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貨郎絲毫不遜色於現在的網紅,“吆喝聲”已穿越千年的時光

昨晚,有個朋友分享了一個直播,進去刷了一會兒,雖然是文化方面的,後來還是免不了帶貨的套路,現在都快成了全民直播了,誰都想分一杯羹。

今天臨時出去辦事,路過一個衚衕,又聽到了久違的賣東西的吆喝聲。

我突然就想起張恨水在《市聲拾趣》中的一句話:“我也走過不少的南北碼頭,所聽到的小販吆喝聲,沒有任何一地能賽過北平的。北平小販的吆喝聲,複雜而諧和,無論是晝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給予聽者一種深刻的印象,雖然這裏面有部分是極簡單的,如‘羊頭肉’‘滷肥雞’之類,可是他們能在聲調上,助字句之不足。至於字句多的那一份優美,就舉不勝舉,有的簡直就是一首歌謠。”在北京之時,我也深有這種體會,有段時間聽不到這些“歌謠”,反倒是不習慣了。

來了天津之後,才發現這裏的吆喝聲也不少,最多的是收廢品的,大都操着外地口音,還有賣蟑螂藥和治鼻炎的,以及本地賣特色小喫的。

天津的吆喝聲較之北京,更接地氣,也更直接而表意,不像北京和其他地方那麼悠揚,卻也不乏有很纏綿和富有韻味的吆喝,同時還保留了天津話“喫字”的特點,不失幽默成分。總能讓人不自覺地就想到那段經典相聲《賣布頭》。

不管是網絡直播帶貨的叫賣,還是滿衚衕轉悠的那種吆喝,其實都是一種推銷商品的方式,只是表現形式有了些許的變化而已。

說起來,這種吆喝聲傳到我們耳中,已經穿越了千年的時光。

由於缺少典籍的記載,我們很難確切地說清“吆喝聲”具體起源於何時。但屈原的《楚辭》中曾有這樣一句:“師望在肆,鼓刀揚聲”。相傳,姜子牙出山之前,就曾在市井做屠夫。師望,就是姜子牙,他在鋪子裏賣肉時,會有意把刀剁得當當響,並高聲吆喝來招攬生意。或許姜子牙就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一個吆喝的人。

宋代已經有了明確的關於叫賣聲的文字記載,當時稱之爲:“吟叫”。《東京夢華錄》中有記載:當時,京城一帶,每天交五更,做各種買賣的便都趁朝入市,“御街州橋至南內前,趁朝賣藥及飲食者,吟叫百端”。

南宋風俗寶典《夢粱錄》有云:“街坊以食物、動使、冠梳、領抹、緞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門歌叫關撲。”在南宋都城臨安府,小商販們挑着擔子走街串巷,叫賣喫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看的,其方式都是“歌叫關撲”。

所謂“歌叫”,就是用唱腔來叫賣,吆喝出來如同唱歌。“關撲”則類似於現在的有獎促銷活動。細細究來,我們現在的很多促銷玩法,大部分都是跟古人學來的,只是東西做得更精緻了,玩起來也更方便了。

宋代商業繁榮,商人們不僅十分善於推銷商品,而且叫賣聲非常有特點,不僅各有語調,更會附上精心編寫的辭章。宋代高承在《事物紀原·博弈嬉戲》中有過記載:“京師凡賣一物,必有聲韻,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採其聲調,閒以詞章,以爲戲樂也。今盛行於世,又謂之吟叫也。”

這也讓我想起來,上次我們去逛清明上河園時,就聽到了賣武大郎燒餅的貨郎吆喝聲:“炊餅,武大郎炊餅”。這個已經和電視劇中的叫賣聲很接近了。只可惜《清明上河圖》只是一幅畫,我們能看到上面打扮的像商販的人們,卻聽不到他們叫賣的聲音,更無法得知他們究竟在兜售什麼東西。

當時,不光商販們吆喝,就連飯店的夥計們也會吆喝。《東京夢華錄》還有個記錄,說是當時飯店的夥計報菜名也像唱歌般吆喝:“行菜得之,近局次立,從頭唱唸,報與局內。”也就是說:顧客點完菜之後,夥計轉頭就唱歌般報與後廚,廚師們立馬顛起大勺,給顧客做菜。不過,這種在老北京的飯店裏還能見着,也說不定就是一代代傳下來的。這個也讓我想起來《新白娘子傳奇》裏邊的場景,劇中人物一言不合就開唱,想想就很有意思。

令人驚奇的是,宋朝的“唱”並不全是像我們想象的一般和緩悠揚,還有節奏明快的“古代版嘻哈”,當時的嘻哈,被叫做“口號”。不知道它和現在的嘻哈是否有相似之處,但肯定別有一番韻味。

據行家介紹,元雜劇《風雨像生貨郎旦》就展現了“轉調貨郎兒”的唱腔。

到了明代,北京有吆喝着賣花的,陽春三月桃花初放,滿街唱賣,其聲豔羨。

到了明清時期,吆喝已是一種最廣泛的宣傳方式。清代一位叫做閒園鞠農的人,專門將各種市聲輯撰於《燕市貨聲》一書,現在的人們通過書籍,能瞭解當年的叫賣聲:“口琴來!賣口琴來!”——說是賣口琴,其實是賣骰子、紙牌、骨牌等小玩具的;“噯,活鯉魚呀!”——並非活鯉魚,而是由紙製成,初二祭財神時往河裏放的。這兩個就非常有意思了,實際賣的東西和我們聽到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如果穿越回去不懂就得出洋相了。

清代散曲中有一首《南商調·黃鶯兒》這樣唱道:“直柄喜當權,笑顢頇兩耳懸,花街柳巷都行遍。揚聲雜然,停聲詘然,深閨繡罷求新線。好因緣,羨他僥倖,得近小嬋娟。”曲中描繪的就是貨郎手持串鼓、售賣商品的場面。

貨郎的吆喝方式是搖“貨郎鼓”,俗稱“撥浪鼓”,主要是用它發出的聲響,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古代的貨郎除了售賣貨物,還身兼信息傳遞、算命、代筆、郎中等職。這也意味着:一個人會好幾種吆喝的唱法,他們應該會根據需要推銷的內容,編出不同的唱詞,再配上不同的曲調。可以說在古代當個貨郎也不容易,不僅身兼數職,還得多才多藝。可以說,古代貨郎絲毫不遜色於現在的網紅主播,沒點文化你都不好意思去賣貨。

吆喝聲就這樣,一代又一代地傳了下來,慢慢地,它也成了一種民間藝術,並具備了一些共同的特徵:

一、吆喝詞不用太長,但要吐字清晰、突出重點

不管你是賣什麼的,首先要喊得顧客能聽清楚,並明白你具體是賣什麼東西的,有需要他自然會找過來。

二、嗓音洪亮,抑揚頓挫,吆喝起來有腔有韻,有滋有味

吆喝聲如果太小別人聽不清,如果光是大,不好聽又會成爲噪音,所以這吆喝聲得聲音又大又好聽纔會招人待見,或許衝着這聲音都會有一堆圍觀的。

三、如果能加入幽默的成分,或者配合上表演就更精彩了,更加吸引顧客

有些吆喝聲,還會配合一些表演之類的一塊呈現,這樣當然會更加吸引顧客。

傳統的吆喝叫賣和現在的帶貨還是有一點區別的,傳統的吆喝叫賣主要是吸引住戶出來圍觀,大家看到有需要的,就會主動去購買,貨郎雖然也會推銷,但是一般都比較實在,不做過多或是虛假的宣傳。

嚴格來說,現在的帶貨其實不是賣東西,而是用話語的形式和心理學的東西,來勾起人們買東西的慾望,進而帶動人們的需求。這也許就是直播帶貨賣得火的原因,畢竟它有方法調動人們的需求。

一個用處不大的東西,都能被宣傳得就像沒有這個東西沒法兒繼續生活一樣,網上逛一圈發現樣樣東西家裏都缺,個個都有大用,可是不控制購物慾,或許就會買回來一堆其實根本用不上的東西。當然,這也是人家賣家的銷售智慧,也是憑本事和口才喫飯,無可厚非,不過我們作爲消費者還是應該儘量理智消費,才能避免上當和喫虧。

八九十年代時,貨郎比較多,可是那時條件也有限,人們一般都是有需要了纔會買,貨郎即使口才再好,可是買家兜裏沒錢,他也不會買,所以貨郎一般會介紹東西,但不會死乞白賴去推銷。

而現在條件都好了,幾乎沒有缺喫缺衣的,有時買東西純粹就是買個無聊和寂寞,大家上網大多是打發時間,看見這個東西人家說得天花亂墜,也不管有用沒用,反正是一衝動就買。我自己就經常這樣式的買衣服,衣櫃裏好多衣服就穿過幾次,買時都覺得特別好,買回去沒多久就不喜歡了。可是每次出門參加個活動什麼的,又總是感覺沒衣服穿。

也就是說,傳統吆喝是主動吆喝,被動銷售;而網絡直播是主動叫賣,能創造需求。

然而,網上的各種直播,聽着挺嗨,看着熱鬧,可是總感覺缺少一些底蘊的東西,多了一些浮躁;少了人情味兒,多了過度包裝;隔着屏幕與面對面的感覺,也完全不一樣。又或許這就是快要變老的跡象,聽到一聲吆喝聲便開始懷念那些舊時光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