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记】局中人,局外事

2022年的秋季,由于工作内容的变动,我除了担任语文教学外,还兼职校刊的编辑。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因为这两件事,不仅我不排斥,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用喜欢来形容。

原本校刊一学期需要出刊两期,但由于新学期学校领导有了巨大变动。一切都是新的,所以一直到开学两个多月后,新校长才和我说关于校刊的诸多相关事宜。

新校长对于校刊之前的栏目很不满意,要求我进行改版。一时间,脑子有些懵。我以为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却原来是一个全新的事。主管领导给出四个字的原则“引领、展示”后,我开始翻阅杂志,绞尽脑汁终于拿出一个改版初稿。发给领导审查,最后由学校进行微调后确定校刊栏目。

紧接着,我就开始按照校刊的新栏目开始进行校刊22期的组稿。以前自己供稿时,不觉得有多难。当我变成组稿人后,才发现原来供稿对于有些老师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校刊有个栏目叫“名师在线” 栏目设置为两个小项目,一个分学科展示校外名师专家的教育理念,教学主张,教学方法;另一个是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教育故事,感悟反思展示。设置这个栏目时,我从来都没想到这个地方会是我遭遇挫折最多的一座山。

22期的“名师在线”,教导处安排初二数学和英语组完成。每个组一篇名家稿件,一篇本组成员稿件。主任安排后,我开始和备课组长进行交涉。

英语组长,发给我一篇关于英语教学的方法和一篇教学设计。稿子符合要求,没有问题。数学组长发给我一篇自己的教学反思,另外一篇名家稿件,由我直接和数学老师要稿件。经过我小心翼翼地提醒,数学老师在周五上午将稿件发给我。下午我打开稿件一看,直接愣住了。我收到的是一份足足有八十多页的数学笔记。无奈,只好再次和这个数学老师沟通。尽管我已经非常礼貌,可还是收到“人都快忙死了,哪有时间弄这些乱七八糟”的吐槽。这个学校,没谁不忙碌,我理解。所以,只能赔着笑脸求稿。

周五下午开完会,数学老师打来电话,说还是不明白我想要什么。我又详细介绍了稿件要求,她则直接告诉我,她不知道谁是数学名师。我再次发懵,只好让她从最熟悉的宝鸡名师找,她还是说不知道。我又启发她也可以从每次“名师共同体”送教下乡的老师的公众号里找,她说根本不记得有谁。

无奈,我只好在朋友圈求助,让朋友给我推荐几个数学名师的公众号。弄得我师范同学以为我人到中年后换跑道了,调侃不断。人缘还行,几个朋友迅速给我推了几个人。我将公众号名片推给她,让她根据学科特点寻找适合我们学校的稿子。晚上九点多时,她发给我一个有关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材料。收到稿子时,我已什么都不想说了。

既然局中人找不到,那我这个门外汉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用几个小时翻阅了几十篇有关数学教学的文章后,我用一个语文老师的眼光挑选了一篇名家稿件发给数学组长求助。最后,数学组长说文章不错,终于将数学名师的好文章定下来了。

这件事让我很感慨,如果是因为文学作品供不上,我其实能理解。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文学,而且还有能力原创。可是,我确确实实不能理解,我们成天说自己有多忙多能干,居然连自己本学科的业务学习都这么敷衍吗?是,学校要求苛责,事情繁多,可是,教学是一个老师最基本的立身之本。怎么能只捧着一本课本,而从不擡头仰望一下星空呢?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每年的业务学习,真的都是局外事吗?别忘了我们是局中人啊!

我的感慨很糟人嫌弃,所以我也只能默默在心里想想而已。今天之所以用文字记录,是因为我没想到,这学期开始组稿23期稿件时,再次遭遇同样的事。

23期的“名师在线”,因为语文组有学生稿件修改任务,主任安排给初一英语组和数学组。安排已经两周了,就是迟迟收不到稿件。一次次赔小心,一次次委婉求稿,最终数学组长发给我一个优秀老师的教学设计是满篇的习题堆积,名师文章是历史特级教师的稿子。局中人,再次将本职工作变成了局外事。

我不知是我太较真,还是这个世界太虚无。术业有专攻,我不是做不了这件事。有关语文名师的文章,我天天读。教学设计,我也有。可是,这个校刊不是我的专刊,我不能搞成一家之言吧!

以前校刊的栏目,只有学生作文和文学作品需要老师配合,其余都是由编辑老师一个人从网上覆制粘贴的。编辑老师,也只负责编辑校刊还有一些琐碎小事。可是,现在的校刊栏目有了巨大变动,除了之前需要配合的栏目,多了很多展示的平台。这个,必须得大家配合才能完成。而我也有自己的学生需要管理,有自己的课堂需要上台。我审查的所有稿件都是利用晚上周末来进行的,因为是自己的本职,我无话可说。

学校创办校刊的初衷是将校园文化,师生精神面貌有个展示平台。现在改版后的校刊,更是想让大家多些学习展示交流的机会。所有的栏目,都是围绕教学这件本职工作来展开的,我们身为一名教师,明明就是局中人,怎么就能理直气壮将这件事变成局外事呢?也许,我真的老了,思想太死板!我不懂,也不理解,更无法苟同。

以前在网上看到吐槽老师不读书,骂老师不改作业,说老师上课不讲补课才讲的文章,我都会觉得是胡扯。因为我自己干了快三十年,从没做过这样的事。现在看来,还是我见识浅薄。没想到,自己周围也会有真实素材。

校刊还能坚持吗?“名师在线”,还能坚持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