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寶身心念,關於靈魂,不同於三魂七魄的劃分方法

人有三寶:身、心、念。

人有什麼?人有肉體和靈魂,這是確定無疑的。

古人把靈魂劃分爲三魂七魄,由於各種原因,今天的人們並不能用這一理論來很好的指導實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三魂七魄卻有十種之多。顯然往前推,靈魂應該還有更簡潔的劃分方法,只是失傳了。

人處於母胎之中,先由無極化太極。

待到人降生呱呱墜地,則化爲兩儀,也就是人有了肉體與靈魂的區分。

待到週歲能站立行走,靈魂又二分,化爲心與念。

待到十六歲身體發育完全,心又逐步化生成天魂、地魂、人魂等三魂。念則化爲七魄。

天魂的作用大概是:保障人在白天的時候是清醒的狀態。地魂是保障人在夜晚睡眠的狀態下不會無聲無息的死去。人魂是保障人能夠思考、學習。

所以智障多出於兒童,可能是天魂受損。兒童人魂尚弱,所以愛好玩耍、學習需要引導。小兒無病卻整夜號哭不能入睡,可能就是地魂受驚。

我實在不知三魂七魄該如何運用和掌握,可能有的人會懂得多一些。但是人生三寶身心念卻要容易理解和把握。

心有三種狀態:心靜、心熱、心冷。

天魂主靜,人魂主熱,地魂主冷。

所以心靜便是天堂,心熱便是人間,心冷便是地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靜熱冷便是人心的前三大本源狀態。心煩、心亂、心恐、心憂、心狠等等都是細枝末節,都是干擾項,不必多加理會。它們大多都是冷熱交替、轉換時產生的心態。

心靜是神佛的境界,凡人無法達到,只能向其靠攏。

古之大將“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就是形容其擁有“心靜”的狀態。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他雖然性烈如火,但每逢大戰,卻又可以靜靜地站在地圖前幾天幾夜。

這就是一種“心靜”的狀態,也是一種無敵的狀態。領袖以及那些老帥大都擁有這種狀態。

人有三寶:身,心,念。

儒家修身,佛家修心,道家修念。

儒道佛修行的終點是一樣的,都是”心靜“的境界。只是偏重不同,起點不同。

儒家修行從身體開始,圍繞身體進行修身、省身、正身,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這些都是修行身體的動作,以此希望達到修身、正身、正心、正念。

也就是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但是面對花花世界,人們大多不希望約束己身,喜歡及時行樂。儒家的想法是好的,但真正執行的不多。所以除去孔子、孟子、荀子,儒家後世真正的大成者不多。

儒家”修身“就像現代人減肥一樣,如果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直接讓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頗有些趕鴨子上架的味道。

佛家的修行、經文基本都是直接從心開始,身體直接約束死。戒葷、戒色、出家、剃度,穿袈裟、不在紅塵間修行。這可能是他們看到了儒家的弊病,直接反其道而行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如明鏡,心無一物、心無塵埃,說的都是”心靜“的境界。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拿起屠刀,心就是冷的、陰狠的、狠毒的;放下屠刀,心就會慢慢地靜下來,從而感受到不同的人生。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其實佛道兩家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都是把人心靜下來的辦法。

佛家大多用的是佛語、禪語、揭語,不好解讀,這裏也不多做解釋。只需記住”心靜“便是神佛的境界。心靜便是天堂。

人有三寶:身、心、念。心與念便是靈魂的原始狀態。

佛家以修心爲主,修念很少。大多是與”念“作對。比如”放下執念“,”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貪嗔癡等。

心只有三種狀態,化生三魂。魂爲心,神爲念,神魂萬不可顛倒。因爲心無善惡,而念卻有。人一旦神魂顛倒,則爲鬼,就很難撥亂反正。

王陽明:”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這句話其實也講出了心的本質——心無善惡。

心是菩提、是明鏡,無一物、無塵埃,自然也無善惡。

心只有靜、熱、冷三種狀態。

“有善有惡意之動”,“意”卻只是唸的一種。

正身、靜心、執念,是人類的三大自我修行方法,也是儒道佛三家各自的修行方法。

儒家經典以《論語》、《大學》、《中庸》、《孟子》爲主。佛家沒細讀過,大概是《心經》、《金剛經》等。道家是《道德經》、《莊子》。

至於道家如何執念而行,且聽下回分解。

“念”較爲複雜難懂,可能要分幾篇文章來講。“執”是動詞,不是單指執着於某一物體。

總之,人有三寶:身、心、念。身體除外,靈魂一分爲二,便是心與念。心與唸的祕密也就是靈魂的祕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