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哲學思考||略析《大學》

哲學思考 推薦編輯:四爲堂主人推薦理由:《大學》之於文學,是經典;之於哲學,亦是經典。《大學》的外延和內涵,自從誕生起就有諸多大儒和學者對其解讀和闡述,因立足、目的、學識等不同,其結論和觀點亦是迥然不同。最著名的是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解

原创 哲學札記(15)——略析五行之學

文/金之廣 五行學說,也叫五德學說,最早出現在《書經·洪範》裏,其裏有列舉了“九疇”: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文中的五行觀念,還是比較粗糙的,籠統的,指

原创 哲學札記(14)——略析《大學》

文/金之廣 《大學》作爲新儒家(程朱理學和陸王學說)哲學的基本經典,和《中庸》一樣,出自《禮記》中的一篇。到了宋朝,才把它和《中庸》、《論語》、《孟子》放一起,稱爲《四書》。倘若單純的去翻譯該書字面意思,那就隸屬文學範疇。但又因仁者見仁智者

原创 哲學札記(13)——略析禪宗

文/金之廣 所謂“禪宗”,簡單而言,就是佛教與道家相互作用後的結果。禪宗雖然是佛教,但它又是中國的,是靜默的哲學。“禪”的本意,即靜慮或沉思。從釋迦摩尼直接傳下來,到菩提達摩。達摩在梁武帝之時,便到中國,於是乎,他就成了中國禪宗的始祖。中國

原创 哲學札記(12)——略析影響中國哲學思維的心理

文/金子廣 熟讀孔子、墨子、孟子或道家的經典著作後,會發現一條有趣的現象:借古人之權威,建自己之學說。爲了讓各天子、諸侯、士大夫尤其羣衆,能夠接受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孔子藉助了周文王和周公的權威和聲譽。而墨子爲了超過孔子,直接訴諸傳說中的大禹

原创 哲學札記(16)——略析中國古代哲學苦澀和難懂的原因

文/金之廣 從文學角度出發,像四書五經、《莊子》、《老子》等中國古代經典,除非相關專業人士,對於普通人而言,讀起來絕對佶屈聱牙,苦澀蒙圈,其表達的真實涵義,即使翻譯後也感覺頗不自然,彆彆扭扭,尤其弦外之音,更是讓人細細揣摩和品味。倘若從哲學

原创 實用性的經濟學(六)——價值悖論

文/金之廣隨風而去的102篇小作,雖不至捶胸頓足,扼腕嘆息,但也有點失意。其中有五篇是談論經濟學的。現在續之。舉兩個小例。小例一,記得好像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一幕。和珅偶獲一對元青花,稀世珍品,世間僅此一對。和珅拿起錘子,將其中一個敲碎

原创 哲學札記(11)——略敘幾個哲學小常識

文/金子廣 哲學有許多小常識,略舉幾例。1、哲學定義哲學家馮友蘭說:哲學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大學者胡適有言: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着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作哲學。綜上所述,就是對人生進行反思,尤其是關鍵的問題

原创 哲學札記(7)——略析荀子哲學思想

文/金子廣 荀子名況,字卿,趙國人,卒於蘭陵。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之後的又一個大儒。正如上一篇《哲學札記(6)略析孟子和孔子政治學說的小異》中所言:“荀子攻擊辯者(即後來的名家),但他卻受益於辯者。”其實,荀子不僅批評辯者,諸子百家的流派中,

原创 哲學札記(10)——略析理學

文/金子廣 理學,當然是宋明理學。理學貌似屬於儒家學派,但其實是借了儒家這面旗幟,混合道家、禪宗、道教、儒教的一種學說和思想。但主要觀念是源於道家的自然學說裏的天道觀念,又稱作“天理”學說,故叫作“道學”,又叫理學。理學始於周敦頤,但真正立

原创 哲學札記(8)——略析老子孔子墨子思想的不同

文/金子廣從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是中國古代思想分化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面對紛亂現實,動盪社會,他們不拘一格,不落窠臼,敢於標新立異,善於創造,雖然言稱堯舜,尊敬先王,但最終還是各有各

原创 哲學札記(9)——略析陰陽學說產生的根本原因

文/金子廣 相比較主流的道、儒、墨、法等學說和思想的產生,陰陽學說的出世似乎有點荒誕和離奇。戰國末期,東方霸主齊國其學說和思想異常活躍。《史記》記載: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爲上大夫,

原创 哲學札記(4)——略析墨家和儒家之別

文/金子廣華夏曆史上,哲學家的出身要麼是諸侯豪門,要麼父輩爲官,要麼是書香門第,至少也是家境殷實。但有一位與衆不同,身份卻是低微的農民,此人就是墨家學說創始人——墨子。在中國哲學史上,他的出身最低,且是唯一。墨家學說在中國歷史上影響還是不小

原创 哲學札記(3)——孔子爲什麼周遊列國

文/金子廣 儒釋道三教,對中華民族影響極其深遠,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精髓早已滲入每一箇中國的心靈,烙印在每一箇中國人的腦海裏,體現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其中,佛家的出世精神和儒家的入世精神,兩者相互彌補,互爲滲透,直接影響着中國人的

原创 哲學札記(6)——略析孟子和孔子政治哲學的小異

文/金子廣 孟子雖然也是儒家學派,其觀點和主張與老師孔子有相同的,但也有不同的。其中,關於政治上的見解,就另闢蹊徑,有別與老師。政治的中心學說,依據孔子的見解,應是“政者,正也”,目的是“正己”、“正人”、“正名”,以至於達到“君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