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給老師設計帽子(1)

  這兩天,陸續收到學生娃給我設計的帽子,心裏很開心。緣起上週五,看到有同學拿來手工帽子,才知道是科學王老師佈置給大家的,雖然只帶來五頂,但在社團活動結束帶自己作品拍照,這幾頂手工帽子當道具真是增添了好多有趣。於是想週末乾脆佈置每個同學都設

原创 分享學習“海沃塔”

    何爲“海沃塔”?海沃塔是猶太家庭培養傑出人才的祕訣。有很多牛人,比如美國一個社交網站的創始人扎克伯格,谷歌的創始人佩奇布林,英特爾創始人格魯夫,愛因斯坦,弗洛伊德是,皮爾博格等都是海沃塔的受益人。海沃塔的意思和英文 ”fellows

原创 感受曉玲的稱讚

      參加了雷珍的心理團輔,當天晚上就隨手隨心隨感做了記錄,發給曉玲分享,一切都是真實自然流露,曉玲迴應我:“你這個寫東西的水平真的是很好,能把自己的就是真情實感,通過文字,不瘟不火的表達出來,恰到好處,哎呀,文學功底和這種表達的用文

原创 今日小悟——把“我做不了”轉換成“我能做的上的”

    對於車這東西,我從未動過它的腦筋也沒去想着哪一天哪一刻要研究研究,別人開車我坐,似乎不會開也沒能影響我什麼,直到周圍的朋友各個都瀟灑開了車,給了我很多福利,我才意識到這不是我對它有沒意思的問題,而是時代發展到眼下,是必備技能,真方便

原创 側耳傾聽老師的“聲音”

    今天進行西北片區教師技能展示聯片教研活動,五個學校各出一位老師展示,不用說,技能裏,教師的普通話是必須展示的一項技能,但我發現,幾位語文老師在講述時,1.聽他們的語音,都有“哦~”“呢~”的口頭禪,自覺不自覺就冒出來了,顯然是平時的

原创 一篇文章帶來的震驚和思考

    真巧,看到了一篇文章, 2017年北大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徐凱文在他著名的《空心病與時代焦慮》中說:“我做了20年的精神科醫生,我剛做精神科醫生的時候,中國人的精神障礙,抑鬱症發病率是0.05%,現在是6%,12年的時間增加了120倍

原创 馮老師的一節生涯規劃心理團輔課

  今天晚上,聽了一節馮老師的生涯規劃心裏團輔,對我來說,有新鮮感,是個學習的好機會。    團輔的對象是24位初二學生,同在一個班,學習名次在3-30名之間。    活動從馮老師很鬆馳自然的開場介紹開始,給學生帶來親切感,尤其是她那句

原创 給保英磨課

    學校要舉行“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子彙報課比賽,與我結對的是新來的保英,之前一直是幼兒專職教師,這學期來小學,轉崗當一名小學老師,學校安排我倆師徒結對,教學對象和教學環境發生變化,保英一直在努力,也下了很多功夫,新手過關課沒過,是因爲

原创 徒弟上臺師父心跳

  今早第一節就是保英的課,出家門,哇,下雪了,已經落了薄薄一層,真巧啊,保英要上《雪地裏的小畫家》,預設創設情景,這下現成的就來學了,指導“下雪啦,下雪啦!”有一句引導語就用現成的下雪來激發情感好了,進校門,直奔保英教室,再看一遍教學流程

原创 聽課隨記

  1  .教學設計要緊貼文本,緊扣文本主題。語文課的魅力就來自於文本語言文字字裏行間,就看我們授課者怎樣解讀,解讀文本的深度與廣度取決於授課老師的知識沉澱和視角寬度,同樣一篇課文,從不同角度的探尋和只關注表面一條線,就教材學教材,就會呈現

原创 培訓分享:允許孩子挑戰大人,他將來的成長會更好

    對於孩子挑戰大人這件事我的態度 是可以的,我鼓勵你挑戰大人, 其次,你不用爲自己的行爲而過度內疚,一個連父母都不敢挑戰的孩子,怎麼去挑戰權威,怎麼去挑戰世界?人生恰恰是在不斷的挑戰中度過的,不管是考試,入職,升遷,賺錢,每次突破挑戰

原创 只有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你才能說懂教育

  今天,局裏邀請上海不輸家庭教育研究院導師們爲全市班主任做落地家長學校啓動儀式。石宣老師說,只有把自己孩子教育好你才能說你懂教育。是啊,雖然我們的身份是老師,在別人眼裏我們就是懂教育的專業人士,其實不然 ,真正的懂學校教育並不見得就懂家

原创 劉嘉玥的進步

      今天放學的時候,看到劉嘉玥媽媽在校門口 ,孩子看見媽媽興奮就跑了出來 ,我也迎了上去 ,之前,這孩子算是女生當中最調皮一個,膽子大,想幹啥就幹啥,說不想學就撂下不學。前幾天王老師把她的媽媽邀到學校溝通,我因爲開班主任會未碰面,但

原创 我心目中的兩個“好學生”

    到了冬季,媽媽家裏洗澡不太方便,便給我打電話,中午十二點老兩口來了。我做飯,他們洗澡,趕完,飯已做好,一起圍坐在一起邊喫飯邊聊,媽媽就急不可待給我說:“丫頭,你給我的書我已經讀完了。”我都已經忘了讓她讀那本書?“就是《十分鐘冥想》啊

原创 寫在“教育行走”滿三月之際

      竇桂梅老師在她的《玫瑰與教育》自序裏提到 當她開始真正進行寫作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文字是那麼笨拙,有時候心裏的感受很強烈,可傾吐出來的文字卻很蹩腳 ,但當網上網下練筆養成習慣時,便覺得像跟喫飯一樣,每天必不可少。這才發現已經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