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構化中成長——讀《精神分析診斷:理解人格結構》有感

不管怎樣,治療師傾向於將心理現象視作正常成熟過程的產物——或許不僅如此,心理髮育理論既應擁有質樸的風範,又應兼備人性的美感,還應隱含這樣一種博廣的蘊意:“我即是機緣”。即相信萬物皆由原型、進化、通達的變幻過程;同時周圍也危機四伏,如果個體遭遇不測,便容易躊躇不前。這種說法雖不足以完美地解釋人格的形成,但不可或缺。我也用上述觀點來豐富我的依據,如人格發育的3個階段:相對未分化期(共生—精神病性)、分離—個體化期(邊緣性)和俄狄浦斯期(神經症性)。

我必須說我是從南希的《精神分析診斷:理解人格結構》的第二章纔開始愛上這本書的。我很喜歡南希的寫作風格,全篇詮釋着以人爲本的思想,那濃郁的人文關懷也讓閱讀的過程如沐春風。從3月27日拿到書之後,到5月20號讀完,除了中間有幾天回老家沒有閱讀之外,我幾乎每天都沉浸在南希的世界裏無法自拔,被深深的共情,被情感的渲染所感動,寫了至少有十五萬字的讀書筆記,算是逐字逐句的讀完的,雖然依然是一知半解,但是對大框架有了一些認識。

一開始我是拿這本書當小說來讀的。每個人讀書都是在讀自己,我即是機緣。心理學的書看了不少,但是一直說不出個一二三來,有種活在悶葫蘆裏的感覺。於是決定沉下心來讀幾本硬核的書,用代老師的話說,做生活的黑客。在這個背景下,我買了弗洛伊德的《性學三論》和《夢的解析》,《性學三論》也是逐字逐句的看,寫了許多讀書筆記,但是過程充滿了煎熬和苦澀的味道,迷茫、困惑,還有點兒壓抑,莫名的懷疑自己的智商。在閱讀受到了很大障礙的之時,遇到了王老師帶領的南希老師《精神分析:理解人格結構》,果斷的購買,沒想到一下子讀進去了。感覺上比弗氏的書生動有趣,難度也有所降低,感覺《性學三論》表達密度有點兒大。也許等我有時間再返回去讀一讀,感覺會有所不同。

如上表所示,南希老師把人格結構分成縱向的發育維度和橫向的類別維度。縱向維度從精神病水平——邊緣水平——神經症水平——嚴重心理問題——一般心理問題——健康水平的安全感依次提升;而橫向維度分爲精神變態(反社會人格)、自戀型人格、分裂樣人格、偏執型人格、抑鬱和躁狂型人格、自虐型(自我挫敗型)人格、強迫性人格、癔症型(表演型)人格和解離性人格;從個體慣用的防禦機制、認同整合水平、現實檢驗能力、自我反省、原始衝突的本質以及移情和反移情等六個角度,從縱向維度和橫向維度分別討論了神經病性、邊緣型和精神病性來訪者的人格結構。這種結構化的表達一目瞭然,非常清晰易懂;當然易懂只是表層,一旦深入進去,那也是別有洞天,充滿了閱讀的腫脹感,許多要點吸收消化不了,這個過程感謝穎傑老師耐心的解讀以及各位老師積極的互動幫助。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完成了對自我的深度整合。我大約明瞭了什麼叫“潛意識的意識化”,就是在“黑屋裏面去尋找那隻並不存在的貓”。黑屋子就是潛意識,那隻貓就是意識化。所謂看見即療愈。我在讀南希的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情感宣泄,兒時的創傷情境體驗跟隨着南希的文字,一發不可收拾的跳躍到我的筆下,跟隨着南希的南希的六個視角反覆的穿梭在橫向維度與縱向維度的人格結構中,我最終找了那那隻貓——我的母親是火焰、我的父親是海水,他們不相容的互動關係一直在我的思維裏矛盾上演,一個總想去改變另一個,於是我改變這種衝突模式,我從母親點燃父親的自動思維跳出來,我不再去點燃我的愛人,轉而點燃我自己。於是認知重組開始在我身上發生——所謂的“無力”是一種錯覺,而“無力感”是知覺對錯覺的賦義過程造成的。在一種強大被壓抑的力量的驅動下,思維進行了180度的轉彎之後,一種巨大的“錯覺”襲來,在那一瞬間情感的宣泄中得到劇烈的反映,即所謂“頓悟”。

甚至,當我回過頭重新閱讀《認知療法》裏面有一段:

核心信念和中間信念是如何產生的?人們在早期發展階段試圖理解自己周圍的環境。爲了能發揮適應性的功能,人們需要以連貫的方式組織他們的經歷。

再讀到這一段感動不已,僅僅隔了大半年時間,再讀到這一段,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要想讀懂作者的一個觀點,要經歷多少的成長才能看見。有點兒像寫小說,爲了寫一句話,需要幾十萬字的鋪墊。

原來作者的思想一直都在那裏,我卻視而不見。我又一次想到了南希的話:我即機緣,讀不懂說明機緣不到。我要謝謝南希小姐,因爲讀這本書,打開了我閱讀的結構化思維,我將在結構化的思維中成長。

我記得3月31號讀南希讀的興奮,中午去操場跑了10公里,那種興奮的勁頭一直都在,於是繼續讀書。可是到了晚上一點兒沒有睏意,十二點多了還是睡不着,於是出去跑步,莫名其妙的又跑了20公里,興奮的不行。那一夜幾乎沒有睡,這種狀態到了3號才慢慢的平復下來。

人們的直覺(即非語言同步性跳躍)、與他人心靈相通時的高峯體驗,都包含將自我投射至他人的過程,這種投射也會引起雙方強烈的情緒反應。如,陷入愛河的人都十分善於用自己也無法解釋的方式洞察伴侶的內心。

我的強烈的反應大約源於這種與他人相通的高峯體驗,我憋悶半生的核心信念終於得到撼動。即使經過了自我的覺察和整合,再觀察母親的時候——她依然堅信她自己比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和妹妹都要聰明,如果不能從心理上與原生家庭有所邊界,成長真的太難了,一定會被這強大的原生家庭的慣性所淹沒。

希望未來的日子裏,我能主動積極的參與、幹成一些事情,來釋放我的掌控感,在現實的實踐與檢驗中成長。

原始性防禦機制比成熟防禦機制更難描述。它們更具前語言、前邏輯、繁雜性、意象化以及離奇性(原始加工思維的一部分)等特徵,因此比較難以表達清楚。實際上用文字來表達前語言表徵,從某種程度上說,本身就是一種矛盾修飾

寫作即療愈。葉嘉瑩老師說“在苦難中保持自己的誦讀節奏”。寫作是具有療愈功能的,在情感的宣泄中不知不覺的擾動潛意識,循序漸進的修改着早期創傷階段形成的核心信念。

藝術哲學裏有外在視域和內在視域。好比寫作,一般的寫作,文字的堆砌只能構成外在視域,我想這一部分還沒有深進去,到達作爲人的本質層面;而深入到原始防禦機制以後,這些文字的表達更本能,更流暢,更有了藝術的靈性之後,便有了內在視域,脫離文字的堆砌而有了藝術的生命,就像這本南希的書一樣,文字還是那些文字,可是與思想碰撞的愉悅感完全不同了。

希望各位喜歡讀書的朋友們都能拿起自己的筆,熱愛讀書,熱愛寫作,在彼此的碰撞中共同成長,收穫屬於自己的成長哲學的內在視域。

最後,在閱讀過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南希老師對精神分析學派開創者弗洛伊德由衷地讚美之情,溢於言表。。而從行爲結構上,南希老師按照客體關係的能力排序人格類型,從最不受歡迎、最令人恐懼的反社會人格寫起,再回到精神分析的出發地——癔症人格,到最複雜的解離性人格,形成了一種巨大的張力閉環,亦是功力深厚的結構化表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