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语文教学细节60讲》读书笔记(五)

第5讲:教学文本的切入(田玲)

摘录:

1.以作家风格或背景为突破口的教学文本切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2.以题目发散为兴趣点的教学文本切入。

3.以文中的关键句为纲领的教学文本切入。

4.以主题为抓手的教学文本切入。

5.以解读多元化为引领的教学文本切入。

感受:田玲老师分享的文本切入点,在日常教学中都曾接触过,也使用过。语文教学中,对于文本的切入一直都还是比较重视的。总认为一个良好的开端有利于语文教学的稳步推进,记得2018年的县级赛教时,抽到的课题签是《外国诗两首》。

因为是在自己学校举行的县级赛教,所以我知道孩子们刚刚经过期中考试的打磨,于是,我就从现场生成文本的切入。当时设置的问题是这样的:“同学们对自己的期中考试成绩满意吗?”大部分同学表示不满意。紧接着,我问道:“为什么不满意,是因为自己没有努力,还是因为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一把?”很多学生表示自己被欺骗了,于是顺势引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个课题,开启语文课堂的学习。

后来在评委点评时,都表示我的这个文本切入点选择的很接地气,而且很容易就打开学生学习的情绪。

无论选择哪种文本切入点,都得明确一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建立起与语言文字运用的桥梁,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