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志业史航文明期待宏图三

「1380」


1、艺术吸引人——尤其是懵懂青春人——的要紧一点,

是对性无所顾忌地描绘,小说、绘画、影像、雕塑、戏剧……轻描淡写地、浓墨重彩地、美好无暇地、罪大恶极地、无法定义……仿佛艺术可以抹平一切世俗定义,隔绝一切道德判断,只纯粹地呈现,性,魅力或无力。

性当然乐意,只有在艺术里,它才能肆无忌惮地释放,完完全全的本真,它知道自己是有魔力的,除了繁殖的魔力,但需要一个安全的舞台来施展,艺术就是它天生的舞台、命定的舞台。

所以,在文明尚未学会礼貌的时候,性已经在洞穴的岩壁、星空下的篝火、巫术的舞蹈中营建好了自己的舞台。

到这里其实算水落石出了,不是艺术宠溺性,而是性创造了艺术。


2、刷了上百个「一席」,超过我的TED量了,

相对于TED的偏技术性,我更适应一席的偏人文性。其次,一席是中文讲坛,听就可以,偶尔瞄一眼屏幕,作为早餐伴侣,再搭配不过。

每天挑一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站在你面前,倾毕生所学给你讲30分钟故事,古时皇帝未必有这等便利。

另,和TED演讲人一样,这些人身上大多有一显而易见的特质,热爱自己的志业。很可能,相对于知识/信息获取,这才是更触动我的隐秘点。

因我还没找到堪付一生的志业。


3、小红书上看到鹦鹉史航的视频,

他凸个大肚子,在自己那个流浪汉图书馆一样的家里,书堆里挤来挤去,随便落定一角落,随便抽一本书,就开始介绍这书的梗概大略、作者轶事、精彩段落,似乎书看完就黏贴进了脑子里一样,

这本事大啊,古人过目不忘我能信,那时候书没多少,更没有社交媒体,日常接收到的信息量很小,(不是早年有个说法嘛,大概是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相当于18世纪一个人一生的信息量。而现在呢,一个人每天在互联网上接受的信息量,估计抵得上纽约时报几个月),所以古人阅读的专注度和信息留存度相较现代人肯定高得多,加上个别仔天资过人,达到过目不忘的水准,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就凸显出了史航的本事,他一现代人,编剧,日常信息获取量更是远超常规现代人,还能如此博闻强识信口拈来,堪称天赋异禀。

我倒也不需要妄自菲薄,毕竟我过目就忘、常看常新、看了白看的异禀天赋,也不遑多让。

论人群中概率,估计还胜他一筹。


4、(进化论的启发力是所有其他学科无法忘忘尘莫及的)。

就像身体免疫系统会扼杀不一样的细胞,政府-社会也总是倾向于扼杀系统内异化的个体因子,

这是人类文明中英雄之悲剧性的根源所在。也是创新或变革的可贵之处。

一个政府-社会体系是否先进是否优良,一个有效指标是对创新的宽容度。

据说大象患癌症的概率比人类要低得多,因为大象的免疫系统对于异类细胞的容忍度非常之低,显而易见的代价是,突变不容易发生,演化进程就慢很多。

那么假设有两个平行的人类文明,一个宽容而动荡,一个稳定而僵化,

如果作为一个个体的你有的选,你想身处哪一种文明里呢?


5、今天两件事令我期待,

一是《十三邀》第七季开播,很期待。

二是马斯克宏图第三篇章发布,极期待(不过北京时间是在凌晨5点)。冷静地说,这值得全人类关注。

先看《十三邀》,明早起来看一龙宏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