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考試反思

2023.2.16

這次期末開學考,有喜也有憂,喜的是,八年級可能會有3個115分以上的學生,憂的是,七年級可能只有一個及格(72分以上)。我並不看重一時得失,但是我很看重得失的原因。

八年級考試整體會比較好一點,主要原因是題太簡單;七年級考試不好主要是題太難。但是不管是七年級還是八年級都有考試比較好的,他們的共同點是學習比較主動。

❶平均考得都不好

現在我重點分析七年級考試情況。這次七年級整體考試不好,重點班平均分可能都不到60分(滿分120),普通班過60分的學生可能不超過5個(一個班)。我認爲主要有三個原因:題太難(佔主要)、過渡期分數下滑、網課。

●題難

一般來說初中考試,容易:中等難度:難=7:2:1,但是這次差不多是,容易:中等難度:難=3:4:1。

●過渡期下滑

一般來說小學考試80-95分之間的學生到七年級會有一定下滑,然後再慢慢回升。這是因爲初中的節奏、難度都和小學的時候不一樣,甚至很多做題的步驟和方法也都不一樣,七年級需要適應一段時間。

之前我說七年級受網課影響較大,八年級相對較小,主要就是考慮,七年級處在過渡期,八年級已經適應了初中的節奏。

●網課影響

網課效果不如線下課這是大家都認同的,至於差多少,因人而異。有些自學能力比較好的,反倒會因爲網課受益,但是這樣的學生佔極少數。


❷爲什麼總有人能考好?那個人爲什麼不是我?

個人情況當然不能擺脫大衆原因,題太難、過渡期、網課都對成績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那些考試好的學生又是怎麼脫穎而出的呢?

這次考試最大的障礙是中等難度的題比例增加了很多,大部分學生做中等難度的題靠運氣,這就像段譽的六脈神劍,全憑天意了。這樣的概率,基本上是三道或者四道題能做對一道。

而中等難度的題不會做主要有三個原因:基礎不好、不會審題、不會解題。

●基礎不好

中等難度的做不好大多數是基礎不紮實。

有可能是概念不清楚,比如有一道大題問頻數和頻率估計很多學生分不清,還有學生不知道什麼叫“同類項”。

有可能是計算不好,這套卷子上計算比較少,所以不舉例。

有可能是基礎模型沒學好,比如有一道大題12分,考的是小學的行程問題,裏面包含了形成問題的相遇、追及和火車過橋的知識點,甚至還有一個年齡問題的典型場景。

●不會審題

不會審題包括讀不懂題意、理解錯誤和看錯。數學題目裏面可能會包含一些新概念,需要現學現用,還有數字,需要看準確,需要邊讀邊理解,前面的不理解後面很可能讀不懂。

比如,有一道填空題,題目中明明有“如圖1”“如圖2”這樣的提示,竟然有好幾個學生沒看到下一頁的圖,甚至有根據題意自己畫圖的。


●不會解題

我講題的時候喜歡說一句話:“這道題我也不會,但是我們一塊分析一下看能不能解出來。”我並不是在故弄玄虛,故作不懂,我是真不會,但是我會分析。遇到這種題我會從已知條件一點一點解析,然後再根據問題反向推理。

但是,你會發現大多數學生“不會的就是不會”,我想大多數關注孩子的家長都懂這句話的意思。他們不會去思考,也沒有這個習慣。


❸怎麼辦?

脫離學校課堂談補習是不合適的,我們經常聽到家校配合就是這個原因。當我們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補習班學習放在一起系統思考的時候,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重複學習,節約出時間去做真正重要的事。

我們先梳理一下學習過程:學練測,就是上課聽講、下課練習、定期測試。

上課聽講

上課專注聽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實際情況是很多學生做不到。我嘗試分析原因可能有三個:不能專注、不想聽、聽不懂。

不能專注,要麼有病(不是罵人),可以向醫生求助;要麼有壞習慣,例如上課喜歡和同學聊天。

不想聽,要麼不喜歡老師,概率很大;要麼不喜歡數學,可能不擅長。

聽不懂,聽不懂是基礎太差,需要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家長要推一把。

課後練習

課後練習主要是老師佈置的作業,在初中大部分是同步資料,有些學生還會自行買一些資料。

很可惜的是很多學生做作業就是爲了做作業,沒有把作業看成一次練習的機會,所以草草了事,沒有認真對待。

做作業一定要認真對待,要像考試一樣對待。做的時候,碰到不會的一定要反覆審題,仔細分析每一個名詞、每一句話、每一個條件,一定要弄明白問的是什麼。老師講的時候,一定要用紅筆批改加訂正,並做出標記,方便日後複習。

錯題本是幾乎每一個老師都會強調的工具,但是大部分學生沒有,還有很大一部分把錯題本當成了負擔,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寫的字,自己都不想看。我認爲,只要做好標記,同步練習冊就是最好的錯題本。

例如,錯題,本身有紅筆標註,比較難的錯題可以在題前加一個“△”,特別經典的題還可以在題前加一個“★”。

標記好的同步練習冊,一定要定期整理,一般以周爲單位,每週把這周的錯題、難題複習一遍,沒有把握的題一定要重新寫一遍。

★總之對待課後練習一定要:認真做、計時做,用紅筆批改、標註,每週複習。

定期測試

在學習密度比較大的時候,一定要定期測試。我瞭解到的有些班級會兩週測一遍,比如這周測4科,下週測3科。讓學生及時瞭解學習情況,好做補充學習。

測試的作用,一方面是檢查這段時間的學習效果,一方面是找出學習漏洞及時彌補。

測試後一定要把自己不會的知識以點帶面地複習,還要把考試中的錯題整理到錯題本中定期複習。


分析完學習過程,我舉一個例子:

【有個學生做了一套卷子,最後6道大題,只做對了2道。然後老師講卷子,他把答案訂正到卷子上,一切都很自然。可是過一段時間,老師讓把上次做的卷子原題再做一遍,結果這個學生後面的6道大題,還是隻做對了那2道。】


這其實不是一個學生的例子,是很多學生的縮影。有些學生可能好一點,6道題第二次做的時候可能會多對一道。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沒複習!


我的建議是每週一定要抽時間複習這周的錯題,如果剛開始實在太困難,可以挑選1-2道仔細分析複習。如果時間充分點的可以在週中,當天晚上就把錯題在腦子過一遍。


複習時常問的問題:

當時我爲什麼沒有想起來,下次遇到該從哪裏找突破口?這道題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法?

這一步是什麼原理?爲什麼老師或者答案要這樣寫?

這個錯誤下次該怎麼避免?

如果當時沒讀懂題目的,一定要想想究竟是哪個詞、哪個句子困住了自己,問一問:這個詞或句子還有沒有其他的意思,當時爲什麼沒讀懂?


我嘗試過的方法:以前我要求學生每週必須向我問2道題,每週上課我要檢查同步練習冊,都有效果,只不過我時間不允許,但是家長可以嘗試嘗試。如果可以,嘗試讓學生每週講兩道錯題更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