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實體唱片的故事

  最近又整理了一下我的唱片,看了很多的視頻和帖子,纔算是搞懂了唱片的所有“知識”。

  在數字音樂佔據主流的這個時代,我願意用最爛的耳機聽平臺上的歌曲,卻用最貴的價格,買下喜歡的cd。或許,只有實體唱片才能守護浮華世界裏,獨屬於音樂的那份魅力吧。


  記得很小的時候,中華廣場六樓滿是買正版cd的店鋪,但在我入坑林俊杰的那一年,16年,只剩下一家星外星,那會直接找老闆進貨他以前的全套碟,只花了三百多,搞得我老是懷疑自己是不是買到了盜版。

  在機場路的廣東音像城,曾經是廣州甚至是全國最大的音像批發城,而前幾年竟然要靠免費的展覽,連送代銷的把試音碟送出,我爸還去湊了熱鬧,帶回不少贈品,說那些碟,音質真好。

  這幾年,英國老牌唱片零售商,全球最大的娛樂製品銷售連鎖企業HMV宣告破產,曾經在香港的七家分店,也陸陸續續結業。18年的環球時報給了一個標題“HMV關閉全港七家店鋪,香港老牌唱片店倒在數碼洪流中”。門庭冷落,市場蕭索,上次走進HMV,還是買老林的那張《和自己對話》,一轉眼,原來不僅唱片絕版,連唱片店都絕版了,下次去到香港,再也見不到門口蹲着一隻狗狗模型的老牌唱片店了。


  前兩天和朋友去大沙頭想淘點貨,昏暗的走廊裏,只有零星幾家店鋪開着。或許是爲了生存,盜版和正版混雜在一起銷售,但包裝完好無法拆開查驗,老闆一邊在旁慫恿我買,我翻了許久,最終還是放棄。

  最近纔有空重新關注黑膠市場,原來已經變了另一番天地,張敬軒的黑膠一張能炒到五千,準確來說還不是雜質最少的黑膠,而是各種顏色的彩膠,隔壁老林的黑膠全套首版炒到八萬,有人歡喜有人愁。我看着手中唯一的編號首版《偉大的渺小》突然沉默,它也從原價的298變成三千,我好像發達了,又好像沒有,我不會願意捨得賣出。

  即使我暫時買不起全套,但我是否應該慶幸,黑膠“復興”了,它有價值有市場了,哪怕只是流通在不懂膠的人手中,或許也是很好的歸宿。今天有個JM來問我,哪裏能搞到首版黑膠,但在她似懂非懂的提問和朋友圈中,我發現她好像只是一個想要湧入炒膠潮流的假粉,甚至嫌棄價格,挑剔版本。那一瞬間我好像又不希望他那麼火熱,冷門也很好吧。


  我唱歌常常走調,最初學鋼琴的時候也並不喜愛音樂,但我卻在最初就明白實體唱片的價值,那是盜版最猖獗的時候,也是我熱愛音樂的啓蒙。當我學會看光盤內圈的標誌辨別正版,當我搞懂唱片的版本和發行的流程,我知道,至少對於我來說,實體唱片的價值永遠都不會消失。

  之前看了張生拍過一組逛實體唱片的視頻,信和中心的老闆說:只要努力下去,總能找到生存空間的。哪怕只是明星效應,幸好音樂會換一個方式存在吧。


  搬家的時候嫌麻煩,我媽想讓我賣掉鋼琴來套現,我跟她說:無論再窮再苦,都不能失去藝術。從打口cd到黑膠熱,從限量發行到版權公司不斷再版。無論出於熱愛還是金錢,實體唱片從不介意,任何人在任何時候,於亂流之中,從它身上獲取什麼。我不敢擔保我不受價格的誘惑,但音樂是無價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