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生存?

上週嫂子去找工作,感慨35歲以上人找工作基本上都是沒有市場了,40歲的人家看都不看你了。嫂子最讓我深思的一句話是“爲什麼別人收入越來越高,而我卻越來越低。”

聽完這句話我內心一驚,遲早我也會經歷那樣的尷尬和困境。

當年爲了逃避計劃生育的罰款,嫂子的身份證辦大了4年,所以她身份證的年40+了。面試了幾個工廠,人家一問年齡就說不合適。

最後不得不在一家小工廠去做,26天制,每天加班三個半小時,20塊一個小時,不包喫住但是有飯堂。粗略算下來一個月才4千多,她房租水電都要600多了,喫飯保守估計1000元,還要每個月寄2000元給孩子做生活費,這麼算下來基本沒剩下什麼錢。

我調侃嫂子一個月白乾了,還不如在老家做。

“在老家一個月也才2000多,也一樣白乾,在深圳至少我還能養活孩子。”

我還能說什麼,正如嫂子所說的那樣:工資低點就低點吧,至少還有一份工作。

嫂子對我5天7小時的工作很是羨慕,讓我好好幹,別瞎折騰了。

但是我恰恰相反,因爲工作遇到了瓶頸開始焦慮,甚至想着逃離。在嫂子看來我是太閒了,纔會胡思亂想。我笑笑不作聲,我們從事的工作不一樣,想法不一樣,這個話題沒法聊到一塊。

同樣是打工人,我想在工作上尋求更多的可能,不管是金錢上還是自身價值的體現。但是嫂子的想法就很簡單,底薪高一點,加班多一天,不用上夜班,每個月能拿到五千多就心滿意足了。她對我週末經常回家覺得不可思議,畢竟來回一趟相當於她兩天多的工資了。可是我想的不一樣,我覺得如果能花錢買來時間陪陪家人這是值得的。

我爸媽對我一個月回家幾次頗有微詞,同樣對嫂子一年回家幾次也一樣有意見。認爲我們外出打工就應該好好掙錢,跑來跑去浪費錢。一年到頭回家2次就行了。所以嫂子有時候回家也會怕我媽說,雖然我們都知道父母是爲我們好,覺得我們掙錢不容易,不應浪費錢。但是我從來不聽父母的,我覺得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可能經歷過找工作的打擊,嫂子越是認同我媽的話,會建議我一個月回一次就夠了,說孩子現在小不懂事一個月回幾次和一次沒什麼區別的。錢確實能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尤其是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掙錢存錢纔是最重要的。

可我捨不得孩子,花點錢折騰點算什麼。大概這就是當媽的想法吧,嫂子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了,心裏的牽掛更強烈吧。生活和陪伴,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做出選擇。既然不能兼容,那麼就選擇更側重的吧,畢竟這些年頭沒錢真的很難,畢竟每個成家的人背後是很多的責任和期望。

我不是沒有想過回老家找工作,可是在深圳這種大城市呆久了習慣了。我同學在幼兒園做老師,做了10年工資都沒超過2000塊。她說你要回來,新入職的估計也就是1500左右,但至少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孩子。

每次週末晚上從家裏出來,心裏就特別不捨,就有一種想辭職的衝動。可孩子的開銷保守估計一個月需要1500元,先生要負責房貸和車也不容易,所以我努力工作,希望多存點錢,儘量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回家,快的話可能明年就可以回去了。

嫂子說我們都不容易,但是都是爲了這個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