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2月15日閱讀《順從》全書

我見: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夠有影響力,而是低估、忽視了自己的影響力,你的體內其實蘊藏着讓別人“順從”的巨大潛力。我們要做的,是發現並將它們正確展現出來。

我們的存在本身就具備力量,能夠改變身邊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所以,只要你到場,即使一言不發,你也會對別人造成不小的影響

我思:

說的是順從,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爲影響力。永遠不要低估我們對他人的影響力。也永遠不要低估別人對我們的寬容與喜愛。

如果你在猶豫不決需不需要接受邀請?那就自信的去吧,大多時候你是受歡迎的。如果你猶豫不決在思考要不要表達自己的觀點?那就大膽的說出來吧,我就算有一些小錯誤,一般情況下別人也不會故意關注或放大。如果你猶豫不決,能否向他人求助?那就求助吧,簡單地把你想求助的困難說清楚,大多情況你是可以得到幫助的。得到幫助後,如果還能表示感謝和反饋,那你的這份求助,受益的就不只是你自己了。


2月16日閱讀《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全書

我見:

習慣不是一個一個具體要培養的事情,比如戒菸、健身,而是所有把重複的行動變得自動化的過程都是習慣。習慣養成後,就不依賴意志力,可以把自己想要持續的事情變成像每天刷牙般的輕鬆。

習慣引力是指,當身體處在固定的狀態時,往往感受比較舒適,而發生變化就會覺得是一種威脅。比如你天天刷牙,有一天早上沒刷牙,就會難受不舒服。

兩個小方法可供參考,第一個就是從“嬰兒學步”開始,就是從一個很小的目標做起,讓要改變的行爲對身體的影響儘量減小,換句話說堅持下去比堅持的質量重要,也就是你每天不管多少,只要做一點就行。第二個方法叫“做簡單記錄”,意思是在身體反抗期,把你培養習慣的過程刻意地記錄下來,比如每天讀完多少本書,你要寫下來,每天減肥的時候吃了多少飯,卡路里是多少,你要記下來。

我思:

說到堅持,你第一反應是什麼呢?會不會馬上想到毅力,意志力?我以前就是這樣想的。總覺得一件事情不能堅持下來,就是自己的意志力不夠。

今天看了《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這本書,對堅持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堅持本身就可以作爲一種習慣在培養。而培養這種習慣最重要的方法並不是提升自己的意志力。而是把目標定小,一個一個小目標地去完成。小目標加上簡單的記錄更能讓堅持順利進行。而且這種堅持,才能真正持久有效。

聽到一個減肥的研究故事,減肥的人分爲兩組,其中一組比另一組多做一件事,就是每天記下自己吃了什麼?沒錯,記下而已,不做評判也不展開。半年以後,有記錄的這一組比沒有記錄的那一組多減了一倍。

2023年,你是否願意定下目標?是否要堅持什麼?試試這個方法:小目標改善,加上記錄的習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