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四月三日事件》讀後感

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猶豫了一下,因爲它太厚了,而我對餘華的作品也並沒有什麼偏愛,甚至可以說沒什麼感覺。不過這兩年餘華在大衆媒體上出現的次數多了,我發現他說話很幽默,經常像個段子手,沒有一些文人的清高或酸腐之態,我對他的印象因此好了起來。所以,最終我還是借了這本書,我願意對他多一些瞭解。

這本中篇小說集收錄了餘華13篇中篇小說,既然這本書以《四月三日》爲書名,那就一定要寫寫對《四月三日》這篇作品的讀後感。其實我也不明白爲什麼以這篇小說的名字爲這部作品集的名字,在我看來,這篇小說也並沒有好到超越餘華其他小說之上,唯一的不同也許就是“四月三日”也正好是餘華的生日。

《四月三日》出版於1987年,那時候餘華還屬於先鋒派作家。所謂先鋒派的寫作特點就是反傳統寫作方法,“片面追求藝術形式和風格上的新奇,注重發掘內心世界,細膩描繪夢境和神祕抽象的瞬間世界,其技巧上廣泛採用暗示,隱喻,象徵,聯想,意象,通感和知覺化,以挖掘人物內心奧祕,意識的流動,讓不相干的事件組成齊頭並進的多層次結構的特點。”看了這些描述,就可以想見《四月三日》這篇小說是怎樣的意識流。

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分辨哪一段是現實,哪一段又是夢境或是幻想?看着看着就覺得無需分辨了,把它們都當成主人公的幻想就行了。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即將在第二天滿18歲的青年,但他在想象中認爲他周圍的所有人在合謀起來,要在四月三日他生日這一天給他致命的傷害。於是,他在四月三日前一天的夜裏,偷偷爬上一列運煤的火車,逃離了家鄉。

小說前面用一系列充滿希區柯克式的隱喻、暗示的文字慢慢烘托出了緊張、壓抑、甚至恐怖的氛圍,這是主人公感受的一切,他就像一個被迫害妄想症患者,身邊的每一個人——父母、鄰居、朋友都想要害他。他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都暗含着深意,讀起來非常荒誕,卻不知不覺陷入文字創造的氛圍中,感受到了主人公的慌亂和恐懼。

有人說這篇小說其實在描述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的關係。一個人在十八歲未成年之前,整個社會無論是在法律層面還是道德層面,都處於被保護的狀態。而十八歲成人之後,沒有了這層保護,就要直面社會的現實與殘酷。小說中主人公認爲的,所有人合謀要在他十八歲生日這一天給予他的“致命傷害”,也許就是意味着他要在十八歲生日這一天,要脫離保護,獨自承受命運的打擊了。

這本書裏收集的餘華的中篇小說,都是他在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二年之間的作品,也就是說,都是先鋒派的小說,都是和《四月三日》一個感覺的小說,看得我比較累。

看餘華的《活着》、《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的時候,我還很年輕,未曾體會人間疾苦,也因爲從小在城市裏長大,對農村的生活沒有任何感同身受,所以並不覺得他這幾本書寫得有多好多深刻。後來再看餘華的《第七日》,也沒看出什麼好來。對這個盛名之下的作家,我只是知道他有名而已,並沒有太多的感受。

其實媒體對餘華的寫作水平也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爲餘華除了一部《活着》之外,再也沒有寫出過什麼好小說。而餘華自己也曾調侃過自己:“我靠《活着》活着。”

我抱着這兩年來對餘華增加的好感來讀這本將近700頁的大部頭,只是,多少還是有些失望了。

《四月三日》這本餘華的中篇小說作品集是精裝本,有硬底封面,有腰封,書頁側面燙銀邊。可是這本書只是將餘華的十來篇小說合在一起,沒有前言沒有序,也沒有後記沒有跋,感覺出版社和餘華對爲什麼要做這本合集,除了市場因素之外,沒有任何文學方面或自我探索、自我總結方面的想法和意圖。這一點讓我感覺這不是一本有誠意的書。

如果你喜歡餘華,如果你想了解餘華,如果你喜歡先鋒派的作品,如果你想了解先鋒派的作品,那麼可以看看這本《四月三日》。如果不是,就不用看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