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构化中成长——读《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有感

不管怎样,治疗师倾向于将心理现象视作正常成熟过程的产物——或许不仅如此,心理发育理论既应拥有质朴的风范,又应兼备人性的美感,还应隐含这样一种博广的蕴意:“我即是机缘”。即相信万物皆由原型、进化、通达的变幻过程;同时周围也危机四伏,如果个体遭遇不测,便容易踌躇不前。这种说法虽不足以完美地解释人格的形成,但不可或缺。我也用上述观点来丰富我的依据,如人格发育的3个阶段:相对未分化期(共生—精神病性)、分离—个体化期(边缘性)和俄狄浦斯期(神经症性)。

我必须说我是从南希的《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的第二章才开始爱上这本书的。我很喜欢南希的写作风格,全篇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那浓郁的人文关怀也让阅读的过程如沐春风。从3月27日拿到书之后,到5月20号读完,除了中间有几天回老家没有阅读之外,我几乎每天都沉浸在南希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被深深的共情,被情感的渲染所感动,写了至少有十五万字的读书笔记,算是逐字逐句的读完的,虽然依然是一知半解,但是对大框架有了一些认识。

一开始我是拿这本书当小说来读的。每个人读书都是在读自己,我即是机缘。心理学的书看了不少,但是一直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有种活在闷葫芦里的感觉。于是决定沉下心来读几本硬核的书,用代老师的话说,做生活的黑客。在这个背景下,我买了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和《梦的解析》,《性学三论》也是逐字逐句的看,写了许多读书笔记,但是过程充满了煎熬和苦涩的味道,迷茫、困惑,还有点儿压抑,莫名的怀疑自己的智商。在阅读受到了很大障碍的之时,遇到了王老师带领的南希老师《精神分析:理解人格结构》,果断的购买,没想到一下子读进去了。感觉上比弗氏的书生动有趣,难度也有所降低,感觉《性学三论》表达密度有点儿大。也许等我有时间再返回去读一读,感觉会有所不同。

如上表所示,南希老师把人格结构分成纵向的发育维度和横向的类别维度。纵向维度从精神病水平——边缘水平——神经症水平——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健康水平的安全感依次提升;而横向维度分为精神变态(反社会人格)、自恋型人格、分裂样人格、偏执型人格、抑郁和躁狂型人格、自虐型(自我挫败型)人格、强迫性人格、癔症型(表演型)人格和解离性人格;从个体惯用的防御机制、认同整合水平、现实检验能力、自我反省、原始冲突的本质以及移情和反移情等六个角度,从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分别讨论了神经病性、边缘型和精神病性来访者的人格结构。这种结构化的表达一目了然,非常清晰易懂;当然易懂只是表层,一旦深入进去,那也是别有洞天,充满了阅读的肿胀感,许多要点吸收消化不了,这个过程感谢颖杰老师耐心的解读以及各位老师积极的互动帮助。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完成了对自我的深度整合。我大约明了了什么叫“潜意识的意识化”,就是在“黑屋里面去寻找那只并不存在的猫”。黑屋子就是潜意识,那只猫就是意识化。所谓看见即疗愈。我在读南希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情感宣泄,儿时的创伤情境体验跟随着南希的文字,一发不可收拾的跳跃到我的笔下,跟随着南希的南希的六个视角反复的穿梭在横向维度与纵向维度的人格结构中,我最终找了那那只猫——我的母亲是火焰、我的父亲是海水,他们不相容的互动关系一直在我的思维里矛盾上演,一个总想去改变另一个,于是我改变这种冲突模式,我从母亲点燃父亲的自动思维跳出来,我不再去点燃我的爱人,转而点燃我自己。于是认知重组开始在我身上发生——所谓的“无力”是一种错觉,而“无力感”是知觉对错觉的赋义过程造成的。在一种强大被压抑的力量的驱动下,思维进行了180度的转弯之后,一种巨大的“错觉”袭来,在那一瞬间情感的宣泄中得到剧烈的反映,即所谓“顿悟”。

甚至,当我回过头重新阅读《认知疗法》里面有一段:

核心信念和中间信念是如何产生的?人们在早期发展阶段试图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为了能发挥适应性的功能,人们需要以连贯的方式组织他们的经历。

再读到这一段感动不已,仅仅隔了大半年时间,再读到这一段,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要想读懂作者的一个观点,要经历多少的成长才能看见。有点儿像写小说,为了写一句话,需要几十万字的铺垫。

原来作者的思想一直都在那里,我却视而不见。我又一次想到了南希的话:我即机缘,读不懂说明机缘不到。我要谢谢南希小姐,因为读这本书,打开了我阅读的结构化思维,我将在结构化的思维中成长。

我记得3月31号读南希读的兴奋,中午去操场跑了10公里,那种兴奋的劲头一直都在,于是继续读书。可是到了晚上一点儿没有困意,十二点多了还是睡不着,于是出去跑步,莫名其妙的又跑了20公里,兴奋的不行。那一夜几乎没有睡,这种状态到了3号才慢慢的平复下来。

人们的直觉(即非语言同步性跳跃)、与他人心灵相通时的高峰体验,都包含将自我投射至他人的过程,这种投射也会引起双方强烈的情绪反应。如,陷入爱河的人都十分善于用自己也无法解释的方式洞察伴侣的内心。

我的强烈的反应大约源于这种与他人相通的高峰体验,我憋闷半生的核心信念终于得到撼动。即使经过了自我的觉察和整合,再观察母亲的时候——她依然坚信她自己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和妹妹都要聪明,如果不能从心理上与原生家庭有所边界,成长真的太难了,一定会被这强大的原生家庭的惯性所淹没。

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干成一些事情,来释放我的掌控感,在现实的实践与检验中成长。

原始性防御机制比成熟防御机制更难描述。它们更具前语言、前逻辑、繁杂性、意象化以及离奇性(原始加工思维的一部分)等特征,因此比较难以表达清楚。实际上用文字来表达前语言表征,从某种程度上说,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修饰

写作即疗愈。叶嘉莹老师说“在苦难中保持自己的诵读节奏”。写作是具有疗愈功能的,在情感的宣泄中不知不觉的扰动潜意识,循序渐进的修改着早期创伤阶段形成的核心信念。

艺术哲学里有外在视域和内在视域。好比写作,一般的写作,文字的堆砌只能构成外在视域,我想这一部分还没有深进去,到达作为人的本质层面;而深入到原始防御机制以后,这些文字的表达更本能,更流畅,更有了艺术的灵性之后,便有了内在视域,脱离文字的堆砌而有了艺术的生命,就像这本南希的书一样,文字还是那些文字,可是与思想碰撞的愉悦感完全不同了。

希望各位喜欢读书的朋友们都能拿起自己的笔,热爱读书,热爱写作,在彼此的碰撞中共同成长,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哲学的内在视域。

最后,在阅读过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南希老师对精神分析学派开创者弗洛伊德由衷地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而从行为结构上,南希老师按照客体关系的能力排序人格类型,从最不受欢迎、最令人恐惧的反社会人格写起,再回到精神分析的出发地——癔症人格,到最复杂的解离性人格,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张力闭环,亦是功力深厚的结构化表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