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區塊鏈和金融科技,開啓新金融時代

什麼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英文叫FINTECH,國內最早的定義爲“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的系統性安排”,而沃頓商學院給出的定義是:用技術改進金融體系效率的經濟行業。

金融業作爲信息密集型行業,信息科技技術的每一次革新和大規模運用都深刻地改變着金融業的面貌。得益於計算機和信息處理系統的運用。實際上金融業使用IT技術的發展很早以前就開始了,由脫機業務到聯機業務,然後到金融決策的信息化階段,到現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階段。互聯網技術最早的、應用最廣泛的就是傳統的金融機構。

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現代金融業分工和專業化被互聯網和相關軟件技術所替代,新的金融科技將以前所未有的趨勢向金融市場滲透。這兩年移動支付、衆籌、P2P、區塊鏈、量化投資、機器人投顧這些新型的金融科技的推廣和應用, 我們已經步入一個金融科技驅動的新經濟時代。隨着銀行從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對戰,餘額寶和各種寶的互聯網理財到P2P金融的百家爭鳴,再到衆籌的雨後春筍的成長,到最近的區塊鏈和機器人投顧的生根萌芽,如今的金融正在和科技創新深度融合,金融機構更像科技公司,科技公司更像金融機構。

金融科技的涉及技術衆多,下面主要介紹幾種比較有創新性的金融科技:

APP和微信技術

首先是這幾年流行的APP和微信銀行服務,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廣泛使用,使得消費者可以方便快捷和更好的用戶體驗地使用銀行的各種金融服務,並且讓銀行比以前更容易跟自己的客戶接觸和推薦產品,目前傳統銀行基本已經完成這些技術的普及使用。

衆籌技術

衆籌最初是艱難奮鬥的藝術家們爲創作籌措資金的手段,現已演變成初創企業和個人爲自己的項目爭取資金的渠道。總的說來有債權衆籌、股權衆籌、回報衆籌、捐贈衆籌四種類型,參與到包括服務類、消費類、時尚類和股權類衆籌的各種領域。

P2P金融

P2P金融又叫P2P信貸,P2P金融指個人與個人間的小額借貸交易,一般需要藉助電子商務專業網絡平臺幫助借貸雙方確立借貸關係並完成相關交易手續。借款者可自行發佈借款信息,包括金額、利息、還款方式和時間,自行決定借出金額實現自助式借款。

P2P金融這幾年發展飛快,至今由P2P的概念已經衍生出了很多模式。中國網絡借貸平臺已經超過2000家。隨着網絡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此種金融服務的正規性與合法性會逐步加強,在有效的監管下發揮網絡技術優勢,實現普惠金融的理想。

移動支付技術

金融界有一個說法:誰控制了資金的流動,就基本控制了業界,移動支付是金融業最基本也是與消費者近距離接觸的重要功能,如何使支付更便捷,進而升級消費者體驗是金融領域各家角力的主戰場。在國內,通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及相關O2O應用的這幾年的燒錢教育,很多消費者已經養成了移動支付的習慣,打通線上線下的消費和支付,創出一個新局面。最近,類似智能POS、NFC(近場通訊技術)支付、刷臉支付等多種金融科技的創新手段,正在進一步惠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以實現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量化交易技術

做交易主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一種是主觀決定的,這種基金的交易策略主要依賴於基金經理自身的決策判斷,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就是代表。另一種是系統量化定價的,它依賴於計算機作出的交易模型。

量化金融交易,顧名思義,是將金融交易的想法進行行爲量化和數學公式化,根據相關的金融數據進行建模,再將這些數據模型反演到歷史金融數據中,參看它的表現如何,從而判斷該模型在未來交易中的表現。整個交易都由計算機操作,完全自動化,不需要人爲干預。計算機還可過濾掉許多突發的情緒化因素,機械地按照既定的程序執行交易,從而能夠做出更理性的決策。通過研發大批的量化金融模型,使投資公司和基金公司變身“全球工廠”,手握更多信息資源,從而在投資交易時,立足於不敗之地,這可能是未來的金融投資的交易模式。

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金融是指對於互聯網平臺上所累積的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雲計算等處理方式和模型,對其進行實時分析,爲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的市場和客戶信息,以此優化金融營銷和風險控制可以集成其他數據進行分析。大數據金融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客戶畫像分析及精準服務、信用分析、反欺詐、預測等應用。

其中,百度、騰訊、阿里等紛紛進行了結合自身數據庫的“互聯網+指數+基金”模式的大數據基金產品研發,而以阿里小貸正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將傳統的抵押貸款模式轉化爲了信用貸款模式,這些都是金融大數據應用的典型案例。

機器人投顧

機器人投顧又叫智能投顧,是量化交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的進一步結合和升級,他依託大數據和量化投資算法,讓理財變得更簡單、更智能。

金融市場交易成功的關鍵在於智慧與速度的結合,機器收到信息輸入後,通過特定算法就會輸出結果,自動執行何時買何種股票的交易策略,最大的優勢是不受心理干擾,可以排除一切噪音,紀律性超強,能比人類更出色地完成交易。隨着多層級計算機網絡通過自主學習,在圖像、語言識別方面產生技術突破,機器交易員必將全面替代人工操作成爲金融市場的主人。

區塊鏈

如果說上面例舉的金融科技創新都是常規武器的話,那麼區塊鏈就是金融科技中的核武器了。過去,金融行業需要IT技術提高其可靠性。但是金融行業現在必須提供更多的透明性、即時性和便捷性,而區塊鏈技術正是爲新金融時代的金融業革新的提供利器。

區塊鏈起源於比特幣,是在創建比特幣時設計的一套分佈式數據庫技術。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信息高度透明、不易被惡意篡改、數據可追溯等特點。而這些方面恰恰是金融領域多年來容易出問題、或者需要高成本投入解決的問題。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金融領域內的重大技術創新,他對現有金融基礎設施產生顛覆性破壞的同時又有神奇的創造。

信任是金融業的基礎,爲維護信任,傳統的金融業的發展催生了大量的高成本、低效率、單點故障的中介機構,包括託管機構、第三方支付平臺、公證人、銀行、交易所等。 區塊鏈技術使用全新的加密認證技術和去中心化共識機制去維護一個完整的、分佈式的、不可篡改的賬本,讓參與者在無需相互認知和建立信任關係的前提下,通過一個統一的賬本系統確保資金和信息安全。區塊鏈接的分佈式記賬、P2P網絡架構、基於機器算法的協商一致的自治協議、安全的數據儲存傳輸使用規則、可持續運行的激勵機制、開放式的系統來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確保這個系統對任何用戶都是“中性”和“可信”的, 從而爲交易各方的經濟活動建立信任環境,這對金融機構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

區塊鏈技術的嵌入則可能會將互聯網金融的意義深化,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可通過程序化記錄、儲存、傳遞、覈實、分析信息數據,從而形成信用。相較於傳統的信用形成方式,區塊鏈可省去大量人力成本、中介成本,所記錄的信用信息更爲完整、難以造假。

除了上述提到的特性外,區塊鏈能夠被稱爲顛覆性技術的主要原因是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意味着區塊鏈交易遠不止買賣貨幣這些交易,將會有更廣泛的指令嵌入到區塊鏈中。傳統合約是指雙方或者多方協議做或不做某事來換取某些東西,每一方必須信任彼此會履行義務。而智能合約具備三個特點:自治、自足、去中心化,智能合約無須彼此信任,因爲智能合約不僅是由代碼進行定義的,也是由代碼強制執行的,完全自動且無法干預。在區塊鏈2.0中,重要特性是的是智能合約和智能資產,這些是可編程金融經濟的技術基礎,會給金融服務業帶來最具顛覆性的改變。

目前已有多家金融機構通過各種方式佈局區塊鏈領域,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深入,下面列舉一些比較主流區塊鏈的金融應用場景。

1.證券登記發行與交易

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安全透明可靠性,可以大大減少交易所操作成本,提高操作速度。通過區塊鏈來發行的數字股票證券,將證券的登記、交易、結算和信息完全記錄在去中心化賬本中。

其中,納斯達克已經推出其基於區塊鏈技術而建立的新平臺 Linq ,該平臺將促進其私人證券市場的股份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轉讓和出售。Linq的客戶們將會有一個讓人容易看懂的歷史發行記錄,並且能轉讓他們的證券,讓他們的記錄更容易的進行審覈,在發行治理和所有權轉讓方面賦予他們更多的權限。

2.投票系統

代理投票就是由一家上市交易所使用一項重要而又費時的操作,在整個股票市場裏,股東投票不僅非常頻繁,也是很重要的程序。如果能通過區塊鏈的方式,可以以非常低成本進行使用區塊鏈技術管理代理投票系統可以讓股東們不必出席公司週年大會就能參與在大會上的投票。

基於區塊鏈的投票,節省成本的同時,也避免舞弊或其他無效投票,將更側重於透明性、安全性和可跟蹤性,另外配合智能合約,更可以推動投票後的相關合約和流程的自動執行。

3. 交易清算

傳統的金融交易清算週期長和成本高昂,引入區塊鏈技術,能夠加快傳統金融交易中心化的交易緩慢和低效的後端運作,並且重塑交易和結算流程。

區塊鏈的分佈式賬本和智能合約技術特性,能夠爲金融市場帶來龐大的低成本計算能力和實時清算能力,它能夠讓數字資產在交易的對手方之間進行高效移動,而不需要任何中央機構來負責記錄交易。一個共享的數字公開賬本能夠持續被維護,確認所有參與鏈上的交易,防止欺詐,對全球金融交易、清算和結算帶來了一個重大的變革機會。

澳大利亞股票交易所正在選擇使用區塊鏈技術,作爲其清算和結算系統的替代品,他同一家名爲Digital Asset的美國公司合作,來爲自己搭建新的交易系統,因爲區塊鏈能夠降低清算和結算交易的成本和複雜性,並能節省時間。

4.權益證明與股權衆籌

區塊鏈每個參與維護節點都能獲得一份完整的數據記錄,利用區塊鏈可靠和集體維護的特點,可對權益的所有者確權。對於存儲永久性記錄的需求,區塊鏈是理想解決方案,適用於土地所有權、股權交易等場景。

區塊鏈股權登記,將充分利用區塊鏈賬本的安全透明、不可篡改、易於跟蹤等特點,記錄公司股權及其變更歷史。股權所有者憑藉私鑰,可證明對該股權的所有權,股權轉讓時通過區塊鏈系統轉讓給下家,產權明晰,記錄明確。整個過程無需第三方的參與。

股權衆籌基於這個體系,可以進一步促進股權流通和資源共享,股權轉讓和登記更安全便捷,衆籌平臺之間投資人和項目可共享。而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可以跟蹤募資過程,設定達到衆籌目標自動從投資者賬戶劃款到創業者賬戶,創業者以後的預算、開銷可以被跟蹤和審計,增加透明度,更好的保障投資者權益。

5. 徵信

金融經營的核心價值在於信用,可以說沒有信用就沒有金融。區塊鏈技術天然適合徵信系統,區塊鏈的特性如:數據不可逆、無法篡改,數據由全體參與者共同維護等特性,如果大量的信用和交易數據存在區塊鏈裏面,基於這個數據的分析和挖掘會大量再次進一步降低我們徵信成本。

傳統的徵信主要採用的模式是中心記錄,中心查詢模式,存在信息不完整、維護成本高、數據滯後等問題。而徵信數據的查詢也存在不完整、數據不準確、使用效率低、使用成本高等問題。

在徵信這一領域,區塊鏈的優勢在於依靠程序算法自動記錄海量信息,並存儲在區塊鏈網絡的每一臺計算機上,並存儲在每個節點上,信息透明,防止篡改,使用和維護成本低。

6.數字票據

數字票據是結合區塊鏈技術和票據屬性、法規、市場,開發出的一種全新的票據展現形式,與現有的電子票據體系的技術架構完全不同。數字票據既具備電子票據的所有功能和優點,又融合了區塊鏈技術的優勢,成爲了一種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更具前景的票據形態。

應用了區塊鏈技術的票據交易,所能徹底解決許多違法違規的問題。一張票據從申請、發行、交易、承兌,這整個流程的關鍵信息,都會記錄在區塊鏈上,無法篡改數據。數字票據一旦交易,將不會存在賴賬現象,同時也便於監管部門審計和查詢,實現監管政策全覆蓋和硬控制。另一方面,數字票據裏面的數字貨幣轉移路徑明確,也是無法被第三方經手的。

7. 外匯轉賬和結匯

高昂的手續費和漫長的轉賬週期一直是跨境支付和結匯的痛點。而基於區塊鏈或分佈式網絡技術的跨境匯款和結匯可以在去中心化的機制下使用戶以更低的費用和更快的速度完成跨境轉賬和結匯。

基於區塊鏈的全球轉賬和結匯系統一方面通過引入網關係統來解決非熟人之間轉賬匯款的信任問題,用戶與網關之間的關係在整個系統中反映爲一種債權債務關係,這種債權債務關係會通過分佈式網絡儲存在若干個服務器上,服務器之間以P2P的方式進行通信以避免單一、集中式服務器所帶來的各種風險,系統通過一定的加密技術確保數據安全。;另一方面根據共識,設置多個可選擇結算加密數字貨幣來在每個交易過程中起到一個類似保證金和交易費的作用,由此來提高惡意攻擊者的攻擊成本以保證運行安全。

8.支付

當前的支付模式,不論是銀行體系的支付,還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都是中心維護模式。交易記錄,賬戶餘額,賬戶安全管理都是以中心支付系統爲核心來構建的,現行的支付存儲體系由很多機構以及龐大的基礎設施系統組成,在互聯網化的今天,這一體系實際上犧牲了技術性的效率,使用成本非常高。這樣的支付體系存在着安全風險和單點故障、基礎設施上投入太多、維護成本高、壟斷和集體欺詐等諸多問題。

區塊鏈技術改變移動支付的幾種方式:

l   更安全:以區塊鏈技術爲支持的交易是基於一個防篡改的賬本,想要闖入用戶賬戶會非常的困難。

l   即時支付:通過使用區塊鏈的分佈技術,支付就能夠真正地達到即時。

l   P2P借貸: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借款人可以直接獲得貸款而不需要傳統銀行或金融機構的介入。

l   跨境支付:區塊鏈可以允許移動用戶向世界上任何人進行轉賬而不需要支付高額的服務和交易費用。

l   可追溯支付:所有的交易都記錄在一個公開的賬本上,所有商家可以監視支付交易,可以衍生配合更多的聯合營銷手段。

l   物聯網支付: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集合,簡化你所有的設備之間的連接,隨時隨地通過智能物聯設備進行消費和支付而不用擔心詐騙。

9. 數字貨幣

從2009年比特幣誕生以來,在全世界掀起了很大浪潮,當然也有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和對比特幣的抵制。但是從最近一兩年開始,國家和金融機構都開始關注比特幣背後的區塊技術,他能夠在現在的金融體系裏面起到什麼作用,是不是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各國央行探索電子貨幣領域(現在簡稱爲區塊鏈金融或互聯網金融),不再是探索禁止其進入市場,而是希望開發出完全替代現金的數字貨幣。

央行們目前正積極和開發數字貨幣,未來數字貨幣不僅前景明朗甚至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數字貨幣的發行不僅僅會重塑存款人的行爲方式,也會重構整個經濟的運行模式。基於區塊鏈等技術的數字貨幣,將可以有效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同時有助於建設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支付體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除了這些,區塊鏈正在更廣泛的金融領域在做出更大範圍的探索,如公共養老金登記註冊、債券、聯合貸款、互惠信貸、回購交易、抵押品管理、期貨和期權等等應用。

區塊鏈技術,正爲金融走向全面數字化、去中心化、智能化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他將重新定義現代金融和創造更多新的商業和經濟模式。

結語

移動互聯網推動的金融新生態新時代纔剛剛起步,金融業態出現了許多新的技術和新的模式,傳統金融行業不斷面臨新金融時代的快速改變和諸多挑戰。

各種金融科技技術,特別是類似區塊鏈的創新技術,已經成爲主流金融機構戰略部署的首要任務,這些技術將成爲金融機構下一步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如果你忽略這個趨勢,不去參與和擁抱這些技術,那麼很可能你將會錯失一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