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打底 記憶更牢

繼續啃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今天來到第9節《“兩個教學大綱”,發展學生的思維》。兩個“教學大綱”分別指的是必須學會並記住的材料課外閱讀以及其他知識來源

重點內容摘錄如下:

1.閱讀應和學習緊密聯繫,閱讀能幫助記憶,打好記憶所必須的智力底子。
2.實際能力是獲取知識的基礎,僅僅是開始,怎樣記住知識不忘記,纔是問題的繼續。
3.某一個階段孩子所學習的概念越複雜,學生需要讀的書就應當越有趣,越有吸引力。
4.孩子們對周圍世界不明白的事情越多,想知道的願望越明顯,接受知識時的敏感性就越強。

我們平時關注的教學大綱有一套,網由學科特點決定。比如《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是這樣描述語文學科的: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該科課程的基本理念包括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發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這是對語文學科很專業、很高大上的描述。

一、

很多時候若不能打通孩子們學習和教育教學的任督二脈,很有可能僅僅站在本學科的立場和角度,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孩子成長的某一階段、所接受的某些學科都是成長這棵參天大樹的部分枝幹乃至葉片,能跳出局外看待全局,能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是最理想的育人環境、成長環境。

蘇霍姆林斯基作爲最偉大的教育家,站位顯然與衆不同,他在本節中提出兩個教學大綱來發展學生的思維,核心目標指向閱讀。終身閱讀、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不只是在這一節中,下一節關於如何做“困難”學生的工作,核心要義依然指的是閱讀,擴大閱讀範圍。

其實,困擾孩子們學習效果難以提高的,導致教師時間總是不夠的,都是學生學習有太多困難,孩子們疲於應付,老師總在填坑滅火,哪有更多閒暇的精力和富裕的時間?

所以,最該做的是在源頭植樹造林,而非在中游或下游抗洪救災。

二、

學生的實際能力是獲取知識的根基,但這也只是開始,如何能記得牢、記得準,這才跑贏學習“馬拉松”的“久久爲功”。

就像數學的九九乘法口訣,讓機械記憶處在巔峯時刻的小孩兒背下來,根本就是小菜一碟,經常性的複習、在遊戲玩樂情境下的夯基,才更有利於孩子把建造數學高樓的根基扎得更穩更牢。

就像語文的認讀識字,單單靠課本後邊的一二類識字表,幼兒能基本上完成任務,若要擴大識字量,利用低齡期或者低年級段的大把空閒時間進行海量閱讀,進而提高閱讀能力則非得通過趣味活動、親子師生共讀等多種方法,把孩子們愛上讀書的底子扎穩紮牢——用書香來潤澤家庭和教室纔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能鑰匙。

所以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需記住的材料越複雜,概念、結論、規則越多,學習過程中的智力底子就會越厚實。爲了牢固的記住公式、規則、結論和其他概括,學生應該閱讀和思考與之相關的更多的材料,因爲這一類的材料性閱讀更有利於幫助孩子們記憶,有利於建立學習和記錄材料所必需的萬丈高樓平地起。

等到發現問題或者遇到必須夯基的知識出現斷層再去補漏洞,無疑是背篙攆船,事倍功半,自然出力不討好。

這就需要爲人師(父母)具有一定的遠見卓識,替孩子預設、準備好足夠的外圍閱讀材料,而不是急功近利地盯着分數或者試卷揠苗助長。

“廣囤糧,心不慌”放在教育的起始階段(乃至任何階段)同樣適應。

《成長的邊界》這本書中就談到“想靈活地掌握知識,必須要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下學習,這種方法被稱爲交叉練習。它被證實可以提高歸納、推理能力。

兩套學習大綱其實就是讓教師教會孩子(包括自己)具備“兩條腿走路”的能力。很顯然,海量閱讀“這條腿”會帶着我們走向更寬廣、更縱深的人生大道。

想到這裏,我就很慶幸兒子能遇到帶着孩子們海量閱讀的高老師,她身先士卒,在教室領着孩子們讀各種各樣的繪本故事、童話書,在學習小羣裏營造孩子們不甘落後的讀書氛圍,短短一個學期,我那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識字量飛速提升,現在基本上可以獨立自主閱讀了,這還是肉眼可見的進步,未來的“久久爲功”必定會慢慢顯現。

昨天帶着孩子去醫院看望外婆,小傢伙就從外公外婆身份證上面靈敏地捕捉到二老的年齡差,他的細緻體察能力引得旁邊一衆人的連連誇讚。這,不就是海量閱讀和交叉練習的好處麼。

三,

只有閱讀才能打開孩子認知世界的大門,好奇心和興趣會紛至沓來。

蘇霍姆林斯基在本節中談到:孩子所學習的概念越複雜,學生需要讀的書就應當越有趣,越有吸引力。這足以告訴我們,興趣和趣味一定是打開孩子“學習味蕾”的不二法寶。單純的填鴨式授課和喋喋不休的說教,不止是孩子們不感興趣,連成年人都受不了。

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對周圍世界不明白的事情越多,想知道的願望越明顯,接受知識時的敏感性就越強

一個人涉獵的知識越多,纔有可能接觸到已知區間外更大的“圓”。通往更廣闊的知識、更高的站位、更縱深的視野的橋樑,肯定是興趣和好奇心(求知慾)。

爲何孩子幼兒期會有層出不窮的“十萬個爲什麼”?爲何走入學校之後這種好奇心一點一點消失?捫心自問,我們的教育軟環境是不是需要提升?

我現在依然記得十幾年前《中國青年報》上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話:伶伶俐俐的進來,癡癡呆呆的出去……

這句話是一位教育資深研究者兼母親在給孩子進學校和畢業出學校做對比後,最痛心疾首的一句詰問,時間已經過去了這麼久,現狀又有多少改觀呢?

教育興亡,匹夫有責。

到達遠方,需要做好當下,更需要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從經典教育著作中汲取做好當下的養料,先改變自己,再影響他人。

閱讀打底,記憶更牢。

爲孩子,也爲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