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讀丨如何理解落實“語言—思想—語言”教學規律

語文建設雜誌 2023-02-10 15:44 發表於北京編輯說     去年9月,我們曾推送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張大文的《尊重學理 尋找學理 教好學理》一文,受到一線教師歡迎。老師們對文中體現出的“語言—思想—語言”教學規律十分感興趣,希望

原创 一讀|偉大創新與平凡成長

看到一個有趣的觀點。怎麼做出偉大的創新?其實很簡單,就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發現解決問題缺乏一個很重要的工具,那就去創造那個工具,這就是偉大的創新。比如,馬雲做電商,發現支付和信用是個難題,缺一個好用的工具,於是就做了一個支付寶。還有,牛頓

原创 一讀|怎樣讓你的職業避免“被數字化”?

1.智能時代生存法則怎麼做才能避免被數字化替代?從日常生活開始,就成爲一個活在算法之外的人。我們面對數字化,得有點課題分離的精神。工具有它的課題,而使用者,我們有我們的課題。2. 人生搜索引擎Rewind所有人都會爲我們的信念、未來和世界擔

原创 一讀丨時代的生活常識

有一個學者在朋友圈說了一句話,說這個時代,人缺的不是知識,而是常識。我就私信問他,怎麼理解你這句話呢?你說的常識,是指那種餓了就要喫,不要撒謊,要孝敬父母這樣的常識嗎?他說,那不叫常識,那叫本能。常識,很多情況下是反本能的,所以才難。舉個例

原创 一讀丨 趕緊蓋好自己的樓

聽一個朋友說起來,央視新大樓,就是那個俗稱大褲衩的樓,據說,在建造的時候,北京市的有關部門,每天都要接到好幾個電話,都是熱心市民打來的。說你們要管管啊,那個樓造歪了啊,要提醒一下施工單位啊,這樣下去是要倒的啊。你看,如果你不知道那個宏觀結構

原创 一讀丨雨後抖動的一株草

作家賈行家的那本書《潦草》。其中有一段,寫了一個非常小的小鋪子,之前在這裏做生意的都倒閉了。有一天,來了一對小夫妻在這裏賣饅頭。就一張紅紙貼在門口,寫了店名。一個電蒸鍋,一天也蒸不出幾屜饅頭。鄰居都替他們發愁,這日子咋過?哎,過了幾個月,買

原创 一讀丨 一個成人本來的樣子

接着說在家帶孩子的發現。當孩子沉迷在一樣東西里面的時候,你要是想把她拔出來,太難了。比如她在玩她的小兔兔,你要是提醒她該出門了,現在去換衣服,她根本就不理你,如果上去強行打斷,馬上就是一場哭鬧。那最有效的方式是什麼呢?是給她一個新目標。比如

原创 一讀丨九個字評價杜甫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宋代人呂大防讀完杜甫的詩作之後,做了這麼三句話的評價,說他“少而銳,壯而肆,老而嚴”。就是少年時候的作品,非常有銳氣。壯年的時候,大開大闔,有一種自由放達的氣度。而老了之後,毫不鬆懈,法度謹嚴,所謂“老而嚴”嘛。想想人一輩

原创 一讀|年度故事盤點

爲什麼要盤點年度故事?我想先給你講一個故事。大概十年前,我做新聞節目的時候,那年市面上流傳一個傳說,說有很多不良商販,往豬大腸裏面加水銀,目的是壓秤。水銀多沉啊,偷偷往裏面灌一點,大腸就要沉很多。你看,這特別符合我們的故事化想象。無良商販黑

原创 2023,“兔”其自然!

優雅:一個生活中看起來毫不起眼的人,突然展現出了特別光彩、特別牛的一面,讓人意識到原來他是深藏不露。電子榨菜:我們一邊喫飯,一邊看的視頻,它跟榨菜一樣,成了喫飯的佐料。數字藏品:用加密技術生成的虛擬收藏品,不可複製,獨一無二。拿捏:你用一種

原创 一讀丨揚湯止沸和釜底抽薪

昨天看到一個說法,很有道理。我們都知道兩個詞,一個叫“揚湯止沸”,一個叫“釜底抽薪”。揚湯止沸的意思是,在一鍋開水裏面,拿勺子把水舀起來,然後再倒回去,用這種短時間的冷卻,讓水暫時不沸騰。這當然是權宜之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根本解決問題

原创 一讀|年度技術盤點

1.多年生水稻:一來可以大幅減少農民的勞作成本,二來減少了耕種,也可以減緩水土流失問題。2.韋伯望遠鏡:有20年的壽命,在它工作的每一天,我們都能收穫新的發現。3.防禦小行星:人類不但在拓寬認知宇宙的邊界,也在拓寬太空防禦的邊界。4.AI預

原创 一讀丨春節聚會,敬酒時怎麼把話說到位?

1.不同聚會,在場的人身份關係都不一樣,氣氛主題也不一樣。一到敬酒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猶豫,該說點啥好呢,結果半天張不開口,最後只能來一句,都在酒裏了。2.怎樣才能把話說到位?給你一個萬能敬酒公式:肯定過去+看向未來。不管是跟誰,都能直接填空

原创 一讀|年度文化事件盤點

第一件事,嚴格來說,不是一件事的發生,而是一件事的結束。2022年1月,鄭淵潔的雜誌《童話大王》正式停刊。《童話大王》1985年創刊,靠着鄭淵潔一個人撰稿,不間斷地發行了36年,陪伴了幾代孩子成長。2021年年底,鄭淵潔宣佈,因爲維權牽扯了

原创 一讀丨什麼是“情感賬戶”?

有一個概念,叫“情感賬戶”,它能解釋很多現象,但是又經常被人忘了。舉個例子,如果家裏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嘮叨他的內容無非就是要用功讀書,不要熬夜,少打遊戲等等。那爲什麼有的孩子聽,有的孩子不聽呢?跟這些話本身的對錯沒啥關係,關鍵是看父母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