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刘秀的一把好牌是怎么被后代打烂的?清议为什么救不了东汉?

提起东汉,大家会想起什么?是“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还是“三国演义”,又或是外戚和宦官乱政以及“清议”?

上面提到的前两个,一个是歌词里唱的,一个是小说里的内容,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不能代表真正的历史。所以我们还是根据《后汉书》来聊聊外戚专政和宦官乱政,以及“清议”吧。

外戚专政和宦官乱政的历史原因:

众所周知,东汉开国皇帝是刘秀,西汉开国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他恢复了被王莽新朝破坏的西汉制度,延续了“汉”的国号。

东汉不仅继承了西汉的优良传统,也难以避免地把一些弊端也给带了回来,外戚和宦官势力也再度登上了历史舞台。

东汉的政治文化几乎复制了西汉中后期的模式。在中央:三公虚领,宰相、尚书掌握实权,也就是《汉纪》里写的“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在地方上:州刺史权威有限,郡守、县令长反而有很大的权力。在思想文化方面,同样是重视儒学。

三公权利的削弱,导致"尚书台"和六曹机构权利的大大加强,这就是后来"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东汉时,是不设丞相的(曹操是特例)。刺史就是一级地方长官,地方军队的职权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东汉初期,刘秀在位的时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封建中央集权。不仅与民休养生息,还妥善安置功臣,禁止外戚、宦官干政,并且裁撤郡都尉,削弱地方兵权,再加上他的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的还是很好的,史称“光武中兴”。

总之,刘秀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完美”皇帝之一,甚至被称为“位面之子”。他手上本来是握着一副“好牌”的,他也给子孙后代铺了一条相对平坦的路。

可是,刘秀也做了一件违反祖制的事情:他废掉了没有过错的长子刘疆,改立第四子刘庄为太子。要知道,废长立幼在当时是风险很高的事情。

刘庄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并且严格限制同姓宗室王的权力,他没有其父的威信,全靠严苛驭下。

总体来讲,汉明帝刘庄治国也还是可圈可点的,与其子汉章帝刘炟一起,被合称为“明章之治”。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父子俩活的都不长,汉明帝活了48岁,汉章帝去世时年仅33岁。

可是,到了东汉中期,许多皇帝都昏庸不堪,不思进取,整日沉迷享乐,结果导致皇后逐渐把持政权,皇后掌权后纷纷提拔娘家人担任要职。也就是说,皇后们也开始参与了这场“打牌”。

再加上,东汉中后期的皇帝也是短命的居多(据统计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仅为26岁)。从汉和帝开始,许多皇帝都是年幼继位,于是这副“江山之牌”又到了年轻的太后们手中,她们纷纷“垂帘听政”,逐渐掌握了政权。

然而,这些太后年纪也很轻,大部分不超过30岁,连社会经验都没有,更别说治国之策了,于是她们只好选择依靠娘家的父兄,开始大力提拔娘家的亲戚,结果却导致了外戚掌握政权。

我们也别忘了,小皇帝总是要长大的,皇帝一旦长大,太后也只好交回权力。这时,翅膀长硬的皇帝也发现问题了:母后虽然下台了,可是朝廷之上说了算的还不是自己,反而是自己的姥爷、舅舅之类的异姓亲戚们,于是长大的皇帝开始不满外戚专政,想把权力重新拉到自己手中。

可是,皇帝又没什么势力和帮手,依靠同姓的叔叔、兄弟也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于是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身边的这些太监。既然确定下了“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于是皇帝就与宦官合谋,让他们帮自己对付外戚。就这样,皇帝虽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也养“肥”了宦官。

更可惜的是,这些皇帝大部分没掌权几年就驾鹤西游了。东汉末年的哲学家仲长统在《昌言》中道破了东汉皇帝短命的主要原因:“昼则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则房室输其血气”、“字育太早,或童孺而擅气,或疾病而构精,精气薄恶,血脉不充”。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对这个说法予以了肯定。

就这样,年轻的皇帝驾崩,导致继位者又是年幼的皇帝,下一个年轻的太后又开始“垂帘听政”,结果就导致了这样的恶性循环。

东汉“垂帘听政”的太后不在少数,最出名的要数下面这两位:

一、窦太后垂帘听政

窦太后是汉章帝的皇后,自从章帝逝世后,十岁的和帝即位,尊窦氏为皇太后,窦氏就开始“垂帘听政”。

她先后提拔自己的兄弟窦宪、窦景、窦笃等人在朝中任要职。得势后的窦家兄弟,更是为所欲为,残忍至极,满朝上下凡是对他们表示不满的,都被处以死刑。

早期还不懂事的和帝,对窦太后和她的亲戚们听之任之,可以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傀儡皇帝,导致窦太后把持朝政将近五年之久。

直到永元四年,和帝14岁时,才与宦官郑众等合谋,将窦氏兄弟一网打尽,窦太后被迫归政。

二、邓太后临朝称制

邓绥是我们上面说的那位和帝的皇后,乃名门之后。她的祖父是东汉开国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邓禹。

汉和帝驾崩后,面对着“主幼国危”的局面,于是20多岁的邓绥开始临朝称制。

值得肯定的是,邓太后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她临政期间,东汉王朝不仅度过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而且还镇压了西羌之乱。她的功劳可以概括为:“兴灭国,继绝世”。

可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否认邓太后的专权之嫌,她比她的婆婆窦太后有过之而无不及,她甚至废长立幼,“垂帘听政”长达十六年都不愿还政于刘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通过上面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外戚专政和宦官乱政都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是太后和皇帝们没有办法的办法,他们本来是想“亡羊补牢”,没想到却成了“养虎为患”。到了东汉后期,皇帝完全成了摆设,被外戚和宦官玩弄于股掌之间。

“清议”被迫产生

东汉后期的宦官专政,不仅使政治黑暗,而且也垄断了仕途。当时的选举、征辟都要按照宦官的爱憎行事,这就严重地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

于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以太学为中心的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统治的不满,希望引起统治者的重视,来挽救外戚和宦官专权下走向覆灭的东汉王朝。这就是所谓的“清议”。

清议在当时,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但是士大夫却也沽名钓誉,“饰伪以邀誉,钓奇以惊俗”,后来还引发了党锢事件。清议既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也未能挽救东汉走向覆灭。

而清议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究其根本原因是东汉的统治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东汉末年的残酷统治更是引起了民愤。另外,这些士大夫把希望寄托在没有能力和权力的皇帝身上,本就是可笑的。它只是一场靠“嘴”的改良运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场反宦官的“清议”斗争,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另外,“清议”也给魏晋的士大夫进行品评带来深远的影响。

东汉乱而至亡,已经不可救药,其原因若归于一点那就是:民不聊生,忍不可忍。无论是外戚、宦官等等,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在争斗,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终于,底层百姓揭竿而起,爆发了黄巾起义,才以一种自下而上的姿态打碎了腐朽的统治阶级,开始了进一步的革新政治。

于是,就这样,东汉“这副牌”因为接二连三地换人来打,以至于最后没法儿打下去了。到了东汉末年,黄沙弥漫,马蹄响起,政权分崩离析,英雄们纷纷登场……

东汉和明朝的历史高度相似

仔细想想,东汉和明朝政权有很多相似之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开局就巅峰,中后期开始堕落。

东汉和明朝一样,前期的皇帝,实力和能力都很强,而且比较勤勉,寿命也长,也懂得与民休养生息,皇帝可以靠自身实力压制各方势力和管控局面。

前期也都有高光表现,都曾兵锋横扫漠北。东汉有班超通西域、甘英使大秦,明朝也有郑和下西洋。

可是,后来的子孙,各方面都比祖宗差太远了,还不肯努力,逐渐失去了控制国家的能力,宦官和外戚开始专权,导致分裂和割据,以致民不聊生。

不过,东汉和明朝虽然都有宦官和外戚现象,但是东汉的皇帝更头疼外戚,明朝皇帝的危机则主要来自宦官专权。

由于以上原因,汉末和明末也都出现了乱世,正可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