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寫什麼

    如果是莫言開寫作培訓班,他肯定會設置進入門檻,得至少在《北京文學》等雜誌上發表過作品的人,才能進入。普通作家開班的話,就沒這種限制了,但是他們教的內容主要也是針對文學小白,連門都沒進入的,連什麼是“留白”都不知道,怎麼寫“意料之外”都不知道。有的四十歲了仍然停留在這個階段。

    網上(包括短視頻)看到的普通作家(也可以是文學雜誌編輯),讀書是比較少的,而且多半都侷限於國內作家,對意識流作品,現代主義作品應該也是都沒讀過。反正我沒見過他們講過什麼高端知識。

    雖然某些名氣不大的文學雜誌是看自由來稿的,但是他們也推出不了什麼著名作家。大部分著名作家還是《收穫》《十月》等雜誌推出的,然後普通文學雜誌跟風發表他們的作品。普通文學雜誌要是能讓普通作家成名,他們就是重量級雜誌了。你寫出技巧比較複雜的作品出來,普通的文學雜誌編輯也看不明白。他們要是看明白,就直接去《十月》雜誌任職了。比如寧肯成名後就去大刊物任職了。

    普通文學作品和文學名著的創作技巧上的區別在哪裏(主要指小說)?這裏主要談的是創作技巧,不是指那種“虛無縹緲的思想”,因爲思想這個東西很難去衡量,所以技巧纔是衡量兩者的區別(之一)。

。  文學名著的創作技巧,大部分都比較複雜,不是普通作家能掌握的。比如多視角敘事,代表的是《喧譁與騷動》。多視角敘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多個人物的視角,就是說以A的視角來看待這個社會,以及看待B或C。然後又以B的視角來看待這個社會,以及A或C。呈現出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藝術效果。作家不把自己的觀點加入其中,而是讓角色自己說話。《喧譁與騷動》裏面先是以班吉的視角來講康普生一家的故事,然後又以傑生的視角來講他們一家的故事。

    多視角敘事的問題在於,如果把故事串聯起來。當然《喧譁與騷動》其實主要講的是凱蒂的故事,故事裏面沒有凱蒂的視角,但是凱蒂卻無處不在,所以整個故事圍繞着凱蒂來寫。但是怎麼寫出一個好故事來,反正我看這部小說的時候,沒有一下明白它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需要不斷重複去讀。

    雙雪濤的《平原上的摩西》,這部中篇小說的結構,看起來比較複雜,但其實比較簡單。我以前說他用的是多視角敘事,有人說我不懂。反正他寫的也是以A的視角來寫一個故事,又以B的視角寫同一個故事。然後又以其他角色的視角來再寫同一個故事。這樣一環套一環的。多視角敘事能讓“時空錯位”,給人一種“不管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感覺。

    他這部小說的敘事結構很容易理解,貫穿小說的是一條破案線索,你寫他這種小說的前提是得會寫破案小說。具體情節我就不講了,因爲裏面的故事我忘記很多。就是說,作者只要把這條破案線索講清楚就可以了,因爲人物出現的時間原因,導致這個小說出現了“時空錯位”。結尾再來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局,就完美了。

    網劇《沉默的真相》的敘事技巧也是相當牛掰的,也是一種“時空錯位”的感覺。有一種過去多少年的事情,彷彿發生在昨天的感覺。

  《紅樓夢》和《金瓶梅》在敘事上差不多,雖然很多人都會說什麼“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但是我沒看見有誰說過這兩部作品的敘事結構是什麼。

  《喧譁與騷動》(The Sound and the Fury)是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創作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929年。 該小說講述的是南方沒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劇。老康普生遊手好閒、嗜酒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