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動中國2023-02-24

第19講,“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有合理性嗎?

儒家的兩個勁敵:墨家,楊朱——道家的第一階段:貴生、避世、爲我

楊朱最重視生命: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中國思想史最早的個人主義)——魏晉時代:感官與慾望滿足的現世快樂主義,身在亂世,“且趣當生,奚遑死後”(精神快樂需要修煉,肉體快樂最容易得到)

中國人心靈世界的兩個靈魂:孔子,注重精神道德;楊朱,追求肉體享受。

全生避害:生命是最珍貴的,無論精神、肉體,都值得好好珍惜。核心是“避”,逃離一切可能給自己帶來傷害的事——無用爲大用。“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遠射 ,吾有何患!”將生死放下,就無所畏懼,最徹底 的“爲我”是“無我”

老子: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若可託天下。

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人人爲己,天下治矣(不損人的利己主義,純粹的無爲)

反面:人人爲己,未必能增加公共利益的問題,反而彼此抵消,相互摩擦VS“小我”共享“大我”

第20講,老子的思想 爲何既可敬又可怕

錢穆:老子是最複雜的,最崇尚自然,又最功利;博大,但又精明;最有智慧,又最深沉、最世故。

老子是要救世的:世界這麼壞,不是道德敗壞,而是天下大道被忘記了。

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1、道,是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根本大道;2、具體的東西都有名,道無名;3、天地起源於“無”,萬物起源於“有”。

本原問題:1、宇宙萬物起源於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即“有”。無中生有。道是無。2、宇宙萬物遵循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的自身,道以自身爲法則。從宇宙到社會到人生,都要遵循道的自然法則。

孔子:天的內在本質是“有德之天”VS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宇宙變化的規律:反者道之動。

人生態度。孔子“知其不可而爲之”VS老子“無爲而無不爲”:等待客觀條件自然成熟,一切水到渠成

儒家“天德”,人間道德對天的投射VS道家,“德”只是純粹的自然本性。“無爲”是守住“樸”,守住本來的自然本性。一個擁有美德的人,應該過平淡、質樸的生活。1、放棄慾望。人心不足,想得到太多。2、放棄知識。求知也是貪慾,知識越多越覺得無知,想知道更多的未知。“智慧出,有大僞”

大智若愚:從無知到有知,再進一步體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無”。智慧與卑鄙,是一體兩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