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半百 | 不自知 | 不善言辞

旧文归档再3篇(当时计篇【50】【51】【53】)


【50】闲庭半百

2018.4.20

不觉间,这样一日一叨逼已有2月多。

写东西,倒一直不缺动力,只是懒劲更大,所以大多数念头,流沙似地沉底了。

好在总有刺激我的事,比如看到很多稀烂的东西,也敢横冲直撞;比如想到的很得意的一点东西,过不久发现被别人说了去;比如激昂感怀到全身湿润,但隔了一夜发现全干了;比如怀念当年那个落笔春风得意、出言无畏无惧的神气少年。

于是,遭遇不可避免,时间问题。

春节某晚在家,有点感想记在了锤子便签上,顺手又发了个朋友圈。之前也偶尔在朋友圈发些大段字,这次其实并无二致。次日晚上在便签里又记一段,看着手机便签记事本里几百个文档,每天都垃圾分类一样被扔进我各种得意、哭嚎与卖弄,却连垃圾分拣都没做过,别说还可以发电了。

这才忽然冒出心思:既然尿意如潮,不如就此汇成江河。

打了个“一日一叨”的名头,小崽初生,算先有个乳名叫着,以后碰着算命先生再给取好名字。

这就一点点到了此刻,算了下,写了将近60篇,基本每天搞点,大部分发在朋友圈了(这篇正好第50篇,半百),个别不便发的,就先藏着。

也有副作用。

花在“写”上的时间太多,“读”的时间被压榨殆尽。每天回到家,睡前仅剩的时间一般都用在“写”上,没时间看书了。这不好,输入输出不平衡,相当于急遽贸易逆差,不健康。

长久下去,就形容枯槁、脑瘦如柴了。

微调下,周一到周五着力写,周六周日停下来,着力看、读书。

先这么着。


【51】不自知

2018.4.23

随时看一眼微信微博就知道,我们周围,经济学家很多,政治家更多,科学家太少。

任意事件一出,绝不乏国际视野的挥斥方遒,高屋建瓴的指点江山,讨论不断深入,才有零星平时默不作声或做了声也没有传播力的资深专业人士出现,层层剖析事实,(事实其实有无穷多面、以及不断可挖掘的新维度),引领部分舆论转变或自省,更多则因事实与自己所希望的不符,以“信仰”、民族情绪、道德等为手段煽动更无知者,坚守沙漠城堡一般的阵地。

投资家也巨多,自个没钱理财但忽悠有钱人投这投那是理财家们每天早训的口号。在赚钱这一指标上的失败者,去指导赚钱成功者如何投资赚钱,被全社会默认为正常,这个很值得玩味。鉴于我自己就属于前者,因此以“合理的局限性”先搪塞下。

再有,比如有的企业家喜欢装作生活家,忙里偷闲发点生活意趣,证明自己没有完全忙成狗,还留存着闲情雅致的悠然高贵。生活家呢,反向装成企业家,难得开个会谈个判,肯定要发条痴迷工作状态的朋友圈啊,以示自己还有正经事干,其实开完会听了啥完全惯性懵逼。

要这么说,还有美食家、运动家、音乐家、文学家、哲学家……都各有绝活,那是每个社会人都熟稔并心照不宣的本事,且在此生态中构建起鄙视链,每个人自觉呆进各自的节点,往上垂涎,往下嘲谑。

有开阔之人就眯着眼反问,“那你丫算啥”,我就老实交代:我是最不要脸那种,专行偷偷摸摸窥探之勾当,美名曰观察家。

其实吧,除了“美食家”“音乐家”,以上我都做过,或装过,且未有停止迹象。

不是为体验,是不自知。


【53】不善言辞

2018.4.25

跟身边很多朋友说过:其实我不善言辞,至少口头沟通能力真的不行,但基本被认为是装逼。

自我反思,原因出在我的即时反应能力还不错,社交场合总能如鱼得水,故而给人感觉极擅言辞。但事实是,我的思维很迟缓。

是的,你没看错:反应迅猛,思维迟缓。

听起来有点矛盾,我解释下。

即时反应更接近长期历练后习得的一种本能。我自幼混迹街头,与各色人打交道,以及长期生活在一个传统范式的大家族、和父母单位的大组织中(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那种人生一条龙全包型的国有单位),渐而模仿+生长出一套足以应付大多日常沟通场景(招呼、玩笑、寒暄)的技巧,无需思考,近乎本能。

再讲思维迟缓。

思维当然是一种更复杂更深入的能力,除去遗传因素,“长期”只是TA的先决条件,TA无法通过“长期的简单重复式、无意识”的过程习得,而是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来增强。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只有极其低下的水平。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不聪明,智商肯定不高,乐观估计,勉强平均线档次。客观说,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低下,批判性思维羸弱。一个字就是:笨。

在需要有建设性地深入挖掘、迷雾式地方案破解探讨、在双方的差异和不确定性中找出可以构建合作基点的确定性……等短兵相接的现场模式中,我常常言不达意,表述浑浊,皆因思维能力跟不上高手们的节奏(幸运又不幸地是,我身边总是高手如云)。

所以在非扯淡闲聊的时候,我更喜欢做倾听者、学习者,而非掌控者、引领者。假如我转换了角色,那只有两种情况,1.这个领域我有成熟的系统性思考;2.谈话内容必须拨乱反正。

自我剖解两个案例佐证:

1、我的线上沟通方式选择顺位:微信文字>微信语音>电话。因相较于电话无缝式的你来我往,微信可以留给我多些考虑时间。而在微信使用中,打字则让我有更好的表述。如果我跟你语音,一定是实在不方便打字的情况下;

2、在主持和演讲上,我略有天赋(这也是朋友诟病我“自称不善言辞是装逼”的要点)。其实主持和演讲,都是“你讲、别人听”的活,不是沟通,是单向传达。虽其中会产生一些互动,但大多是表演式的。越大的场合越是如此,所以越大的场面我越强。

比如临时通知让我明天去联合国大会演讲,我极自信可获荣耀。

联合国,你听到了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