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修身

所謂的修身在於正其心,那如何正心呢?

《大學》中講,“身有所忿懥(zhi),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這句話意思是說,如果心中憤憤不平,心中恐懼不安,心中有所喜好、逸樂的時候,我們的心念就不能端正。所以我們修身,第一個是要扔掉所有的教條。平常經常聽人說:“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我要做一個孝順的人、誠信的人、正義的人、有素養的人……”,但是你內在翻江倒海、鬱鬱寡歡,你內在各種憤怒,各種好樂、不平、怨恨、糾結、焦慮、擔心……然後在這一系列惡種子上要建立做一個善良的人、孝順的人、誠信的人、正義感的人,請問怎麼能夠修好呢?

生活中有多少人都是在自己表演給自己看,同時又在表演給別人看,然後拿各種教條、各種有素質捆綁自己,還高喊着:我要做一個有素質的公民,我要做一個溫柔的媽媽,我要做一個好媳婦。臉上表現的和顏悅色,其實心裏面擰巴的不行。本來早晨起不來,故意把家裏面弄出很大的聲響,讓孩子聽到爸爸媽媽多勤快,其實內心焦慮難受死了。去飯店點菜,告訴別人我不愛喫油膩的,基本上不喫像腸子、肚子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喫點清淡的就好,其實嗓子眼裏的口水咕咚咕咚往下嚥。

你長期這樣做給別人看,多累呀,心怎麼能正?所以說,你不需要給別人表演你是個平淡的人,你不需要告訴別人你不貪婪,你只要時刻觀照自己的內心,使心歸正,做一個心平氣和的人就好。心不平和時,我們就要格物,格物就會致知,致知自動就會誠意,誠意自動就會正心,心正誠意方可修身。當我們達到了修身,就會齊家治國平天下。

活在心境裏,而非環境中,感知當下的美好。

在喧囂的紅塵中,人難免被世俗的慾望牽絆,各種表演、各種欺瞞,越是向外抓取,越是焦慮、糾結、痛苦,很難迴歸內心的清淨平和。所以只需要我們回頭,不再向外索取,回到內觀。每當起情緒了,每當心裏不舒服了,我們只需要提起覺知,靜靜地看着它流經,不排斥,不對抗,不念念疊加,不被妄念帶跑。只是觀,只是覺,就這樣時時處處保持覺知,不執着於外相,知幻即離,離幻即覺,覺知即無。即使身處鬧市,即使身邊各種紛繁複雜,我自心無波瀾,如如不動。看天空高遠澄澈,看小草破土而出,看花兒吐露芬芳,看鳥兒枝頭呢喃,看孩童追逐嬉戲……慢下來感知身邊的一切美好。活在當下,活在平和的心境裏,感受那份本自具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