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感

這本書,本來是爲了給女朋友培養讀書興趣而買的。
但是,發現,好像不是她的菜(雖然,她磕磕絆絆的也讀完了)。
我也就每天臨睡前讀一些,慢慢也讀完了。


《我們仨》是楊絳老師在失去自己唯一女兒與丈夫後,寫的一篇回憶錄。
總共三部分:
- 我們倆老了
- 我們仨失散了
-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前兩部分,用一個”萬里長夢”來委婉的表達自己所經歷的這些。
最後一部分,回憶這些年來的一切。


每次拿起這本書,再浮躁的心都會平靜下來,慢慢的看,慢慢的感受,慢慢的品。
其實我對這一家並沒有多少了解,只是隱約記得她們的名氣很大。
通過這本書,感受到的就是一個老人,仔細的,緩慢的回憶這一切;所用的文字、語句沒有過於粉飾,很樸素,很淡然;所寫的情節,詳則多敘,略則少言,不空洞,很流暢。
有幾段文字,我挺喜歡的:
1.
我疑疑惑惑地在古驛道上一腳一腳走。柳樹一年四季變化最勤。秋風剛剛一吹,柳葉就開始黃落,隨着一陣一陣風,落下一批又一批葉子,冬天都變成光禿禿的寒柳。春風還沒有吹,柳條上已經發芽,遠看着已有綠意;柳樹在春風裏,就飄蕩着嫩綠的長條。然後濛濛飛絮,要飛上一兩個月。飛絮還沒有飛完,柳樹都已綠葉成蔭。然後又一片片黃落,又變成光禿禿的寒柳。我在古驛道上,一腳一腳的,走了一年多。

2.
看動物吃東西很有趣,獅子喂肉之前,得把同籠的分開,因爲獅子見了肉就不顧夫妻情分。豬類動物吃花生,連皮帶殼;熊吐出殼帶皮吃;猴子剝了殼還捻去皮。可是大象食腸粗,飼養員喂大象,大團的糧食、整隻的蘋果、整條的蘿蔔、連皮的香蕉,都一口吞之。可是它自己進食卻很精細;吃稻草,先從大捆稻草中拈出一小束,拍打幹淨,築築整齊,才送入口中。我們斷不定最聰明的是靈活的猴子還是笨重的大象。我們愛大象。


最喜歡的還有書前後的書信,現在都是微信QQ的時代,看到這些書信,真的別有一番風趣。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但是,這種最樸素最平凡的家,也是最令人羨慕的。
即使,想去做,並且能做到,卻又做不到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