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抱娃用左手還是右手,個性大不同?

說到育兒,生娃,大家關注的多是孩子每個年齡階段可能會發生什麼情況,作爲家長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準備,或者要怎麼去應對不同的情況,但心理諮詢師和心理學研究人員則對父母抱孩子的方向和偏愛非常感興趣,並且設計了有趣的實驗去驗證,左右手抱娃純粹是個左右

原创 比起外表,女人真的更喜歡有錢的男人嗎?

導讀:有顏,有身材,有才,也有財……女人在擇偶方面究竟更看重哪一方面呢?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對擇偶方面的性別差異的研究興趣濃厚,瞭解這些有趣的兩性話題的觀點會不會對你的戀愛婚姻觀有所觸動呢?01進化偏好理論進化心理學中最有力的發現之一是,男性

原创 婚前性行爲的真實原因

如今,婚前性行爲活躍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真正的原因很現實,並且和信仰、道德觀念的變化無關。在一個世紀以前的美國,只有一小部分女性在婚前有過性行爲(約11%),而今天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絕大多數。其他發達國家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爲什麼發達國

原创 你有什麼話想說給前任?

1.你有什麼話想說給前任? ○匿名用戶 你知道嗎,我每天像個變態一樣,無數遍點開你的朋友圈,看你有沒有新的動態;我點開抖音,看你的點贊但我從來不關注你;我點開你的網易雲音樂看你最近聽了什麼歌,我也去聽那些歌,我甚至去百度這首歌是不是有什

原创 90後正盼望退休,而老人們正愁怎麼退而不休、優雅老去

導讀:人到晚年的壓力可能包括應對晚年的轉變、抑鬱、悲傷、貧困、功能受限、認知變化、慢性疼痛和多種疾病……老人們如何在退休生活裏過得幸福安康,且聽心理專家給出的以下建議。“我們不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陳舊,而是每天都在更新。”——艾米莉·狄金森我

原创 男朋友和閨蜜的最佳距離是怎樣?

導讀:戀愛中女孩子,怎麼處理男朋友和閨蜜之間的距離?各位男朋友或者老公,你們的女朋友或者老婆正在吃醋,你的“暖男”行爲或許正在被吐槽。從女朋友心理來分析,一起看看關係中的邊界和設限的重要性。網絡上有個熱門問題是:男朋友給我的閨蜜剝蝦,我生氣

原创 兄弟姐妹之間覺得不公平,父母怎麼處理?

導讀:在二孩家庭甚至多孩家庭裏,如何做到公平是父母們感到頭痛的事,一起來看看心理專家在具體情境下如何幫助孩子們解決他們之間的爭端,並且覺得被公平對待。一位有三個孩子(分別是9歲、7歲和6歲)的母親最近對我說:“我發現,我的孩子在和我互動時總

原创 你無法滿足我|“情感需求”其實是個詛咒

導讀:在戀愛或者親密關係(包括親子關係)中你會經常感到自己的情感需求沒有被對方看見或者滿足,而去指責他們不夠稱職或者令你失望嗎?心理專家在成人情感方面給我們帶來了一些觀點或許會對你和你的關係有所幫助。“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我需要你,所

原创 泛性戀與雙性戀、酷兒、跨性別戀、無性戀的區別是?

泛性戀與雙性戀泛性戀是指這樣一類人,如果他們愛上一個人,就不會在乎對方的性別、性取向或生理性別是什麼。這是一種包容的身份認同,因爲重要的是對方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吸引一個人的地方也許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但它是獨一無二的。相比之下,雙

原创 怎麼有效安慰親人離世的人

在安慰喪親的人時,請避免這些“好心”的話,並嘗試使用真正支持性的有效的話。在中國每天有超過20000人死亡。因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對失去親人的人表示關心和支持,這只是遲早的問題。當我們和悲傷的人在一起時,對死亡的恐懼或者顧忌,常常會讓我們在

原创 終身未嫁的人會幸福麼?

導讀:單身貴族還是單身狗可能都不重要,終身未嫁或者終身未娶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確實存在一部分人他們熱愛獨處,但是無知又傲慢的人甚至會狹隘地猜想:他們心理是不是有病?……你相信有些人單身是因爲她只想單身嗎?不是“不得已”,不是“不肯將就”,

原创 嬰兒的哭聲使人抓狂,但眼淚令人心疼

導讀:除了寶寶的生理髮育和成長,現在很多父母也比較重視寶寶們的心理健康發展。不得不提,新生嬰兒在出生後的最初幾年裏只會做出很少的行爲,而在引起父母注意方面我們可能低估了嬰兒的眼淚。父母若以高度同理心和高度動機對此做出迴應,可以提供嬰兒安慰。

原创 創傷|潰爛的傷口上,也有人能開出花

我們都知道有些人即使在最不愉快、最痛苦的情況下也能獲得極大的意義感。他們的痛苦是真實的;他們把痛苦和創傷看作是自己正在經歷真正有意義的事情的這種思維也是實質性的。這表明,我們相信自己的生命不僅僅只是活着,還有超越生命本身的目標,這種信念驅使

原创 伴侶出軌了,你還想要一起過日子,該怎麼辦?

導讀:出軌後可以不可以原諒?出軌後能不能成功挽回?如果雙方還是想留住這段關係,讓戀情或婚姻維持下去的話,那麼這篇文章可以讓你們知道可以做些什麼;如果已經有一方決意離開,那麼出軌給雙方的情緒衝擊也是值得思考的。那些被伴侶背叛的人去做心理治療的

原创 童年期情感忽視,會怎樣影響您的自尊、自我價值、自信與自我認知?

導語:不少人看過一些心理科普文之後發出感嘆,童年很多感受沒有很好的表達和“被看見”,甚至已經到了情感忽視的地步。現在你長大了,你可以尋求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上的專業幫助,如果你不能看見和培養自己的情感,你會很容易缺乏自信、自尊、自我價值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