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之刺梨

我小时候喜欢吃一种野果子,名叫“灯笼果”。

它的树木低矮,还不到成人的膝盖高,春天时叶子嫩绿,挡住枝条上的小刺。

家里的老黄牛最爱它的嫩叶,粗糙的舌头连枝带叶卷进嘴里,砸吧几下就到了肚里,丝毫不觉得刺很扎嘴。

等到叶子变成碧绿时,叶间开出或粉或白的花,只有五片花瓣,每一片都呈心形,紧紧环绕着黄色的花蕊。

小时候觉得这个花很像野生月季,美而不艳,就像村里的姑娘,有种纯朴的美。总喜欢摘几枝花插在家里,结果被扎得满手是刺,痛得龇牙咧嘴。

那老黄牛怎么就不怕痛呢?

盛夏的时候,那些花都变成了黄色的小果挤在枝头,圆圆的,像极了黄色的小灯笼。

果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短刺,好在这些刺没有枝干上的刺扎人。

放牛的时候,随手摘一个,在衣服上把表面的刺蹭掉,就可以小口小口啃起来。

只能小口小口啃,因为果子只有大拇指指头那么大,里面还藏着好几颗种子呢。

一不小心就会把种子吃到肚子里,大人说那可是会在肚子里发芽的,可怕得很!

果子吃起来酸酸涩涩的,咽下去后有些甜甜的回味。作为野果子,“灯笼果”的味道比较独特,很多人不爱直接吃,就晒干了用来泡开水。

泡出来的水里加少许糖,酸酸甜甜的,比买的优酸乳还好喝。所以,小孩子们争着抢着把果子摘回家,洗干净后用簸箕晒干,装好后随时泡水喝。

夏天上学,我们每个人都会带一瓶用“灯笼果”泡的水,用矿泉水瓶装着,放在课桌最显眼的位置,谁没带都不好意思喝白水。

后来,才知道只有我们叫它“灯笼果”,其学名叫刺梨,在贵州一带长得比我们那要高大许多。

上高中住校后,放暑假时仍会去摘刺梨。忘记是哪年起,就摘不到了。

到处都修了水泥路,那些曾经生长着刺梨树的地方,要么成了水泥,要么刺梨树木已绝迹。

曾在网上买过干刺梨回家,用小时候的方式泡开水加糖,却总觉得不如那时候好喝。

那时才突然惊觉,我们一直在向前,回头看的次数太少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