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爲:關於人類最好與最壞的一面的生物學

2月11日閱讀《行爲:關於人類最好與最壞的一面的生物學》全文

我見:

杏仁覈對感官信息有一個快速優先通道,也就是說,在你還沒有意識到你到底看到了什麼的時候,杏仁核就已經判定這是威脅並進入應激狀態了。

我們都試過在一些極度的高壓狀況下,做出一些當時覺得無比正確但事後毀青腸子的事情。這就是杏仁核控制了前額葉皮層,情緒戰勝了理智,於是你的判斷力徹底失靈。

當你解釋某個行爲背後的動因時,要非常謹慎,不要輕易評判。而且要意識到,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變化的可能,時間帶來的變化,經驗帶來的變化,環境帶來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個人會變化,大腦會變化,新的神經元會產生,新的迴路會連接上,舊的迴路會斷開。換一個情境,最壞的行爲可能轉變爲最好的行爲。

不要以爲某個大腦區域、某種荷爾蒙、某個基因或者某個童年經驗、某個進化機制可以解釋一切。

我思:

再好的想法也要落實到行爲上,落實到實踐裏。我們評價一個人,一般也會從他的言行入手。他做了什麼事?遇到問題他是怎麼反應的?緊急情況他是怎麼處理的?

對我們特別關注的人,我們還習慣根據我們自己的感覺、觀察、理解來解釋他的行爲。把他的行爲合理化。或者找到行爲背後的原因來幫助他改變行爲。

人的行爲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過去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件事所沉澱下來的某種感覺,某種習慣都會影響他的行爲。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行爲是一種積累的結果。

但人的行爲又會根據環境甚至只是自己當時生理因素的影響而改變。有些影響因素可能是我們原先覺得無關緊要的。

比如說書中舉的一個例子:

以色列一項研究總結了1112例監獄假釋聽證會的結果,發現預測一個法官是否允許保釋最可靠的判斷標準是,案件聽證會舉行的時間和法官上一頓飯的時間差。如果一個法官剛喫過飯,犯人有60%的可能得到保釋;如果他沒喫飯,犯人得到保釋的機率就很低。其中一部分道理我們能理解,身體的血糖水平直接影響前額葉皮層的表現。如果你去問法官,爲什麼這個人可以保釋,那個人不可以,他也許會引用政治哲學的各種理論來解釋他的決定,但連他自己都不會意識到,事實上是低血糖讓他的前額葉皮層做出決定,“去監獄待着吧”。

瞭解了行爲背後的原因,我們解釋各種行爲,就能更爲客觀公正。面對問題孩子,我們對自己就沒那麼苛求,不會想着一招轉化,就會多一點耐心。與他們談話與他們交流,指導他們行爲的改善,就會多一份柔軟,多一份等待,多一份連接,多一份堅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