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動中國2023-02-17

第11講 爲什麼說兩千年來皆荀學

譚嗣同《仁學》: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荀子學說當道,儒家禮教主宰中國人兩千年曆史。秦:韓非、李斯;漢:董仲舒——中國古代政治和社會的基本格局。

齊國VS秦國:1、地方分權的五都制VS中央集權的郡縣制;2、重視工商業VS農耕爲本;3、學術百家爭鳴VS法家大一統。

荀子與稷下學宮。儒家爲主,兼容幷包——駁雜的儒家。

孟子,性善VS告子,無善無惡VS荀子,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人爲),慾望是天生就有的,而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孟子代表儒家理想的一面,爲什麼做到善;荀子代表儒家現實主義的一面,怎樣做到善。一個問題的兩面。

道德起源於智,通過後天的學習,獲得智慧,領悟到合作的作用,建立秩序,規範和限制人的私慾。

《論證》: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德治心,禮治身。治心與治身並重。

禮的含義。1、社會禮儀。一個羣體 ,要有共同的儀式表達共同的情感。2、行爲準則。規矩讓人表現適度,既有自由,又不至於過分。3、君子氣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第12講 漢武帝爲什麼選擇董仲舒的儒學

春秋戰國的亂世之後,皇權需要有理論穩固統治——五德終始說。

背景:文景之治後,國力強盛,漢武帝對外征服,黃老無爲學說不再適用。兩個基石:治理術、合法性理論。儒學解決合法性理論。

董仲舒調整理論:荀學+陰陽五行說——《春秋繁錄》——《天人三策》:1、天命賦予君主權威;2、建立春秋大一統;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王官之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十元素:天、地、陰、陽、木、火、土、金、水、人。陰陽互動生四季,五行相生相剋,天地人是萬物之本。

“天人感應”:人間合法性的秩序源於宇宙秩序。君權天授,君權也受宇宙秩序限制。(武帝“輪臺罪己詔”是遵從政治秩序,求長生則是逆宇宙秩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