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四月三日事件》读后感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因为它太厚了,而我对余华的作品也并没有什么偏爱,甚至可以说没什么感觉。不过这两年余华在大众媒体上出现的次数多了,我发现他说话很幽默,经常像个段子手,没有一些文人的清高或酸腐之态,我对他的印象因此好了起来。所以,最终我还是借了这本书,我愿意对他多一些了解。

这本中篇小说集收录了余华13篇中篇小说,既然这本书以《四月三日》为书名,那就一定要写写对《四月三日》这篇作品的读后感。其实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以这篇小说的名字为这部作品集的名字,在我看来,这篇小说也并没有好到超越余华其他小说之上,唯一的不同也许就是“四月三日”也正好是余华的生日。

《四月三日》出版于1987年,那时候余华还属于先锋派作家。所谓先锋派的写作特点就是反传统写作方法,“片面追求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新奇,注重发掘内心世界,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其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通感和知觉化,以挖掘人物内心奥秘,意识的流动,让不相干的事件组成齐头并进的多层次结构的特点。”看了这些描述,就可以想见《四月三日》这篇小说是怎样的意识流。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分辨哪一段是现实,哪一段又是梦境或是幻想?看着看着就觉得无需分辨了,把它们都当成主人公的幻想就行了。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即将在第二天满18岁的青年,但他在想象中认为他周围的所有人在合谋起来,要在四月三日他生日这一天给他致命的伤害。于是,他在四月三日前一天的夜里,偷偷爬上一列运煤的火车,逃离了家乡。

小说前面用一系列充满希区柯克式的隐喻、暗示的文字慢慢烘托出了紧张、压抑、甚至恐怖的氛围,这是主人公感受的一切,他就像一个被迫害妄想症患者,身边的每一个人——父母、邻居、朋友都想要害他。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暗含着深意,读起来非常荒诞,却不知不觉陷入文字创造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主人公的慌乱和恐惧。

有人说这篇小说其实在描述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关系。一个人在十八岁未成年之前,整个社会无论是在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层面,都处于被保护的状态。而十八岁成人之后,没有了这层保护,就要直面社会的现实与残酷。小说中主人公认为的,所有人合谋要在他十八岁生日这一天给予他的“致命伤害”,也许就是意味着他要在十八岁生日这一天,要脱离保护,独自承受命运的打击了。

这本书里收集的余华的中篇小说,都是他在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二年之间的作品,也就是说,都是先锋派的小说,都是和《四月三日》一个感觉的小说,看得我比较累。

看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的时候,我还很年轻,未曾体会人间疾苦,也因为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对农村的生活没有任何感同身受,所以并不觉得他这几本书写得有多好多深刻。后来再看余华的《第七日》,也没看出什么好来。对这个盛名之下的作家,我只是知道他有名而已,并没有太多的感受。

其实媒体对余华的写作水平也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余华除了一部《活着》之外,再也没有写出过什么好小说。而余华自己也曾调侃过自己:“我靠《活着》活着。”

我抱着这两年来对余华增加的好感来读这本将近700页的大部头,只是,多少还是有些失望了。

《四月三日》这本余华的中篇小说作品集是精装本,有硬底封面,有腰封,书页侧面烫银边。可是这本书只是将余华的十来篇小说合在一起,没有前言没有序,也没有后记没有跋,感觉出版社和余华对为什么要做这本合集,除了市场因素之外,没有任何文学方面或自我探索、自我总结方面的想法和意图。这一点让我感觉这不是一本有诚意的书。

如果你喜欢余华,如果你想了解余华,如果你喜欢先锋派的作品,如果你想了解先锋派的作品,那么可以看看这本《四月三日》。如果不是,就不用看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