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仁義禮智信,人類的七大認知層次

“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便是一部以“道德仁義禮智信”開國、立國的歷史。

文王、秦皇漢祖、唐宗宋祖,他們皆以一種“信念”開國、立國,憑一己之信念開創一個皇朝。其餘只靠武力、實力開創的王朝,大多短命。

中國的信史自周開始,周朝便是“以禮治國”。

何爲禮?禮就是規則,就是制度,就是現代的法律。古人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卻能把一些理念實現法律的效果。只是卻坑苦了他們的繼任子孫們。

何爲周?周就是圓,就是全面的意思。是全面治理,而不是片面治理。

禮還可以通“理”字,包含合理、符合真理的意思。

中國人常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可能其出處就是源於周朝。

聖人孔子也因十分推崇周禮,而作有《禮》。

孔子:“苛政猛於虎也”——《禮記·檀弓下》。只是對於“苛政”的理解和認知,後世就幾乎沒有超過周禮的。

還有很多治國名句,比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仁者莫大於愛人。擇不食之地而葬。古者爲政,愛人爲大。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爲寶。量入以爲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建國君民,教學爲先。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以上這些都是出自《禮記》。試問後世的封建王朝有誰真正去做了。

中國古代的強大應該是源於周朝,源於周禮。

周朝以“禮念”治國,奠定了後世繁盛的基礎,纔有了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

治理人類社會可以從兩個方向着手:一是藉助內力,也就是人的自身之力;二是藉助外力,也就是藉助警察、監獄等。這就是所謂的人類唯一的治理模式“內聖外法”。從內人人修習道德仁義禮智信,從外借助法律。

秦朝,經過商鞅變法,“外法”得到了極大的完善,纔有了秦始皇的統一六國。統一之後,只適用於一國之地的秦法,無法全面施行於七國之地。所以秦二世而亡。秦並沒有真正的治國之道,只是藉助了外力。

秦末漢初,漢高祖劉邦以“智念”治國,劉邦起於微末,文不成武不就,卻能選賢任能,文有張良、蕭何,武有韓信。至此文武兼備,取代項羽建立漢朝。後來又大封同姓王,奠定了漢朝的統治基礎。

漢末,三國鼎立。董卓、袁紹、曹操、孫權、劉備、司馬懿等都是各憑智謀,能人輩出。魏晉南北朝時代皆是以智謀爭奪天下。但是他們都失去了劉邦的運氣。“寧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報此之心,如何能盡得天下人心。又如何能使天下長治久安。又如何能帶來繁盛。所以魏晉南北朝皆不長久。

他們都是以“智念”治國,勤勤懇懇,卻沒有做到:“古者爲政,愛人爲大”——《禮》。漢朝卻有文景之治。

隋唐以“信念”治國,隋朝運氣不濟,其“信念”也比不上李世民。

所謂信念,就是自信之念。

“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可見唐太宗李世民的認知水平遠高於同時期的人。可以說他以一己之力,以一己之信念撐起了整個唐朝。

唐末“信念”遺失殆盡,五代十國動亂不斷。

宋朝雖然確立了統一中原的信念,卻丟失了戰勝外族的信念。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宋朝開始了重文輕武。也開始了中華民族的全面衰退。

元朝既不懂“內聖”也不懂“外法”,只是以武力去征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難以持久。

蒙元、遼、金等北方民族的迅猛發展,都是藉助了宋朝“重文輕武”的東風。也是宋朝以歲幣等形式供養起來的。最終元朝打破了宋朝的美夢。

明朝朱元璋起於微末僧侶,卻重新拾起了文武兼備的信念。這種信念不是他人賦予的,不能來源於武力、地位,財富或者皇位。只能來源於自己,哪怕他只是個乞丐。

中國古代各個朝代基本都是以得“念”立國,以丟“念”失國。

滿清不知何故卻豎立了從文武兩方面竊居中原的信念,其採用的辦法類似於後來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也就是以漢人治理漢人。

縱觀中國古代,周文王以“禮念”推翻商紂;秦始皇借“外法”之力統一六國。

劉邦以智念取代項羽建立了漢朝,其後代也誕生了不少智謀出衆的皇帝。

李世民以信念建立唐朝,並幾乎以一己之念撐起了整個唐朝。其後輩擁有信念的不多。

宋元明清基本都是對“信念”的片面運用。

上下兩千多年,基本上只有對禮念、智念、信念的運用。以實力爲尊便是亂世。

至於道德仁義之念的運用,可能三皇五帝、堯舜禹、或者夏、商時期會有運用,只是沒有詳細的流傳。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無爲而有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道德經》

在老子看來,禮念最差。施行“上禮”,還不如不施行。因爲禮唸對忠信的要求很低,幾乎延伸不到忠信的層面,必然無法消弭、遏制禍亂。禮念尚且如此,更何況智念、信念呢。

治己、治人、治國;馭己、馭人、馭國。

道德仁義禮智信可以治己、可以馭己;自然也可以治人、馭人;更可以治國、馭國。畢竟天下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己”,都擁有一個“己”。

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肉體和靈魂,都擁有身、心、念。

神魂意志魄也好,三魂七魄也罷,都只是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到什麼是念。念是什麼?念是人們腦海中不斷閃現的想法、念頭。五感六識、三魂七魄都會產生念,心還會影響念。

這些都只是對靈魂的探索,提高認識。回到現實,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如何樹立主念、長念,掌控雜念、短念。

以實力爲尊,只是人類的生存本能,其他動物也具備此種本能。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人類最終能夠走多遠,還是要看如何修持道德仁義禮智信。

個人認爲,一個人首先修持的是信念,然後修習智念,然後禮,然後義、仁、德、道。

什麼是信念?其核心是自信,相信自己之念,而不是所謂的誠信。試想一下,一個非常自信的人,他會輕易去做不誠信的事嗎?自信,自然會生誠信;誠信,不一定生自信。

一個非常自信的人,信念走到極致,如果面對無法克服的困難,他就不得不想辦法提高智慧,也就是要進入下一個層次豎立智念。

如果智慧、智謀達到極致,比如三國諸葛亮、曹操等人,事情仍然無法解決,他就不得不想方設法進入下一個層次——豎立禮念,這類似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果禮唸到極致,仍無法解決問題,也只能向下一層求助。以此類推,義念、仁念、德念、道念。

現在的人直接修習道念,可能猶如水中撈月。這個層級劃分就決定了只能從信念開始修起。

一個人如何樹立信念?

首先就是要明確信念的本質:信念就是自信之念。自信之念越堅定,信念越強。

可能很多人不會注意到,自信分爲兩種:自信和他信。“他信力”無法豎立真正的信念。

如果你想樹立自己的信念,就必須好好領悟一番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道德仁義禮智信,不是平常簡單理解的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好壞、善惡等,而是人類可以追求、可以豎立的七大主念。它不同於人的雜念、短念,想法、念頭、思緒等。

古人能否成功開創一個皇朝的根本,不在於他擁有什麼樣的實力、地位,只在於他擁有什麼樣的理念、信念。

儒家正身、佛家靜心、道家執念。

道家所執之念就是:道念、德念、仁念、義念、禮念、智念、信念。

人有三寶:身、心、念。心化三魂,念主七魄。

道德仁義禮智信便是人類之“念”的七大層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