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系列之三十、耍社火,逛庙会

正月已完,就到了二月。从二月初三开始相继就是各地的庙会。凡是有寺庙的地方,都有一个日子作为该庙会过会的日子。

过庙会的日子,非常的热闹,特别是各式各样的横幅,各色彩旗,锣鼓队的表演更是热火朝天。再擡几桌社火,过会的气氛便霎时出来了。

据村里的老人讲,这个寺最早的时候,跟布匹有关。是个大型的布匹交易市场。当时称作布四村共有:布村王家(布村四队),布村乔家(布村二三队紧紧相邻)布村沟。和长安布村(熊家)。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布村王家,布村乔家,布村沟三个自然村划入蓝田管辖,独有熊家布村划入长安的管辖范围之内。

每年的二月初四,是白鹰寺的过会的大喜之日。一个自然村,为一家子,敲锣打鼓,彩旗飘扬。王家,乔家,布村沟和熊家都擡着祭品前来上供,场面热闹壮观。而且,还有社火等助兴。新年刚刚过去不久,但庙会上每年多少都要热闹一下。

耍是社火是必不可少的,人老几辈流传下来的老基本不能丢。每年的这一天,老人为众神擡上七八桌社火,虔心地向神灵祈福!只不过擡的社火规模要小得多。可是,前来上庙会,看社火的人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涌向村子。卖各种吃货的人早早就赶来了,占取有利的地形。

按说耍社火不如看戏。但看戏的人,台子底下一年不如一年了,人少的可怜。都是些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看社火的人各个年龄层都有,塞得满村子,整个地里都是人。他们大多数人都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往往看社火的人仍是乐此不疲。

布村乔家和布村沟属于一个阵营内的朋友。布村王家与长安布村自古就走的很近。这两个阵营,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派别。每年的庙会这两派的人总是貌合神不合。有时还会发生冲突。特别是为上香的事,和擡社火的事闹得很僵。

我们村子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一个塔,据说白鹰从此经过,到了这个地方,飞不动了,就落在此处栖息一下。后来,就在此处建了一座塔,以作纪念。因此,就把此塔也叫白鹰塔,共有五层,呈六边形。后来,经过时间的侵蚀和风雨的洗礼,业已坍塌损坏,它的旧址已毫无痕迹可寻了。

离白鹰塔不远是一座千年古寺,有上中下三殿,圆柱之上,盘龙飞凤,雕梁画栋,遗迹可寻。后来,改作学校达三十多年之久。从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数不胜数。培养了一批批有知识的人才。

一方面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生源锐减,另一方面,在大都市的打工者,也把自己的孩子从农村转移到条件比较好一点的大都市去上学。

后来,农村生源一年比一年少,人对他们的子弟读书很重视,不放心把他们扔给老人,如果因此而荒废了学业,真是得不偿失。因此,他们把子弟的读书,比他们在外打工还要重要。他们只好把他们的孩子带在身边,一边打工,一边督促学习。十几个村的学生,还没有过去一个村子的学生多。农村的学校成了一座空壳,仍归还农村的人。

不久,在乔家北头出村处重建白鹰塔。基本按其本原貌,由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大户联名捐助缮款,村上的村民也捐助了一些资金,由村上派专人重新自建。

现在,国家允许人们有不同宗教信仰自由。当年的寺院,仍旧回归到人们的手中,受香火的朝拜。

这几年,人们对各种娱乐活动不再热心了。一过正月初五就一个个出去挣钱去了。村子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初四的庙会日,若有社火,人们会通过微信告诉在外打工的人,请他们互相转告回来出钱出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