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世界大會:風投眼中的雲計算

 

從誕生起一直被認爲是概念炒作的雲計算,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真金白銀”的投入。

記者瞭解到,11月底,由國家發改委下撥的6.6億元“扶持雲計算首批專項資金”已陸續到位,包括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金蝶軟件等在內的十多家企業,均獲得千萬元乃至上億元的扶持資金。

另據記者瞭解,同樣是在11月,用友集團、浪潮集團先後宣佈出資上億資金成立雲計算業務公司。此前,業內知名投資機構雲峯基金亦啓動了總額爲10億元人民幣的雲基金。

賽迪顧問發佈的《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到2012年,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將超過600億元以上,“十二五”期間,我國雲計算產業鏈規模可達7500億至1萬億元人民幣。

面對政府和企業在雲計算投入方面的“大手筆”,作爲高新技術產業活躍元素的風險投資(VC)者,又是如何看待雲計算發展形勢的?

在12月12日舉行的“2011雲世界大會”上,風險投資界人士紛紛表示,投資雲計算的時機已經到來,在諸多投資方向中,更看好雲計算應用的發展前景。

應用纔是王道

十幾年來,中國互聯網產業迅猛發展,不僅成就了一批市值百億美元的公司,也讓投資互聯網的風險投資者們賺得盆滿鉢滿。互聯網取得上述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數以億計的網民給各種互聯網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因此,在面對方興未艾的雲計算產業時,VC們不約而同,再次把目光聚焦到應用這一環節。

“風險投資不看什麼概念,還是看你的應用,你解決了客戶什麼問題。”北極光創投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鄧鋒在參加上述會議時表示。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也表示,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高投入的雲計算基地,但從VC的角度來看,未來雲計算的發展將更多來自於基礎之上的平臺和應用。

“我們不應該把太多精力放在建基礎這一層。大家都知道摩爾定律,如果雲計算基礎設施建成後不盡快投入使用的話,很快就要被淘汰了。我認爲,基礎這一層可以先建設一點,然後靠大量應用的發展來往前帶。”丁健說。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計越則更看重軟件和雲計算結合所產生的新應用。他表示,二者的結合,使得很多傳統行業的服務可以通過新的形式展現出來,對於原來的產業有很大的顛覆,包括視頻分享網站、網絡遊戲、電子商務等等,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

計越表示,隨着雲計算的發展,未來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行業,基於雲計算提供新的服務和應用。這些都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方向。

小企業的機會

與政府投入巨資建設雲計算基地的做法不同,VC投資的重點更多是創新型的小企業。那麼,在VC看來,這一類型的企業在雲計算市場中的機會有多大?

鄧鋒持比較樂觀的態度。他的理由是,當大的行業格局發生變化時,大企業由於在商業模式、產品架構等方面慣性較大,因此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由舊模式向新模式的轉變。

而小企業則由於沒有過去的包袱,可以從最新的技術入手,從而佔據技術上的優勢。此外,小企業的決策速度也較大企業更快。因此,當技術浪潮來臨時,小企業更能適應新的變化,從而把握住機會。

丁健也表示,在雲時代,由於數據和服務的共享,企業的營銷成本和大規模獲取用戶的成本大幅下降,這對於小企業而言無疑是發展自己的好機會。

在丁健看來,目前雲計算的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件即服務)這兩個層面仍處在早期階段。一旦其規模效應體現出來,以前不存在的商業模式,或是成本遠遠大於收入的商業模式將變得完全有可能實現。他建議企業和創業者瞄準這樣的機會。

此外,鄧鋒還建議做雲計算的小企業做一定程度的產業鏈整合。

“比如電子商務剛剛興起的時候,如果電商企業自己不做物流,就會很難發展。只有發展到一定程度,等到物流市場化之後,企業才能進行轉變,將精力轉移到其他方向。”鄧鋒說。

在鄧鋒看來,雲計算市場也存在類似的情況。他建議小企業在價值鏈的上下游,通過和其他一些企業合作,提供更有價值的應用,從而共同發展和壯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