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識雲計算 雲計算的產品生態形式

 

到目前爲止,雲計算仍然是一個很神祕的新生事物,一方面它的構成對象和傳統的信息系統沒有區別,另一方面它又是解決目前全球危機的方法。大多數的人們對雲計算的認識總是處於“似是而非”的狀態,出現這種現象,有可能是由於文化的影響,因爲目前全球的理工科學生的教育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很大,而西方文化只認同“可見”的有形對象。

東方文化的神祕在於它同時強調了“不可見”的無形應用。因爲不可見,所以在現代科學的標準裏,就屬於非科學的思想。《洗髓經》裏說,“理以氣爲用,氣以理爲體。即體以顯用,就用以求體。非體亦非用,體用兩不立。非理亦非氣,一言透天機。”這段話講解了有形的對象和無形的用途之間的依存關係,如果瞭解了這種關係,就可以知道如何通過調節有形的對象來獲得需要的用途。
  
  這個思想其實就是雲計算的核心思想,通過對現有的傳統對象(軟件、硬件)進行調節,獲得不同的應用服務。所以雲計算或許會給人類帶來一條新的科技路徑,幫助人們從科學的角度認識目前的神祕現象,比如意識的技術實現方法等。
  
  雲計算的定義
  

  目前對雲計算的定義版本很多,不同的企業根據自己的商業目的給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定義。如果從局部角度來分析,這些定義都有道理,就象盲人摸象一樣,每個人的描述都沒有問題。所以無論是微軟、IBM、Google、Intel、亞瑪遜等企業提出的概念,或者網絡百科上給出的狹義和廣義雲計算定義,或者是一些組織機構給出的定義,都是有道理的。
  
  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委員趙文銀從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東方文化、數學、軟件開發以及雲計算等不同領域分析研究,並在實際應用的基礎上提出了包含東方文化思想的定義:雲計算是以應用爲目的,通過互聯網將大量必要的硬件和軟件按照一定的組織形式連接起來,並隨應用需求的變化動態調整組織形式所創建的一個內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虛擬資源服務集合。
  
  雲計算產品的生態形式
  

  或許再過幾年,人們會真正認識雲計算,但是目前大多數人對雲計算的描述的確是“雲裏霧裏”,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社會風氣的浮躁,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分析雲計算的本質。如同蘇軾在《題西林壁》裏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雲計算並非對現有產品進行包裝或者局部創新,但是雲計算也絕對不可能拋棄現有的技術而自創一個全新的門戶。
  
  物理世界的產品作爲一個存在事實,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構成對象,一是組織連接形式。同樣,雲計算產品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構成對象,另外一個是組織形式。關於構成對象部分所採用的技術,幾乎被國際IT巨頭所壟斷,在現有的科學理論體系下,很難出現革命性的技術。雲計算的技術革命發生在組織形式方面。
  
  可見,雲計算產品實際上就是現有的傳統產品功能在全球範圍內的組織應用,這種應用必須解決傳統產品產生的數據孤島問題、數據無限增長危機和軟件危機,形成一個穩定、關聯的數據生態體系。
  
  數據生態系統的建立意味着雲計算產品具有全球唯一的壟斷特性,因爲只有統一的平臺才能建立穩定、相互關聯的數據體系,當然這並不是說應用功能系統是由一個公司或者幾個公司來完成,統一的含義是指在一個強勢組織的主導下,推行了一個統一的雲計算標準,人們按照這個標準爲平臺開發功能。

 

http://www.china-cloud.com/yunzixun/yunjisuanxinwen/20111124_8203.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