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街巷》175:九眼桥畔求学梦

《老成都》(连载)

(作者:温   月; 摄影:冯水木收藏、陈志强;编辑:完   璧)


 【此文作于2009年】

        九眼桥宛如—条神奇的纽带,联系着那白塔寺下张献忠埋金江底的传说、崇丽阁旁薛涛浣笺吟诗的典故,也有名人辈出的百年老校四川大学。

        1982年秋,我考入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成为国内首届电大文科生。初创时的电大,没有校园和教室,专职教师也很少,大多借用中小学教室开办教学班。紧邻九眼桥头北端,位于一环路东五段的莲花池小学即是我所在教学班租用的课堂。

        由于教室须等小学生放学之后租用,因此教学班安排我们下午在家收听电台授课,晚上才到校。一班牛高马大的“叔叔阿姨”挤坐在小学生课桌前,啃着大学厚重的书本,颇有几分喜剧,亦有几丝苦涩。刚开学那阵,每在桥北遥看桥南,见四川大学建筑巍然,总不免有失落之感,暗叹自己命运不济,虽同为学子,可与其相距又岂是桥南桥北。

        我当时已经工作,考取电大后,单位批准脱产学习,基本上是上午上班,下午、晚间上课,在员工和学生之间转换角色。学校位于城东,单位出落城西,我家居住城中,距校也不近。一次牙痛发作,剧痛难忍,我利用上班午休时间到医院治疗,晚上仍肿着半边脸到校听课。那份刻苦,连自己都很感动。其时,每有朋友问起,我总是戏谑自嘲:“九眼桥边夜行人,莲花池里苦作舟。”这的确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教学班聘请了多位辅导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数辅导写作的曾绍义先生。曾先生任教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外貌粗犷,却文笔隽永,迥异其人;且言谈耿直,评人论事少有委词婉言。我读电大后的第一篇作文,曾被他当众批为“散文不像散文,言论不像言论”,语如锋芒,令我面红耳赤,难堪不已。然而,当我的写作有了些许进步,先生不仅选为范文,在全班宣读评讲,还予以鼓励:该同学如若持之以恒,是能够在写作上取得成绩的!对于我这个当时尚无一文变成铅字发表的青年来说,此言无疑是极大的鞭策。

        今天,九眼桥下的江水又匆匆流过二十余载,巨变的城市里亦不见莲花池的踪迹。毕业已久的我也早告别了梦想的年华,但夜行于斯,苦读于此的那些日子却不时浮现在我的梦境,唤起我的记忆。

       (下篇:《记忆中的水碾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