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積極自我陳述,做最好的自己

比更多錢財,比更大的權勢都更重要更有價值的,是做更好的自己。發展積極自尊,建立自信,向着心中那個理想自我無限接近。

自尊,是在內心深處對自身擁有的價值深信不疑。

發展積極的自尊,就是無條件地接納自己。不只喜歡優秀的自己那部分,也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既有優點又有缺點,可愛而不必完美。

自尊水平越高,你的內在就越有力量,你也就越自信。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有研究發現,當下的教育下,成績越好的孩子反而更容易遭受抑鬱的侵襲。

成年人的世界裏,很多廣爲人知的成功企業家,自曝身患抑鬱症。搜狐創始人張朝陽說:“我什麼都有,就是很痛苦。”美團創始人王興說:“我曾經以爲我永遠不可能得抑鬱。”

那些看似具備所有幸福要素的人,反而更難感受到快樂。這是一道難度很大的綜合題,涉及壓力、時間和情緒管理、社會支持、對功成名就的過度追求等方方面面。甚至,還有權力對大腦的損傷——“傲慢綜合徵”……

然而,底層邏輯還是骨子裏對自己的攻擊,對當下自我的抗拒,沒有很好地發展積極自尊,心裏住着的內在小孩沒有被看見被認可,核心信念全是灰心喪氣的無價值感、無意義、不值得,千辛萬苦成爲了自己討厭的人。內心彷彿有個黑洞,恐懼、缺愛、沒有安全感,永遠無法填滿。

把內心的創傷、匱乏、壓力處理好,建立安全富足自由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建立外在的富足和成功。

沒有建立內在成功的外在成功,都是浮雲!

羅伯特·納伯格在著作《缺愛》一書中認爲,醫生們所謂的“抑鬱”,實際上和人失去存在感或存在感減少有關。有時一個人擁有生命並不足以使其生存,生命與存在緊密相連,生命實際上是一次構建自我存在的嘗試。

看見即療愈。自我覺知,把心打開,看到自己,尋找自己喜歡的自我。

發展積極自尊,找到自己喜歡的理想自我。

在這個艱難緩慢的治療過程中,推薦一個簡單卻非常有效果的輔助做法,學習對自己說積極的“自我陳述”句。

來,讓我們開始造句——

你崇敬的偶像是誰?你想成爲的人有怎樣的特質?圍繞這樣一個核心理想,找幾個能深入你的內心、讓你有所觸動的詞,造句:“我是一個……的人。”

比如:“我是一個可愛而獨立的人”。

比如:“我是一個有勇氣和行動力的人,願意爲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

比如:“我是開朗又靠譜的人,大家都喜歡和我做朋友,我也從每個朋友身上學到好多。”

比如:“我畢竟是集智慧和美貌於一身的小可愛,這點破事兒還難不倒我。”

在之後的成長歲月裏,你要常常有意識地確認、感受、實踐這個陳述句,它會逐漸內化成爲你內在自我的一部分。

是不是很神奇?

不停地重複,反覆對自己說,不斷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用一件件微小而可愛的事,去實踐去驗證這閃着光的一句!

果然,我如此可愛!我值得被愛!我擁有這樣值得點讚的能力!

並一定會讓它取代那些曾經盤桓在你內心,諸如“我不好、不值得愛、我不行”的句子,叫停你對自己發起的不自信、甚至很負面的自我攻擊。

尤其是在灰心沮喪的時候,在忍不住再一次開始自我攻擊自我懷疑的時候,想着那位令你產生共鳴的偶像,想着那個心中想成爲的理想自我,緩慢堅定地去說、去感悟那句“自我陳述”。

不管你有錢沒錢,不論暫時成功還是失敗,它都會成爲一個神奇的咒語,給你力量,讓你重新發光。

然後,回頭審視那黑洞,發現那裏住的不是邪惡的魔鬼,而是曾經無助又傷心的小孩兒,是一灘淚。

這不僅僅是暗示,更是自尊帶來的相信的力量。你的自動思維已經被改寫,核心信念也隨之變成了閃着溫暖之光的句子。

成爲理想自我,還要突破自我限定,學會對自己負責。

叔本華說:“世界上最大的牢獄,是人的思維意識”。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敗在自我設限上,總認爲自己這也不可能、那也做不到。殊不知,人生中最大的陷阱,就是自我設限!

找出那些限制,就是小時候爸媽常常對我們說的“不要”“不能”“不可能”“不應該”這樣的限制性詞彙。據說,從出生直到成年,我們可能至少聽過這些詞彙1.5萬次。

這些詞句聽多了,說多了,會預先爲你設定出各種界限與高度,畫地爲牢、自我捆綁。

這些不斷重複的限制性語言,最終成爲自我限定的一部分。

打破這些限制,要傾聽自己潛意識的聲音,尋找自我限定,然後有意識地改變它、突破它。

把不行、不要,改成我可以的、試試吧萬一能行呢!我畢竟長大了,不是那個可以被一直否定的小孩子了。

你終究發現,人生最美好的體驗,是你在慢慢成爲那個你喜歡的更好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