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電影學寫作,我從《滿江紅》中學到的寫作技巧!

2023年春節,我在無戒學堂春節自律營,學到了一個新名詞——作家之眼,這是一個訓練大家用文學的眼睛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

當一個未來作家換上這種眼睛看世界,眼前的一切就都會變得不一樣。雖然我對“作家之眼”尚未系統學習,但已經迫不及待地用上了。

前兩天看張藝謀導演的《滿江紅》時,第一次的嘗試就讓我收穫頗豐。

《滿江紅》的編劇陳宇是北大藝術學院的教授。在接受採訪時,他對《滿江紅》的評價是:“故事,故事,還是故事。”這簡直就是絕好的“開眼”教材了。


01故事整體感很強

從影片拉開帷幕,一直到曲終人散,讓人始終沉浸在編劇的“頂級殺”當。不愧是花費近3年時間,一遍遍打磨、修正的劇本。一個浪費的鏡頭都沒有,每個情節之間的銜接都非常流暢。前一個故事的結束,也許是後一個故事的反轉,也許是後面的伏筆。

電影開篇,大頭兵張大(沈騰飾演)通過比木棍的方式,被判定爲“兇手”,被拴在棍子上,擡着去見宰相秦檜(雷佳音飾演)。

金國使者被殺能和這個胖子有什麼關係?

這個有點呆的張大與《滿江紅》看起來,半毛錢關係也沒有,此時我腦中飄過了無戒老師的一句話:不怕腦洞大開,只要能符合邏輯就可以。

這樣明顯不符合邏輯的情節編劇怎麼來圓?後面一環扣一環的情節真的邏輯就圓了,因爲張大是有信仰的,信仰的力量能讓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變得偉大。這個主角光環戴得真巧妙。

不僅如此,大頭兵張大在審問藝妓瑤琴(王佳怡飾演)時,在大家都離開後,他獨自折返回去了。

他在瑤琴耳邊悄悄問了一句:“到底和金人做了什麼?”

就這麼一個不起眼的鏡頭,就爲影片後半段何立(張譯飾演)揭發二人關係埋下了伏筆。

編劇利用瑤琴引出了更夫,結果讓親兵營副統領孫均(易烊千璽飾演)一箭穿喉,當時以爲只是線索斷了。

隨着劇情推進會發現,這裏同時爲後面的故事情節埋下伏筆,最終爲孫均能成功被策反,使張大的計劃得以實行做好了鋪墊。

這樣的前後呼應,如果沒有用“作家之眼”的話,也許就是看了個熱鬧,但是邊思考邊看,發現看電影多了一份樂趣。

這種強烈的連接性,在未來的寫作中,是我應該學習的,特別是長篇前後呼應纔能有整體感。


02故事情節設置巧妙

《滿江紅》劇情的推進,是靠張大天馬行空的找線索推進的。從皮囊到更夫,從親兵營統領王彪(郭京飛飾演)到伙伕劉喜(餘皚磊飾演)。一段劇情接着一段劇情,人物一個接着一個出場,絲毫不突兀,都是那麼絲滑。正如無戒老師說的:荒誕離奇只要符合了邏輯,就是奇思妙想。

瑤琴供出更夫的線索,設計的就是YYDS。在那個年代,白天時間看太陽,晚上就要聽更音了。

她居然以金人那種事的持續時間爲理由,推斷出更夫打更時間有問題,從而人爲地製造出了作案時間。

看到這段時,我不禁點了點頭,同時在心裏給編劇點了個大大的贊。這樣的細節抓得絕絕子啊!

長達159分鐘的影片,讓觀衆在狹小的空間裏,能夠不煩不惱,這樣出其不意的情節功不可沒。

有的小夥伴說《滿江紅》充滿着暴力。只看表面的話我非常認同這個說法,但是用“作家之眼”來看的話,就是巧妙的設計了。

孫均把張大後背上的假皮揭下來後,露出了“精忠報國”四個文青大字,然後孫均拔出了佩刀,開始一刀一刀地除去刺青。

張大一聲比一聲高的嚎叫,讓膽小的女生,紛紛把頭轉向了身邊的男伴懷中。我當時甚至感覺到了肉疼,過了一會我就發現被編劇騙了。

孫均並沒有真的去挖張大的刺青,只是揮刀放血做了做樣子。細心的觀衆在這場戲之後,孫均和張大同時進入牢房時就能發現。

張大是好好地走進去的,一整背的刺青被挖去的話,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步態的。當然這樣細心的觀衆是具有“作家之眼”的觀衆。

這個情節既是上一段的結束,也是爲接下來做準備的,影片到這裏就感覺到要進入高潮了。


03故事高潮在結尾處

高潮的起點正是這間牢房,在牢房中張大開始了慷慨陳詞,最終用寫在牆上的信騙來了“宰相”,和孫均合力完成了大業。信之所以寫在牆上,我在琢磨爲什麼要這麼麻煩時,馬上編劇就給出了答案:當年《滿江紅》就是這樣寫在牆上的。

“宰相”臨走時說的那句把牆處理了的話,與當年也是一模一樣。這樣的巧妙心思,如果不是“作家之眼”,怎麼能看得這麼真切呢?

本以爲這就完了,陳教授真不愧是北大藝術學院的教授,後面的反轉一個接一個,讓人目不暇接。

獄中金國使者的信曝光後,張大實施了刺殺行動。就在利器離“宰相”咽喉不到2釐米的時候,張大反被“宰相”帶來的啞女刺殺了。

張大下線了,我有點失望,此時革命尚未成功。然而,張大並沒有真正下線,他的死是爲了給孫均創造機會。

孫均再次得到了“宰相”的信任。獲得了升職,得到了千金賞賜。就當我以爲張大所託非人,遺志無法完成之時,劇情又一次反轉了。

孫均放棄了千金賞賜,而是要了秦檜的一隻鳥,並且利用這隻鳥威脅“宰相”,在先除了兩個啞女後,成功地刺殺了“宰相”。隨着秦檜倒在血泊中,我心想張導和陳教授是要“改寫”歷史嗎?歷史上秦檜是要跪下的。

“相爺,您出來吧!”孫均這一聲,劇情又來了一個大反轉。原來宰相也有替身,從此之後宰相可以去掉引號了。

接連的反轉,將高潮在影片的結尾處,一浪接一浪地推進,原本已經有點坐不住的觀衆,又集中起了注意力。

“作家之眼”看電影確實更有趣,因爲全程不是坐着看,而是跟影片有了互動,彷彿和編劇對話一樣。

04寫在最後

影片每往前推進一步,我就跟着想爲什麼要這麼寫?這一段與前面情節有什麼關係?如果是我能不能想到這麼圓滿?這是我第一次用“作家之眼”看電影,第一次感受到分析的樂趣。

無戒老師說過:要想成爲作家就一定要癡愛文字。的確只有癡愛,才能將寫作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激發情感,纔是好文章的根基。

《滿江紅》的編劇陳教授,曾經是常去岳廟的,那首《滿江紅》也總是縈繞在他腦中,相信沒有這樣長期的情感沉澱,也就沒有《滿江紅》的電影劇本。

《亞馬遜編年史》中講到,亞馬遜能成爲一家優秀的企業,其中一個原因是堅持長期主義的經驗理念。

寫作也是一件需要長期主義精神的事業。因此,我們要想圓自己的作家夢,就只能堅持用科學的方法刻意練習。

在堅持中把寫作變成一種習慣,把“作家之眼”這種方法變成習以爲常,這樣我們的筆力纔可能提升。

作者簡介:土著小錢,無戒學堂2023年春節寫作自律營學員,用文字給生活增色的80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