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讀《華杉講透論語》22:敬養方爲孝

總述:

最難的是任何時候始終保持和顏悅色,沒有一絲一毫的厭煩

原文: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

釋義:

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問孔子什麼是孝。

孔子說,就是讓父母只需要爲你生病操心。

子游,問孔子什麼是孝。他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吳國人。孔子曾稱讚他:“吾門有偃,吾道其南。”也就是說有了子游,孔子的學說才得以在南方傳播。

孔子回答說:“今天的孝子,說能食衣住行供養父母,就是孝。那犬馬不也一樣能養老哺幼嗎?如果沒有敬,只是養,和犬馬有什麼區別?”

所以要能養,還要能敬。

子夏問孝。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

孔子說,最難是臉色!永遠保持和顏悅色。有事的時候,年輕人搶着幹,不讓老人操勞。有酒食,先爲長者陳設奉上,讓長者先喫。難道這就算孝了嗎?這不算。事親的時候,最難的是始終保持愉悅和婉的容色。沒有一絲一毫的厭煩和“禮敬疲勞”,沒有“累覺不愛”,那纔是最難的!

《禮記·祭義篇》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正可做這一條的註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