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天生都是表現型選手

我們吃了美食,見了美景,遇到美人,都會忍不住發朋友圈,發抖音,與朋友分享一下。這似乎是人之常情,大家也都司空見慣了。

我也有這個習慣,讀了一片好文章,看到一個好句子,學了一個好課程,都忍不住想要跟朋友分享一下,有的時候會發到微信羣裏。

這種做法就是基於表現型選手的心理,就是希望別人覺得你有新知,你了不起,這就是典型的“拿着尚未發生的事情送人情或者刷存在感,”這就是佔別人的便宜,讓對方不開心。最終的結果可能更多是事與願違,反而招致嘲諷或者打擊。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布魯諾發佈日心說,被視爲異端。

對於我輩中人而言,忍住不說要比公之於衆更能促進目標的達成。現實生活中就是如此,一旦有人說要做點什麼,就會有人譏諷嘲笑。所以我們的最佳策略就是忍住不說,默默進化。這樣我們可以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會對於完成目標的喜悅多一份期待。況且我們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踐行,把事情做成。

目前我也在策劃做一件事情,已經鋪墊了大半年,勝利在望之時,我也要做到“忍住不說。”你對於忍住不說的策略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