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子》3:退五十步安能笑退百步?

梁惠王說:“我的治國可以算得上極用心了。河內荒年,我就遷移少壯子民去河東生活。那裏糧食多餘,就運到河內養育老幼。河東荒年,也是如此。可我觀察鄰國並沒有像我這樣用心治國,然而他們的子民不減少,而我的子民也沒有增多,這是爲什麼呢?”

孟子說:“您好戰,我就以打仗比喻給您聽。兩軍交戰,勝利的不必說,敗的就舍了鐵甲,拖着兵刃逃走了。有的走一百步停下,有的走五十步停下。而後若是走五十步的人譏笑走一百步的,說他膽小。您認爲這樣可以嗎?”

梁惠王說:“不可以,走五十步不過是尚未達到一百步,同樣都是逃走。”

孟子說:“您如果知道這個道理就不必盼望子民多過鄰國了。您若想子民多,就別耽誤了子民種田,只有種田,五穀才喫不完;不用細密的漁網竭澤而漁,魚也喫不完;按時伐木,木材就不會匱乏。另外,種植桑樹時間一到絲綢不愁,蓄養家禽時間一到肉品就來。總之,不違農時,善待百姓,就會有很多人投奔您了。”

可見凡事都有規律可尋,違背規律,變本加利,可能短期見利,長期來看,只能是一樁培本買賣罷了。“五十步笑百步”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道理。要抓住事物的本質,不要被表象所欺騙。追根求源,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不然,只是掩耳盜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