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國史,一生赤子情

--簡評《我用一生愛中國》

終於拜讀完金牛作協會員譚楷老師的新作,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的《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下稱《我用一生愛中國》)。掩書沉思,感慨萬千。這部反響強烈,引起巨大轟動的傳記體報告文學,無論站位歷史高度,還是拓展史料廣度,或者探索時代寬度,都極其出色。該書不僅承載了伊莎白百年人生的厚度,蘊含了伊莎白對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情感深度,更展示了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這不但是一部個人傳記史,還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共產黨曲折而光輝的發展史。中國共產黨和領導下的人民,竟然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與凝聚力,讓諸多如伊莎白柯魯克這樣異國他鄉的國際友人,無怨無悔、無私無畏、無比堅定地把自己的命運,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一位外國人濃濃的家國情,淋漓盡致地展現在百年中國史上。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讓人敬仰;中華民族的偉大,躍然紙上。

愛的根本是正義

譚楷老師在這部《我用一生愛中國》中,也幾次替主人公伊莎白提出這個問題:伊莎白“爲什麼留在中國?”

爲什麼留在中國?伊莎白用一生回答了這個問題。

作爲傳教士的後代,伊莎白出生、成長在中國。地處內陸的西南四川成都,成爲這個中文名字叫饒素梅的加拿大女子的第二故鄉。接受中西教育,生性淳良、美麗睿智的伊莎白,接受教會資助,踏上田野考察、進行社會人類學研究之路。

抗戰時期,重慶璧山興隆場創辦食鹽合作社,是少女伊莎白“青春的豐碑”,也是她一生的轉折之一;隨男友柯魯克從英國參軍回到中國,更是青年伊莎白人生的重要轉折;隨後,伊莎白有幾次可以隨着丈夫柯魯克攜家帶口離開中國,“一走了之”,但是她最終都留了下來。中國這個伊莎白並沒有加入國籍的國家,因爲人民正遭受水深火熱的苦難,因爲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因爲蓄勢待發亟需外語人才,她愛這個國家、愛這個國家的人民,於是她留了下來。這種愛,正好與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高度契合,是正義,是人類的善意和良知,符合普羅大衆的利益。

縱觀伊莎白愛中國的一生,無論是她寫出人類學著作《興隆場》《十里店》,還是在北京外國語學院爲國家培養外語人才,她和丈夫柯魯克都盡心盡力,嘔心瀝血在所不惜。一位外籍人士的個人命運,與中華民族緊密相連;一位國際友人的家國情懷,竟然和另外一個國家息息相關,這不能不讓人對這位外籍友人的內心世界進行探祕,也不得不讓人對這個國家的政黨和人民進行審視。

中國共產黨創建28年,就讓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伊莎白以及如伊莎白一樣,深愛中國的國際友人,義無反顧地站在中國共產黨一邊,就是站在正義一邊。這些學有所成、各有精專的外籍友人,比如白求恩、馬海德、伊莎白,他們有的把生命獻給中國,有的把一生獻給中國。中國共產黨爲人民服務、爲天下窮人謀福利的正義事業,感染了這些心懷大愛、具有正義感的國際友人。

伊莎白是無數“我用一生愛中國”的外籍友人代表,伊莎白一家是心甘情願留在中國建設中國的衆多家族中的一個。譚楷老師的《我用一生愛中國》之所以剛一面世,就引起巨大轟動,原因即是揭開了無數國際友人奮不顧身熱愛中國的緣由。

百家中國史的個性載體

不得不說,譚楷老師著作的這部《我用一生愛中國》,在史料的挖掘上非常令人稱道。這既是一部伊莎白的個人傳記,也是一部中國近現代的百年史記。

從伊莎白於1915年出生在四川成都開始,譚楷老師的筆,隨着不斷成長的伊莎白,延伸向巴蜀各地,拓展到中華大地。伊莎白的腳跡,一一印在中國歷史上。

華西協合大學和弟維小學的創辦、發展、轉折,西康彝、藏、漢等多民族的交集、紛爭、變化,地方經濟與中央政治,以及各地不同的風俗人情,涉及到中國近現代百年來的歷史,譚楷老師都娓娓道來。描寫傳主伊莎白的個人史,也把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從無到有、從艱難曲折到徑行直遂的發展史展現出來。

譚楷老師沿着伊莎白的人生軌跡,描寫伊莎白希望通過研究人類學,找出“中國貧窮落後的原因”。離開成都到達雅安,

從四川漢源趙侯廟,到理縣八什鬧,再到重慶璧山興隆場,田野考察的經歷,讓伊莎白更多更真切地瞭解舊中國社會的複雜性。譚楷老師旁徵博引,把官匪地主的殘酷無良、底層民衆的麻木不爭,舊中國真實的歷史揭示出來。隨後,新中國建立,

伊莎白一生經歷過舊中國遭受戰爭洗劫、新中國開創和建設,她親眼見證中國人民怎樣從飽受蹂躪到挺直腰桿做人,對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歷史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理解深刻。她從一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見證者到參與者,以個體承載和展現中國百年曆史。她的純粹和堅毅、她的崇高與無私,使她一生充滿傳奇,並且贏得中國人民的尊重。

中國共產黨授予伊莎白友誼勳章,是因爲她在每次選擇去留的時候,都始終選擇與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爲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伊莎白成爲百年中國史的書寫者,這是一位跨越國界、跨越種族的人間大愛,是一種人性至善的赤子情懷。

作者譚楷稱之爲“尋覓百歲老人的足跡,重讀中國近現代史”的發現、學習之旅。譚楷用三年時間,重走了四川漢源、理縣,重慶璧山,河北十里店,再到加拿大多倫多,採訪了伊莎白及其家人,以及大量的親歷者、見證者……正是在這樣努力下,纔有了這部30餘萬字,凝聚了大量第一手採訪資料和珍貴歷史資料的厚重作品

“我沒有那麼偉大,就是每次都選擇了中國,選擇留在自己喜歡的地方,選擇和喜歡的人民在一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