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雜誌:衛哲第二道傷疤

 
《中國企業家》雜誌:衛哲第二道傷疤

 

 

曾經在百安居和阿里巴巴擔任過CEO的衛哲

 

 

《中國企業家》雜誌:衛哲第二道傷疤

 

 

衛哲希望通過頂尖的“腔調”迅速切入PE領域,以洗刷“第二個傷疤”帶來的作用

 

  一個“去經理人化”未果的金領,如何跟“戰鬥過、倒下過”的東家了斷?又如何在新平臺中進階?

  【《中國企業家》】(文 趙奕 編輯 張剛) 10月16日下午,上海外國語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講臺上出現了一位文質彬彬、頗具紳士範兒的講師。面對一羣2011級MBA學員,他侃侃而談了4個小時Leadership(領導力)課程。

  往常,這門課程對於新生來說多少有些空泛,但這位講師不同,他忽而談起與馬雲(微博)去美國考察的經歷,忽而說起和星巴克CEO舒爾茨如何暢談管理,忽而調侃從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中悟出的管理學知識,最後,他還在互動環節因爲觀點不一致和學員們來了一場饒有興味的爭執。

  在開場白中,他自我介紹說:“我叫衛哲,畢業自上海外國語大學,曾經在百安居和阿里巴巴擔任過CEO,現在一家基金公司擔任董事長。”在座的學生們,9月初就知道這學期衛哲要來上課,他們事後告訴本刊記者,“很有實戰的啓發,完全脫離課本的教條。”而課程結束後,衛哲則告訴《中國企業家》,“比想象中要累。”

  這天是衛哲擔任客座MBA教師的第1天,是他新基金公司成立的第41天,當然這還是從阿里巴巴CEO任上辭職後的第237天。

  效仿韋爾奇

  與當年風風光光離開百安居,以“金領”身份投奔新東家引發的關注不同,衛哲離開阿里巴巴,同樣也引發莫大關注,但事主選擇了沉默。

  可以理解。在百安居中國,他32歲便成就了“最年輕的500強公司中國區總裁”美譽。但離開阿里巴巴,卻是“不得不”、“被迫”、“引咎”。哪個詞,看起來都不那麼風光。

  今年2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B2B公司(1688.HK)發佈公告宣佈,2010年公司清理了約0.8%的“中國供應商”共計1107名,這些供應商涉嫌欺詐,違反了公司“客戶第一”的價值觀,爲此,CEO衛哲和COO李旭暉引咎辭職,100多名相關銷售人員也被處理。除了擔任上市公司CEO外,衛哲還擔任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一職,也一併辭去。

  這到底是馬雲對陽光價值觀的堅決捍衛,或有其它所謂的“陰謀”或隱衷,一時間成爲坊間談資,但辭職後的衛哲並沒停歇,幾乎第一時間就開始尋覓新方向。—儘管早在2008年(加盟阿里巴巴2年後),衛哲就高調宣稱“阿里巴巴將是我最後一份工作”、“我也是一個阿里巴巴創業者,不要再叫我職業經理人”。

  “早在2005年,我還在百安居的時候,傑克·韋爾奇退休了,我於是觀察他退休幹什麼?韋爾奇出了一本書,去哈佛商學院教書,但他還加入了一家叫CD&R的私募股權基金,去做合夥人。後來我發現這是一家由許多資深CEO、董事長加盟的基金,靠運營驅動。”

  衛哲離開阿里巴巴後,複製了韋爾奇當初的做法。4月22日的綠公司年會上,衛哲向外界宣佈,正在籌備一個基金,“做需要管理的但還不能上市的公司,也就是做投資項目裏面的二手樓和爛尾樓,馬雲表示非常支持這個想法。”他說。

  馬雲的確支持這個想法,他還爲此掏出了真金白銀,嘉御基金第一期3億美元,馬雲是數十位出資人之一。外界由此猜測稱,衛哲的出局,是以這種資助創業的“買斷方式”作爲交換,但他對此不予置評,阿里巴巴方面同樣緘默。

  在上海浦東新區嘉裏城辦公樓的高區,嘉御基金的辦公室佔據了靠北的幾乎半邊樓層,牆上寫着兩行大字:嘉御基金,維新力特資本;兩行字中間,是一個手持長槍的英國騎士剪影。這裏的一切,都讓人誤以爲是進入到英國肯辛頓區某位爵爺的豪宅中,壁爐、油畫、雪茄吧、古色古香的吊燈和鬆軟寬大的沙發一應俱全。

  所有的裝修風格都是衛哲定下的,這顯示出一個上海男人的特有細膩,在歷經了金融、零售和互聯網等多個行業的洗禮後,在PE這個相對窄衆的領域,奢華必不可少,它服務於金字塔頂尖的人,衛哲明白需要有頂尖的“腔調”才行。

  他向《中國企業家》介紹,“嘉御”二字都取自房地產項目,嘉裏城是辦公地點,而隔窗向北眺望,正是和記黃埔在上海的高檔別墅項目“御翠園”,兩個名稱的首字母組成“嘉御”二字。

  至於維新力特資本則取自“Vision Knight”(有遠見的騎士)。衛哲和他的創始合夥人朱大銘都有留洋英國的經歷,現在,他們把一個騎士作爲“維新力特資本”的Logo,希望能夠發揚騎士精神,去救贖一批企業。在維新力特資本旗下,嘉御基金是第一個基金。

  傍大佬

  離開阿里巴巴後,衛哲瘦了下來。接近他的人告訴本刊記者,他大概瘦了10多斤。而衛哲聽到這個說法後表示,之前在杭州吃了5年食堂,每天工作15、16個小時,“蹲膘”,回到上海生活規律多了。

  嘉御基金合夥人有五位,衛哲和朱大銘爲創始合夥人,還有三人來自實業界,包括財務、人力資源和互聯網各一名。

  團隊真正從頭至尾搞投資的只有朱大銘一人,朱大銘原是德同資本的“七君子”之一,2006年成立的德同資本是國內PE領域的新勢力,包括掌上明珠、51汽車網、普能世紀、中航惠騰等項目均出自德同資本之手,橫跨互聯網、汽車、新能源等多個領域。

  基於這樣一個團隊,於是誕生了嘉御基金特殊的運營方式,即通過團隊輸出管理經驗,“我們當時定位是運營驅動,不是什麼上市驅動,上市前做一把,或者高速成長驅動。中國有數以千計的基金,不缺一家找機會能賺錢的基金。”衛哲表示。

  除了幕前的操盤者,嘉御基金幕後還有一幫出錢的、以馬雲爲首的“大佬”夢之隊,包括大陸知名企業家,香港幾大家族均是出資人。

  “我們不叫傍大款,而叫傍大佬,大款就是有錢,大佬除了錢以外,他自己還是這個行業的領軍人物,除了能給我們資本的投入外,他自己行業的經驗也能夠運用到我們的投資項目中。”衛哲說。

  在尚未正式成立之時,嘉御基金就開始與一些投資項目進行接觸。這其中就包括今年4月入主“上海卡帝樂鱷魚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帝樂鱷魚)。

  卡帝樂鱷魚CEO易倩如清楚地記得,今年4月的一天,衛哲來到了卡帝樂鱷魚位於上海天山路的總部大廈。早在2010年9月,卡帝樂鱷魚就對外放風,要爲將來上市實施重組,需引入戰略投資者,從那時起,易倩如接待了20家PE,平均每十天一家。這些PE大都有個特點,上來就談上市時間表,什麼時候上市永遠是最被關注的話題。

  當易倩如第一次看到衛哲時,沒有想到衛哲一開始就問“爲什麼要上市?”半年來,還沒有PE這麼問過,“其它的基金都是財務投資者,但是衛哲有個特點,他想幫助企業做好,雖然他也是財務投資者,但他同時具備把企業做好的願望和理想。”

  於是,這個“非一般的財務投資者”開始從諮詢的角度給出建議:不要糾結於直營還是特許,把有限的資源全部集中向特許;不要固守一線城市,而要儘快抓住二三線的機會;必須構建電子商務平臺(爲此,衛哲還爲卡帝樂鱷魚物色了一位電商高管);自1993年進入國內後,公司冗員嚴重,要大膽裁汰,用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領1.5個人的工資……

  同時,衛哲還有一個要求—最低的持股成本,給出諮詢也需要有回報。這一點,易倩如認了。

  6月起,卡帝樂鱷魚即由原先的新加坡一家資本獨資,改爲新加坡方面、嘉御基金和管理團隊各佔三分之一左右。

  在PK掉20家競爭對手後,衛哲初戰告捷。

  “編外阿里人”

  雖已離開阿里巴巴大半年,但阿里巴巴對於衛哲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在近一個小時的採訪中,衛哲提到了22次阿里巴巴。

  “金融行業的經歷爲我提供了很好的戰略投資方面的能力鍛鍊,零售行業的經歷又鍛鍊了我很強的執行能力。戰略如同骨架子,執行力就相當於肌肉,沒有骨架子是一堆爛肉,光有戰略不懂得執行也是一個瘦骨嶙峋的人。不過最關鍵的一個人還需要靈魂,而阿里巴巴的夢想就給我帶來了靈魂。”衛哲表示。

  嘉御基金的投資方向,衛哲強調三個關鍵詞“零售”、“電子商務”、“互聯網”,事實上,這三個關鍵詞也是彼此交融的。無論是嘉御基金的第一個投資項目—卡帝樂鱷魚也好,還是第二個投資項目視頻網站PPS也好,衛哲都始終想把這兩個項目嫁接到電子商務上。

  在衛哲的微博中,僅有的三個“關注”分別給了阿里巴巴、卡帝樂鱷魚和PPS,後兩者是他的投資項目,而前者則是他“戰鬥過、倒下過”的地方。不過,阿里巴巴的地位顯然不一般,與其它衛哲戰鬥過的地方不同,他既未關注百安居,也沒關注東方證券;既沒關注普華永道,也沒關注申銀萬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