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推薦閱讀第一季結束

2012年8月27日,我發出了第一篇《每週推薦閱讀》,到明天爲止就是整整一年了。我做了些數據統計,2012年的16篇《每週推薦閱讀》中一共推薦了59篇文章,而在2013年的30篇《每週推薦閱讀》中一共推薦了138篇文章,即一年裏一共推薦了197篇內容(裏面還有幾個是大會PPT,數量衆多),姑且就當是一天一篇吧。

所有這些內容我基本都是在讀過之後才做的推薦,而且爲了推薦一篇文章,讀上幾篇以便挑選那是必須的,所以我也要感謝《每週推薦閱讀》對我自己的鞭策。值此第一季結束之際,我彙總了所有的推薦內容,也算是一個總結了:

至於會不會有第二季,有的話是什麼時候,我暫時也不確定,也許會換一個形式吧。最後,讓我們感謝一下爲我們奉獻了這麼多精彩內容的原文作者們吧! 



每週推薦閱讀 2013-07-01

Yahoo前端的14條軍規非常有名,於是乎後來誕生了各種各樣不同領域的軍規,今天就要來推薦一篇運維相關的軍規——《運維的 85 條軍規》(http://www.oschina.net/translate/85-operational-rules),有趣的是,我看到過不少類似的文章,在前幾條總會有KISS的身影,可見把事情做簡單了還是很重要的。

現在做API,不讓自己和REST沾點邊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那怎麼樣纔算是真的REST了呢?6月30日,我在上海JUG的第一次活動上做了個與REST相關的分享,在準備Keynote時(我已經放到微盤上了,歡迎下載 http://vdisk.weibo.com/s/HYN3_/1372578166),我參考了下這篇文章——《Best Practices for Designing a Pragmatic RESTful API》(http://www.vinaysahni.com/best-practices-for-a-pragmatic-restful-api),當中大多數的觀點還是挺好的,今天突然發現了它的譯文,推薦給大家——《RESTful API 設計最佳實踐》(http://blog.jobbole.com/41233/)。

很多人都對技術翻譯蠢蠢欲動,有的也進行了積極的嘗試,比如我覺得OSChina的那個衆包的翻譯版塊就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很多人都把翻譯這件事像的太簡單了,不妨來聽聽大神餘晟的心得,他的譯作很值得品味,有些字句那真是經過了精心打磨的——《淺談翻譯的兩個基本問題》(http://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1519.html)和《科技翻譯的特點》(http://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1530.html)。如果你真的想嘗試,那就動手翻譯一篇東西吧,然後仔細想想自己是中文水平有待提高,還是英文水平有待提高,亦或者是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呢?

每週推薦閱讀 2013-07-08

上週看到一條微博,大概內容是下廚房的數據丟失,一個黑客告訴他們自己曾經黑進下廚房把數據庫DUMP過一份,不知道是否對數據恢復有幫助,他可以私信給他們……下廚房的人看到這條微博是該高興呢還是悲哀呢?說到底還是rm命令誤操作惹的禍,下廚房官方對此次數據丟失的具體分析如下:http://tech.xiachufang.com/?p=18,最後的致謝感覺還是阿里的DBA牛B啊。

我們每天多多少少都要和版本管理工具打交道,不知道大家提交代碼時的習慣怎麼樣,反正我看到過很多提交的註釋,看了之後很迷茫,有的甚至都沒有註釋。當然,我之前做項目時習慣也不怎麼樣。記得很久之前,公司的SCM做過一次變更,限制提交時必須要寫註釋,不過馬上就把這個策略回滾了……《一個優秀的提交應該包含什麼?》(http://blog.jobbole.com/42515/),當中最後一點是不要提交被註釋掉的代碼,說的太對了,不然還要版本管理幹什麼,如果你有這個習慣,儘快改改吧。

上週末,上海舉辦了一場中國運維與安全大會,雖然個人感覺它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不過作爲一次民間主辦的大會,第一次能做出這個效果值得表揚了。如果明年有第二屆的話,應該會好很多。我們也有不少同事去參加了一下,章邯同學還做了一個效果不錯的分享。我對這次活動做了一些記錄和整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雲計算時代的運維與安全》(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sscon)。

最後,聊點和技術無關的話題。急診科女超人於鶯是網上的紅人,當然並不是因爲她微博發的好,而是她對一些事情的態度,最近微博上看到一個她做的演講,看起來很像模仿TED的——《女超人於鶯:活出自己的真我》(http://t.cn/zYhT5dJ),當中提到的慢生活看起來很美好,只是我很懷疑不是所有人都慢的下來,很多人想的太多了,很難放下,我估計自己一時半會兒就慢不下來。

每週推薦閱讀 2013-07-15

上個週末好像不少同學都去參加阿里技術嘉年華了,想必週末過得比較充實,這次的每週推薦閱讀就不再推薦太技術的東西了。

《中國合夥人》不少人都看過了吧,創業不易啊,小米的陳臻在自己的博客上給大家刻畫了三個IT創業公司的形象,有不太成功的,也有過得還湊合的,的確挺貼近現實的——《創業啓示錄》(http://www.54chen.com/document/startup.html)。

新聞裏看到說有名南航空姐在iphone充電時打電話然後被電身亡,在感到惋惜的同時,不禁要問一聲經常聽到手機充電時爆炸,充電時打電話被電,有沒有科學一點的解釋呢?高手自在民間,這條微博講的挺像那麼回事的——http://weibo.com/1982867485/zFShL76Uj,只是我感覺之前學校裏學得電路知識都還給老師了……

我不止一次推薦過西喬的《神祕的程序員》系列漫畫,沒想到一晃這漫畫都連載4年了,霍炬爲這個系列的四週年寫了篇紀念文,也讓我們瞭解了它的誕生,向《神祕的程序員》致敬——《霍炬:《神祕的程序員》漫畫四週年》(http://blog.xiqiao.info/2013/06/30/1420)。

好吧,最後迴歸一下主題,我平時寫的代碼以命令式的爲主,不過這不妨礙我去了解別的編程風格,比如說能分清楚聲明式和編程式——《聲明式編程和命令式編程的比較》(http://www.aqee.net/imperative-vs-declarative/),這篇文章就講得比較清楚。以後可以嘗試一下混搭,看看寫出的代碼是什麼樣的。

每週推薦閱讀 2013-07-22

最近饒有興趣地用Go寫了個小的掃描程序,體驗了一把Goroutine,算是入門一下,感覺Go中有着濃郁的C/C++的味道,對於寫慣了Java和Ruby的我來說,多少有點不習慣,看來還是應該再多寫點。許式偉算是國內Go語言第一人,他在OSC源創會上做了一個Go的分享——《Dive into Golang》(http://open.qiniudn.com/dive-into-golang.ppt),針對一些語言細節做了一個詳細說明。

性能監控的話題大家都很感興趣,Linux下有不少神器,Joyent的大牛Brendan Gregg在SCaLE11x上重新整理分享了一下他之前的一個話題《Linux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Tools》(http://www.slideshare.net/brendangregg/linux-performance-analysis-and-tools),褚霸以前還推薦過這個分享裏的一張神圖,大家可以移步。爲了方便沒有梯子的同學,我另外加個鏈接(http://www.kuaipan.cn/file/id_3401867501504403.htm)。

阿里技術嘉年華的夜聊環節裏,大家討論了與開源精神相關的話題,玉伯把他的意思整理在了WTP微信公共賬號裏,不管有沒有去參加夜聊,都應該去看看——《什麼是開源精神》(https://github.com/lifesinger/lifesinger.github.com/issues/167)。

最後的輕鬆一刻,讓我們來了解下Ctrl+Alt+Delete的來歷,以前重啓電腦就靠它了,神奇的組合鍵——《你知道Ctrl+Alt+Delete是怎麼來的嗎?》(http://news.mydrivers.com/1/269/269288.htm)。話說Mac電腦用啥重啓,請自行Google。

每週推薦閱讀 2013-07-29

遇到故障不可怕,可怕的是故障遲遲無法恢復,事後又不認真總結教訓,互相推脫責任(這句話請不要和後文產生聯想,自己瞎想的我不負責)……本週的每週推薦閱讀就從前陣子工行發生的大面積故障開始講起,這件事電視新聞裏也做了報道,原因是“IBM提供的軟件存在缺陷”,信不信由你。NinGoo在博客裏對這次故障做了個分析,不僅回顧了故障的過程,還分享了一下數據庫系統升級的一點經驗——《大數據下的工行》(http://www.ningoo.net/html/2013/bigdataicbcdisaster.html)。

說完了軟件,再讓我們來看看硬件,淘寶中間件團隊的沈詢寫了一個系列的文章深入淺出了一下磁盤,目前的文章內容包含了磁盤的硬件特性、RAID和SSD,不知道是否未完待續呢?

還是硬件,我有介紹過樹莓派和CubiBoard這類板子,今天讓我們來看篇樹莓派之父的採訪,包括爲什麼會想到做樹莓派,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樹莓派與Arduino相比有何區別等等問題——《從教育到創意——Raspberry Pi設計者Eben Upton訪談》(http://www.csdn.net/article/2013-07-17/2816257)。

這周就不放娛樂內容了,有興趣的話,不妨研究下搞塊板子玩玩吧。

每週推薦閱讀 2013-08-05

前幾天看到一個Web版本的Terminal控制檯,可以直接在裏面打命令控制遠程的Linux服務器,就像是ssh登錄過去操作一樣,感覺很有意思。正好看到這篇《使用 noVNC 開發 Web 虛擬機控制檯》(http://www.vpsee.com/2013/07/integrating-novnc-with-our-vm-control-panel/),突然發現只要有現成的“輪子”,做這個東西還是比較簡單的。很多東西都這樣,只要找到合適的工具,一切問題都不再成問題。

剛纔說的是工具,但有工具是不夠的,比如運維人員經常要面對線上的緊急故障,無論在哪裏,比如之前@Fenng說的,揹着筆記本爬黃山……鄭柯在InfoQ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運維團隊能從橄欖球教練身上學到什麼?》(http://www.infoq.com/cn/news/2013/08/football-coach-lessons-for-ops),乍一看標題還沒能明白橄欖球隊和運維團隊的關係,看了之後才明白,其實就是未雨綢繆,在風平浪靜的時候預先爲各種緊急情況制定預案,並定期演練,這樣在真正發生問題時才能處亂不驚。

以前讀《軟件工藝》時書中將開發者比作工匠,每位工匠的作品都包含了自己的心血,在上面署名是一份榮耀,一份承諾,而且還有品牌的含義在內。《爲代碼簽名,供後人瞻仰或唾棄,你敢嗎?》(http://ifeve.com/signing-for-code/),我自己倒是一直在各種源代碼的文件頭註釋裏寫上自己的名字,不過也有過冤假錯案,別人改了我的代碼,接着出問題了,但是那個@author還是我,於是就悲劇了……你有沒有在自己的代碼上署名的習慣?

最後,推薦大家一篇虛擬訪談,內容與RESTful API有關——《虛擬研討會:如何設計好的RESTful API?》(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how-to-design-a-good-restful-api),其中討論了好API的標準、安全、版本化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而參與的陣容方面,有《REST實戰》的譯者李錕、馬鈞,淘寶廣告應用開發團隊的李建業,還有《RESTful Web Services Cookbook中文版》的譯者(額,就是我),在我眼中李錕應該是全國最懂REST的人,沒有之一,所以他的意見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本文不容錯過。

每週推薦閱讀 2013-08-12

這幾天微信5.0着實火了一把,其實國外也有很多優秀的應用,但是這些應用在進入中國市場後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這也爲國內的本土應用開拓市場創造了一些機會。但爲啥老外的應用在中國不吃香呢,說到底還是不瞭解天朝的特色,比如這篇文章裏說的——《海外看中國:老外開發者間流傳着的7件事兒》(http://www.csdn.net/article/2013-08-08/2816502-7-things-app-developers-dont-know-about-the-china-mobile-market)。

有一陣子特別關注NoSQL數據庫,當然其中少不了MongoDB和Redis,在看到江南白衣的這篇Redis的資料整理(https://github.com/springside/springside4/wiki/redis)後,我就後悔啊,當初怎麼就沒找到它呢,作爲快速入門瞭解Redis的文章就再好不過了,讀完正文,可以再去讀一下里面的各個鏈接,作爲深入學習材料。

最後大家再來學習一些用戶體驗的知識——《把握五元素,讓頁面文字閱讀更舒適》(http://mux.baidu.com/?p=4943),文中介紹了字體、字號、行長、間距和背景五大內容,每點都配了很合適的實例,通俗易懂。如果實在不明白,理解下啥是襯線字體,啥是非襯線字體也算有所收貨了。

每週推薦閱讀 2013-08-19

我平時推薦的內容主要以中文爲主,主要是考慮到不少同學覺得讀英文的內容有點吃力,其實作爲一名IT從業人員,能夠順暢地閱讀英文文檔還是很佔優勢的。這週會推薦兩篇英文的內容,有興趣的同學不妨看看。

不知有多少人知道MariaDB,這是一個由MySQL之父Monty創建的MySQL分支,現在已經發展爲了一個強大的數據庫產品了,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有可圈可點之處。OpenShift對Monty做了一次採訪——《Why MariaDB Matters: The OpenShift Interview with Monty》(https://www.openshift.com/blogs/why-mariadb-matters-the-openshift-interview-with-monty),聽聽大神是怎麼說的。話說阿里也有MariaDB的Committer,以後不知道有沒有可能使用MariaDB呢,還是把一些牛X的功能移植到阿里的版本上。

RightScale簡單說起來就是提供便捷地雲環境管理服務,同時也能進行一些優化,其官方博客上近日發佈了一篇與雲環境調優相關的文章——《20 Ways to Fine-Tune Your Cloud Environment》(http://www.rightscale.com/blog/cloud-management-best-practices/20-ways-fine-tune-your-cloud-environment),內容分爲幾個部分,即成本優化、服務器利用率、高可用、安全以及最佳實踐。

ThoughtWorks一直以來都會定期發佈“技術雷達”,列出熱門或前沿的技術,以便大家更方便地瞭解技術發展趨勢,我就在TW北京辦公室近距離看過強上的技術雷達,InfoQ上也經常會對最新的技術雷達做些介紹。今天,讓我們來聽聽TWer胡凱是怎麼看技術雷達的——《2013年的技術趨勢 — ThoughtWorks技術雷達閱讀筆記》(http://www.iamhukai.com/?p=1132)。對了,他最近還寫了篇和吃有關的文章,信息量很大啊——《關於食物的那些事兒 — 餐桌上面和老外說什麼?》(http://www.iamhukai.com/?p=1159)。

每週推薦閱讀 2013-08-26

2012年8月27日,我發出了第一篇《每週推薦閱讀》,到明天爲止就是整整一年了。我做了些數據統計,2012年的16篇《每週推薦閱讀》中一共推薦了59篇文章,而在2013年的30篇《每週推薦閱讀》中一共推薦了138篇文章,即一年裏一共推薦了197篇內容(裏面還有幾個是大會PPT,數量衆多),姑且就當是一天一篇吧。

所有這些內容我基本都是在讀過之後才做的推薦,而且爲了推薦一篇文章,讀上幾篇以便挑選那是必須的,所以我也要感謝《每週推薦閱讀》對我自己的鞭策。值此第一季結束之際,我彙總了所有的推薦內容,也算是一個總結了:

至於會不會有第二季,有的話是什麼時候,我暫時也不確定,也許會換一個形式吧。最後,讓我們感謝一下爲我們奉獻了這麼多精彩內容的原文作者們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