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獲獎文章:尚仁累義,大德殊功 ——尚大先生在“黎園”

雖然我是安溪人,也在安溪工作多年,但對李尚大先生的事蹟有所瞭解還是在我愛人到黎明大學圖書館工作之後。那是2005年12月的一天上午,長空湛藍,陽光明媚,校園內一串串嬌豔的炮仗花隨風飄拂,一樹樹燦爛的三角梅迎風怒放。我第一次走進黎明大學圖書館

原创 發表5:童年趣事摘哆尼

看着眼前從老家寄過來的一袋圓鼓鼓、黑乎乎的哆尼,耳畔又響起這段熟悉的上山摘哆尼的閩南童謠。多尼,學名“桃金娘”,是閩南山上常見的野果。記得媽媽常說:“七月半,山頂哆尼黑一半;八月半,山頂哆尼黑得成火炭;九月半,山頂哆尼黑得無處看。”如今又是

原创 發表1:那年七月,父親陪我高考

那是1994年,也是7月7日高考,究竟考的是什麼內容,已經記不清,就連作文這一塊沉甸甸的頑石也被時間風化了。唯有住處的走廊盡頭,矮矮的竈臺旁,那道佝僂的身影卻如石像般矗立在我心頭。  那年7月6日傍晚,當我看完考場後,帶着幾分激動、幾分忐

原创 母親的提籃

在老家廚房窗口的通風處經常掛着一個圓形的竹籃,那是母親的提籃。小時候,親朋好友一有喜事分點糖果餅乾,母親總是用舊布一層層地包裹好後收到提籃裏,然後掛在孩子夠不着的高處。看着眼巴巴的孩子,母親於心不忍,偶爾拿點出來喂喂孩子們的饞蟲。其它的就留

原创 “怕筍”和“花筍”

在老家的竹林裏,春天有毛筍,夏天有麻筍,冬天有冬筍,司空見慣,不足爲奇。倒是野生的小竹筍更討人喜歡。每當清明過後,母親總會拿着小彎刀,帶着麻袋,和鄰家的大媽大嬸到山上採摘野生的小竹筍。山裏有兩種小野筍。一種是毛刺筍,俗稱“怕筍”。這是因爲青

原创 尚仁累義,大德殊功 ——尚大先生在“黎園”

雖然我是安溪人,也在安溪工作多年,但對李尚大先生的事蹟有所瞭解還是在我愛人到黎明大學圖書館工作之後。那是2005年12月的一天上午,長空湛藍,陽光明媚,校園內一串串嬌豔的炮仗花隨風飄拂,一樹樹燦爛的三角梅迎風怒放。我第一次走進黎明大學圖書館

原创 他從茶鄉走來

新春香韻茶葉是鐵觀音茶王陳瑞榮先生創立於2017年的一家集鐵觀音茶葉製作、生產、銷售爲一體的茶葉公司。該公司創立前,出身茶鄉的陳瑞榮先生已經涉足鐵觀音茶葉領域20幾年,先後從鐵觀音的製作、銷售,直到成長爲鐵觀音濃香型茶王,一路走來幾多坎坷,

原创 燜煎醉豆乾

週末結束,週一到學校上班,只見戴老師隔着老遠就對我招招手,快步走向我,滿臉激動地說:“陳老師,太感謝你了!”我一頭霧水,疑惑地看着她說:“我沒有幫到你什麼忙吧!”“你還記得之前分享過醉豆乾的做法嗎?這次我婆婆從香港回來,吃了我煎的醉豆乾後,

原创 荒莊老人

原來荒莊佔了地利,在茶都西南邊陲的山區裏,四面環山,綠水環流,有良田數百頃,在茶都舉縣發展茶葉的大潮中,紛紛騰出良田,種植茶葉,不少人還開墾荒山,拓展茶園面積,成爲茶葉的種植生產地。然而,做出來的茶葉香不清,韻不厚,水還是紅色的,價格不高,

原创 第二篇徵文紀事

去年11月份,也許是在清溪文學社看到我比較頻繁的分享發表的文章,負責“李尚大先生百年誕辰海內外徵文比賽”的李老師向我發出到安溪慈善學校採風的邀請,並希望我能寫一篇相關的紀念文章。寫文章要有素材,而李尚大先生生前捐獻巨資興建黎明職業大學的事蹟

原创 門邊的等候

也許哺兒育女是母親的天性,因而母親不論做什麼事,都想方設法給孩子帶點喫的東西。我從記事起,來自母親的關愛也大多與喫有關。記憶中,不論母親上山還是下田,在臨近飯點的時候,我總守在大門口等她回來。若是母親種田回來,那圓圓黃黃的斗笠頂尖,經常繞纏

原创 曾陪媽媽摘薯葉

小時候,家裏種了許多番薯。摘薯葉餵豬是一項長期又繁重的活。還好,收冬的活總是不急不趕的,每到週末,媽媽總會說:“元子,我們去摘薯葉吧!”記得一個週末的下午,媽媽用竹扁擔勾着兩個布袋帶着我前往門口山。門口山在西邊,遠望就像一個綠色的饅頭,清新

原创 “破岸”過後煎果香

小時候,每到臘月二十七八,母親就要開始蒸米果了。我家總是蒸三牀米果:兩牀淡的粳米果,一牀甜的糯米果。這時,我是個好幫手。我坐在竈膛前添着柴火,烘着柴火,看着古書,暖和又閒適。蒸一牀淡米果,一個半小時就可以搞定;蒸甜果,沒有二三小時搞不定。然

原创 簡書,成就我的作家夢

2019年5月初,在網頁搜索中發現了簡書這個創作平臺。下載註冊之後,覺得新奇有趣,同時給我的創作帶來了極大便利。在簡書創作之前,我在微信上創作一些簡短的詩歌,有的只能說是打油詩,因爲喜歡,也寫得興致盎然。有了簡書,創作更方便了,寫對家鄉的熱

原创 父親的蔑刀

家裏一個陳舊整潔的竹籃裏依然放着竹匠的一些工具,其中最爲顯眼的是一把蔑刀。這把蔑刀刀背寬厚,刀口雪白,刀刃如新發於硎,閃閃發光,可吹髮斷絲,鋒利無比。這就是父親的蔑刀。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竹匠還是很喫香的,農村日常用的許多器具都是毛竹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