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记忆,火车北站改造

一座城市的记忆,一般从通往这座城市的车站开始。成都火车北站,在与成都发生过关系,特别是很多稍微上了年纪的人心中,无疑占据重要位置。如今,交通高速发达,进入成都不只有通过火车,而且也不仅仅只能从火车北站出入,但火车北站的扩能改造工程,牵动着火车北站所在地金牛、成都、四川,乃至整个中国人的心。

金牛区高标准打造蓉北第一商圈。加快推动成都火车站综合枢纽扩能改造,连片推进成都火车站TOD站点综合开发,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创经济、首发经济、首品经济,打造服务双城高频交流的“成渝第一商圈”,大力筑牢成渝双城首位城区、向美而生公园城区、都市产业示范城区、安居乐业首善城区、营商环境样板城区,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让更多人笑对现实,憧憬美好未来。

在“上风征文”中,与火车北站有关的文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作者中,有一生与铁路打交道的俞运康、赖成蓉、刘建蓉等;对火车北站有深刻记忆的纪廷孝、杨松、张培权、禹王、温志航等;对金牛印象深刻,甚至金牛的记忆已经融入他们的生命,陈岸国写出了《哑巴桥的烟火气》、莲子写出了《家在营门口》、赵前香写出了《我在金牛扯过一次秧》。他们对火车北站、对火车北站所在地的金牛,都寄托了无限的期许。在铁路工作过的金牛作协秘书长周庆说:“未来的成都站将成为一个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城市公交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并和金牛的中央商务中心无缝对接,从而筑牢了金牛成渝双城首位城区、向美而生公园城区。”

吴微、莫然等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讲述成都故事,王玖成写《凤凰山印象》、刘学智写《春日游走马家场》、廖可勤写《幸福的金牛文化人》、望川写《竹编的记忆》。最让人感动的是,女作家何文,上门采访抗美援朝老兵,写出了《三枚纪念章》;陈光裕把她在日常生活中收获的每一个善意,写出了《他们温暖着我的心》。

在成都金牛,无数人创造、获取了美好生活,万郁文在《抚琴小区的幸福指数》“由怨到适应,再由适应到安心,再后来由适应到喜爱”,“这个过程映照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刘凤玲《银杏的金华》、张平江的《玉芙蓉》、傅自强的《五福临门》、大眼看世界的《在城北叩开幸福之门》、江梓豪的《半墙》、刘雪燕的《墙面》、腾云的《秋意》,都在人物和景物中寻找生活的记忆和念想。让人特别感慨的是,石维明的小说《温暖的秘密》,用文学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典型“迂夫子”的形象。但读完全文,先前的捧腹大笑,甚至暗含鄙视的目光,却已模糊。这样的“艺术形象”,就是具有博爱、不显山不露水、活生生的成都人啊。

如果说这些记忆用文字写出来,让人倍感温暖,那么,杨学用《从巡讲员到社区达人》,就是让新时代的正能量从“手写”到“口说”的转变。“天府文化与金牛”主题巡讲活动,是金牛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区文联打造的一个品牌,今年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季巡讲。此活动在居民群众中影响不断扩大,主讲人之一的周庆,不但应融媒体邀请到跃进社区讲读书、应凤凰山街道邀请谈凤凰山的历史变迁,还多次被邀请到双流区东升街道广都社区讲民族团结、家庭教育的故事,让“天府文化与金牛”唱响广都上空。

城市建设首先要有规划,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金牛区委制定 的“1520”总体发展思路,描绘了金牛发展的美好前景,承载着全区人民的殷切期盼。金牛作协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区文联指导下,坚持初心,笃行不怠,传承精神密码,持续勤奋包容,用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社会实践效果好、与政府行政高度契合的方式,讲好金牛故事、传播金牛声音、展示金牛形象,持续提升综合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金牛作协将一如既往,在区委、区政府顶层设计、总体把握下,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区文联指导下,深度挖掘金牛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及时开展各项征文及巡讲活动,围绕“投资成都,首选金牛”目标,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政策,配合政府宣传“大道金牛”营销传播、品牌衍生活动,助力政府贯彻落实“1520”总体发展思路,协力政府,不断“鼓”与“呼”,讲好百姓故事,建设美好金牛。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国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金牛作协将不负时代,金牛作协必将涌现出更多优秀诗人、作家,为建设美好新金牛做出更大贡献,在金牛这片热土上树立一座不朽的文化丰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