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街巷》176:記憶中的水碾河

《老成都》(連載)

(作者:周  羽;攝影:完  璧;編輯:完  璧)


【此文作於2009年】

        1950年,我6歲時便居家於水碾河邊。記憶中河堤之上的土路兩旁.雞公車隊往來穿梭,車軸摩出的吱吱聲與水碾河河水流動的聲響,混合水磨擦的乒乓聲,如一首古樸明快的鄉村交響樂。

        自成都交子街(編者注:現爲均隆街)與望平街交匯處東行,經二里地的扁擔形彎路,便是離城區最近的一座水碾。它上接攔河堰河道,下連一洞橋入府河寬約一丈餘的二河道,此河道因有此水碾而取名水碾河。

        水碾河河道兩旁是高約2米的土坡,8個巨型長條石板鋪就的便是水碾河橋的橋面,它們安放在河中央的石礅上,由於年代太久遠,橋面留下四道深深的車槽印,鉻刻着漫長曆史歲月的滄桑。

        離橋右側兩丈餘便是水碾了。與成都平原其他水碾不同之處是此處用橋礅當作了分水堰,兩水槽中一大一小兩個起降閘門便設在橋旁,起降十分快捷便利。分水礅又作路面,由正面可進入碾房,橋面與水碾相互鋪佐,既節約了石料又極大地方便了四周用戶的出行,這可算是別具一格的獨特設計。水流經導流水糟斜衝向平鋪在水中的巨大木輪上,水花四濺,發出經久不息的嘩嘩聲,木輪飛轉,看得人眼花繚亂。碾內運轉的圓木柱上方,橫裝一小圓木,一頭頂端套進鑽有斜紋路的青石碾中,橫圓木另一端插着竹竿,自動翻攪着石碾內的穀物,待到槽內盡現白米,碾工便放下粗繩拉動導流閘板,碾盤停止轉動。人們將碾好的米再倒入風谷機上方矩形漏斗內,搖動風葉輪,白米與糠殼便從漏斗下方一條小縫中分開流出,穀子變大米,大米的加工工作便完成了。

        昔日,水碾擔負了方圓十來裏地的穀米與麪粉的加工任務。水碾房內,人影晃動,水碾房外,終年橫七豎八停着不少雞公車。碾米磨面者推着雞公車自去自來,川流不息。每年農曆八九月間,田中收完了穀子,城內外的人都要趕着嘗新米,這裏便更加熱鬧了。

        水碾河另一個出彩處,位於水碾下的大回水沱及下游一段河道中,此段出產大紅尾巴的鯉魚,老成都人俗稱“紅尾子”。春夏及秋夜,“紅尾子”常在河中展示其“掙上水”的特性,魚羣跳躍翻動,在排洪槽內濺得水花響個不停。回水沱邊有幾個年久垮落的石條,石條下便是鰱魚的老窩,老成都俗稱其魚爲“鰱鬍子”。童年時,我常見幾位垂釣者,上午他們通常在交子街口大茶鋪喝茶,午飯過後,幾個人便去河邊捉蟲子。黃昏,當水碾河四周遠近竹林中亮起昏黃的菜油燈時,他們便開始在河邊捉魚了。據老人們講,到午夜收竿時這些垂釣者至少都能釣到十多條二三兩重的“鰱鬍子”。平常收穫大多是自家老小一飽口福,多了他們便提到老南門大橋橋頭賣給魚販子。據說每當月明如霜的農曆十五日前後,便是他們垂釣“大豐收”的良辰吉日。

      (下篇:《風風雨雨水碾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