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1-01-31

我始終不曾理解,到什麼程度,人會感到日子是既長又短的。日子過起來長,這是沒有疑問的,但它居然長到一天接一天。它們喪失了各自的名稱。對我來說,唯一還有點意義的詞是“昨天”和“明天”。——阿爾貝·加繆 加繆全集 很喜歡

原创 2021-01-30

聽,到底是一種共鳴,還是一種尋找,是被動的接受,還是一種遴選的結果?你努力分辨和分析你聽到的,那你如何傾聽到全部呢?直如交響樂,直如天籟,你越努力的分辨分解裏面的某一個聲音,美和真實都消失了。你越糾結於你想聽到的,永遠也聽不到真實和美。——

原创 像喫水果一樣讀書,收穫無與倫比的愉悅

關於“如何讀書”這個問題,作家李國文的回答很是有趣,他把閱讀比作喫水果。有些書能夠提供知識,並且這些知識能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對於這類書我們可以用喫橄欖的辦法閱讀,反覆咀嚼,細細品味;有些書能夠提供知識,但這些知識對我們用處不大,對於這類

原创 如何讓生活保持新鮮?

小的時候,我們總是有無窮無盡的好奇心,總是喜歡問“爲什麼”,纏得大人頭疼不已。長大後的我們不知不覺從發問的一方,變成了被質問的一方,面對孩子拋出的天馬行空的問題,我們變成了頭疼不已的大人。因爲不再對生活提問,不再保有孩子般的好奇心,生活變成

原创 擁有一個好心態,是最好的養生

我們的身體在很大程度上受心靈的支配,而心靈和身體密不可分,因此憂慮的人往往容易生病。心態好,人就不容易陷入負面情緒,身體也會變得健康,正所謂心平氣和,五體安寧。想要擁有好心態,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來實現。喜歡閱讀的人,內心平和寧靜,眼界也相對開

原创 松浦彌太郎:循序漸進地朝着目標一步步前進,是一種對生活的誠實

松浦彌太郎認爲,循序漸進地朝着目標一步步前進,是一種對生活的誠實。想要達成目標,自在的節奏尤爲重要。就像運動員不可能一朝一夕就突然變強,想要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就得有節奏地、有階段性地鍛鍊身體各部分的肌力,不斷提高心肺機能纔行。人生也是如此

原创 被要求做令我們不快或無聊的工作時,覺得很痛苦,怎麼辦?

在《十分鐘冥想》這本書中,冥想專家安迪·普迪科姆就此講述了自己的一段經歷。在他進入寺院修習時,曾被住持要求修剪草坪,不過不是使用剪草機來修剪,而是用剪刀來剪草。告知他這件事的是一位有些資歷的僧人,這位僧人對他的態度一直都很糟糕,還曾多次挑起

原创 健康的心態比健康的身體更重要

讀《活好2 : 105歲國寶醫師的生命日誌》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件事:健康的心態比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無論多大年紀,無論遭遇什麼樣的事情,都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態,積極樂觀地面對每一天。如何做到呢?根據日野原先生的經歷,我總結出以下幾點:1 注重

原创 百歲老人告訴你,怎樣活纔算“活好”?

讀日本國寶醫師、105歲老人日野原重明的《活好2》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被給予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只有充分地活過,纔算是“活好”。日野原先生的“寶船意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去世前不久,他腦海中不由自主浮現出“他乘着生命的寶船在

原创 成事不在能力大小,而在這件小事

培根說:“不管何人,若是失往了耐心,就失往了靈魂。”柏拉圖說:“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福樓拜說:“才氣就是長期的堅持不懈。”成功其實不在於能力的大小,而在於你能堅持多久。在你身邊,一定有這樣一些人,他們雖然頭腦不算聰明,能力也談不上優

原创 凡事難得糊塗,無謂失得,心靈也就安寧了

法國知名媒體人、《巴黎晚報》主編拉扎雷夫曾說過:“一個新聞記者前半生是花在報道一些他們不能瞭解的事情上,而後半生則是花在隱瞞一些他了解得太透徹的事實上。”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年輕時總想追求真理,找出事情的真相,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逐漸豐富,

原创 修復童年創傷,只需做好這6點

心理學家施琪嘉認爲,一個人一生所受的種種困擾大都源於幼年的創傷留下的陰影,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一書中,施琪嘉所提到的”有創傷的內在小孩“,其實就是我們的”消極自我“,它往往來自童年,來自我們的成長環境。如果內心的創傷沒有得到療愈,那麼成人

原创 降維寫作:費盡地讀,簡單地寫

發現一件弔詭的事情,心理學類的書籍(國外的不算在內)越是沒有名氣的諮詢師,或者說越是沒有名氣的人所寫的書就越是專業,寫得越好,另一個發現是封面越是不起眼,越是低調的書,內容越好。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也是因爲我的問題比較小衆,真正願意爲這種小

原创 打算手寫筆記了

打算開始堅持手寫筆記了,不爲別的,只爲了能夠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因爲我發現,用電腦寫文章思維跳躍太快了,總是頻繁地從一個想法跳到另外一個想法,然後從中挑選一個來寫文章。這樣不是不好,只是很難靜下來,就一個想法寫深入。我越來越發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