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結局的故事

給什麼,就接什麼

《無罪辯護》讀到劉大蔚網購仿真槍被判無期案,孩子受折磨,遭受冤屈,母親無疑是最痛苦的。

她爲兒子奔走,不惜代價。


小可的到來,我沒有過計劃。

我沒有想過要準備多少萬錢。

沒想到過如何愛他。

甚至自己是否喜歡孩子我都不確定。

但他一到來,我就心甘情願的絆住了。

我知道,以後我的軟肋就是他無疑了。

然後開始了做媽媽的這個角色。

沒想過什麼黃金生育期,

連結婚都沒有去規劃。

但我就是按部就班的走到這裏。

目前的人生,就像翻書一樣,自然而然的走到這裏。

就像我從小在農村長大開始上幼兒園,沒有想過自己最後還可以走到大學的。高中才發現我們學生的目標是考個大學,最好是好大學。

關於父母和孩子

聊聊我和母親的故事吧。

️我的童年沒有母親

我的童年裏是沒有媽媽的,在和小可的相處過程中,可以感覺到,有媽媽的童年是溫暖的,溫柔的,治癒的。

我和她真正在一起開始相處大約已經到了高中,在此之前,她一直走在打工的路上。偶爾回來一段時間,而我在初中就開始住校生活。

生活只在假期和週末。

她不是我受委屈背後的那棵大樹。

生活的喜悅和悲傷的第一分享人也不是她。

成長中遭受過的傷害和陰霾她也從未參與過。

其實有那麼很長一段日子,我是有怨恨的,尤其是在遭受欺負和傷害的時候。

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再也不可能重生一次。

️一個人的愛你,你是可以感受到的

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愛她或他在乎的人,父母也是如此。只是愛人的方式或給予我們的愛未必是我們想要的,可以接受的。

被愛人的接受或滿意程度——我暫時給它杜撰個“有效愛百分比”吧。

有效愛百分比越高,被愛的人幸福指數越高。

父母和孩子之間,我也是這樣理解的。不過可能也是純屬瞎想,胡編亂造。

只是想通過自身的感受寫寫想法。

如果有效愛百分比低於50,甚至很低很低,這個孩子的幸福感也就越低,在孩子的世界裏幾乎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即便你覺得在愛你的孩子,可孩子並不認可這種愛。

如果在成人後,沒有通過自己的力量擺脫這種愛,真正走向屬於自己的獨立,走向極端的可能性就會變大。

同理,幸福的孩子大多都是父母給予的有效愛百分比高(高於50),他們能夠在回憶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很有積極的意義。

而我,剛好處於有效愛百分比在50左右。

在後來與母親相處的過程中,直到現在,我依然可以感受到她對我的愛,或是理解那種愛,那種對我好。她愛我的那些片段,我會記得,哪怕她已經錯過我的成長階段。

她也是這個世上我唯一可以確定當有生命危險時,她會毫不猶豫的擋在我前面的人。

她對我以來的那些控制,那些打擊,甚至是我遭受苦難的幫兇者,也依然存在到現在。見面一次,“笑幾次,傷幾次”。

她從來沒有改變過,愛我的方式也沒有改變過。但我卻“長大了”。我可以過濾掉她對我無效的愛,只保留我可以接受的,認可的,滿意的,快樂的。

所以,你和血緣人的關係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

被愛人是可以過濾的,沒有人也沒有什麼東西天生爲誰準備好。

我覺得這是屬於自己的成長,因爲有的人,一輩子也許都沒有機會知道這種權利其實在自己手上。

我媽不認識字,她的名字還是我教着寫的。因爲銀行等一些簽字手續不允許代簽,必需學會。

她很善良,她沒有陪伴過我們這些子女的童年,但我不得不承認,我們姐妹身上全都是她的影子,年齡越大,這種現象越明顯。說話的語氣,方式,我有時候都會被自己驚到。

天吶,真是不可思議。雖諷刺,你卻不得不接受。

父母和孩子,會產生深深的鏈接,血液關係會讓你想象不到的“根深蒂固”。

你不說話,你沒有任何行爲,你身邊的孩子只要在你旁邊,他都在學你,都被你影響着,教育着。

️爲人母角色

終其一生,我需要了解自己,不斷反思和反省自己。爲了自己更好的愛身邊人,也更好的讓自己被愛。下一代不止是薪火相傳,更多是愛的傳承和傳遞。

如果孩子在回憶他母親的時候,不論腦海裏浮現的是何種場景,嘴角能夠是上揚的,我覺得就夠了。不管是作爲一個女人還是一個媽媽,我都會感動幸福。

對於我媽,我更多的是去接受,因爲無法選擇,無法改變。比起她對我的愛,我對她的愛已是很單薄,我好像什麼都不肯爲她做犧牲,甚至打個電話也是選個“心情時間”。

若還那麼多要求,歸根結底是對自己現狀的控訴:是別人決定你的生活。

至於不配稱之爲人的父母,他們更沒有資格決定孩子的一切。

無結局

今天讀完《無罪辯護》。

王鵬感嘆,此次庭審與他開庭時的戒備狀態完全不一樣。任盼盼感慨良多,深圳中院的那條砂石路,她走過無數次;她曾抱着兒子在深圳中院一坐一上午,要求見法官;也曾在烈日下,母子雙雙舉牌要求釋放王鵬;她在這裏流過多少汗水和淚水,只有她自己知道。此前種種,恍如昨日。

王鵬說,他的妻子是英雄。

一批人的犧牲,纔會讓制度改革,完善。世界更是如此。有人鋪一條康莊大道,灑下美好一點的種子,路人順便摘花,留下芬芳。

這本書籍讀完,故事卻還在繼續,司法在繼續,完善在繼續。

就像作者說的:

“我總是把每一個案件當成最後一個來辦。”作爲“自由的最後堡壘”,刑辯律師需要勇者無懼的精神。從書齋走向法庭,我義無反顧,從民事轉向刑辯,我無所畏懼。爲了自由,爲了生命,爲了正義,值得全身心地投入,奮不顧身地吶喊。能救一個是一個,能做一點算一點,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多方合作,點滴努力,個案推動法治,無罪辯護,永遠在路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