世代留名,後代的後代們有一天,還能找尋到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或深或淺,幸好,我倆個女兒也沒有忘記故鄉,每年的春節都回故鄉,雖然她們少小離開故鄉,但対故鄉仍有情節,她們忘不了疼愛她們在故鄉的親人。

我和女兒兩代人還是忘不了故鄉,而她們的子女,已沒有我們故鄉的概念了,而是覺得是一個好玩的地方。

今年正月初一,我帶小外孫和小侄女兒在村口的一位本家門口玩,偶遇小妹的發小,她從口袋摸出兩顆巧克力糖,遞給倆位小朋友,孩子不接,我示意他接了,小侄女兒(六歲)開始數落小外孫,說糖不可以喫,吃了生蛀牙,倆個小孩吵起來,小侄女兒說不不停,小外孫氣得推了小侄女兒,差點摔在地上。小外孫轉身就走,氣呼呼地說,不和你玩了,我要回我的家去了,小妹的發小說,寶寶,你家在哪裏呀?在上海,上海是我的家。

在孩子心中上海就是他的家,因爲他出生,成長在那裏,対那裏有記憶。

等他長大後,對他父親和母親的故鄉不會再有親切感,父母的故鄉也就成了他口中一個說詞而已,或者是一個祖籍地的地方。

如今我還有故鄉可回,有親人可念,也是一種幸福,故鄉也是漂泊在外的人歸途。

我常對孩子們說,等我百年之後,我的骨灰得灑進故鄉的土地上,算是魂歸故里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