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電磁新理論

                     第六章       電磁新理論

 

聲明

 

     本人自稱:三空道士。可看作是社會底層的無業遊民,也無不妥。雖修行於俗世,甘於過平淡艱苦的隱居生活,但從不放棄對宇宙真理的探索。因學藝不精、情關難過,在我的博客文章會充滿對現代理論物理的有理有據的怒罵,如果你是相對論、量子論等現代理論物理的信徒,就請不要看了;如因此而引起你的不適,在此、敬請原諒!

     我從小到大的生活裏,基本上都是別人罵我,因我在生活中所犯的小錯太多、數不清;所以,磚家叫獸、科班們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高、大、上的權威。
隨着對探索宇宙的深入,我對科班們充滿失望!我希望能得到對宇宙描述的更多真實物理數據和正確理論,但科班們最後給我顯示的只有一大堆假設。我一直非常糾結:到底是科班們的假設是正確的呢?還是假設科班們的理論是垃圾纔是正確的呢?科班們你們毀了我心目中的形象啊,傷害了我的弱小心靈;我其實真的不想罵你們的,反而是希望科班們能有理有據的反罵我。

特此聲明, 三空道士。

 

無題:

落花隨心水有情,

芳溪九曲蕩無聲。

隱山三洞低徊久,

難了蒼生眷眷情。


   
  東抄西湊的詩句,只要能表達心情、就很不錯了。誒、物理啊,我只有嘆氣,科班們不爭氣,去那裏可以抄?算了吧,不可能指望他們的,還要費力的想法爲他們打開一條新思想通道。


      本章將基於宇宙2大公理:事物的陰陽對立統一,能量守恆;證明電磁理論的基本定律和洛倫茨力定律,並推理萬有引力定律, 統一了電磁力與萬有引力。並由宏觀上的萬有引力常數,推理出微觀上的光子大小、結構,及電子的固有能量,由實驗得到裏德伯常數的數據、來推論出氫原子中的電子在n = 1的基本軌道時的電子引力質量me,再根據公式推論出真正的波爾半徑。也可以直接推論出庫倫常數K1、最小庫倫半徑。在此,宣告:相對論、量子論等理論是荒謬的。改進經典物理:按照宇宙第一公理,在宏觀上看似連續的、無限的時空,在微觀上是量化的、有限的。


     相對論連質量的真正含義都沒搞清楚,就放出了質能公式、質速公式。而量子論連電子的自轉角動量的方向、緣由都沒搞清楚,就亂假設一番,還鼓吹不定論,科班們實在太令人失望了。科學應該是嚴密的,不允許有任何未經實驗來檢驗的假設!

     在後面的章節將介紹電子與光子之間的源力,將強、弱核力統一到電磁力。這樣就非常簡潔的實現了4種力的統一。並將研究如何實現反重力裝置,及介紹製造微型黑洞、微型白洞的實驗。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一、電磁場


1、電子

      傳統觀念認爲,電子爲球形,但如果它們有偶極矩,就會被輕微壓扁,呈橢圓形,偶極矩是物理學家們描述電子是否對稱的技術手段。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測,電子的電偶極矩爲零。然而,涵蓋了一些還未被探測到的粒子的理論則預測,電子的電偶極矩大於零。50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搜尋這個大於零的電偶極矩。儘管最新研究的靈敏度爲2011年類似實驗的10多倍,但仍然沒有在電子內部發現電偶極矩的信號,電子在1E-31 m內仍爲球形。

     包括電子在內的所有粒子,都會引發一團粒子云在其周圍持續不斷地出現或消失,如果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涵蓋了一切粒子,那麼,粒子云中的粒子將是普通粒子。但如果還有其他未被發現的奇異粒子存在,它們應該出現在電子周圍的粒子云中,導致粒子云失去對稱,也即導致電偶極矩。

 

     爲了找出這種不對稱,科學家們讓一氧化釷內的電子(其質量和特殊屬性會使其晃動看起來更明顯)旋轉以便測試電子爲球形還是橢圓形。球形的檯球會平滑地旋轉,但橢圓形的雞蛋則會晃動。擁有電偶極矩的電子也是如此,但科學家們沒有發現任何晃動跡象。

 

     新結論給了很多新物理學理論(尤其是超對稱理論)沉重的一擊。超對稱理論認爲,宇宙中已知的粒子都有一個還未“現身”的與其超級對稱的“雙胞胎”。如果這些“雙胞胎”粒子真的存在,那麼,它們就應該出現在電子周圍的雲內,使電子擁有能被測量到的電偶極矩。

 

     電子可以吸收光子、或發射光子,人類打碎電子、質子後、發現什麼?除了一大堆各種能量的帶電粒子、和中性的光子外,你以爲還能找到什麼?電子的大小是多少?算了吧、人類還沒有那個能力,電子的固有能量或許比我預計的144EeV還要大。想釋放電子或質子的勢能爲波動能,人類最牛的加速器還差1千多萬倍。爲何科班們不將正負電子想象爲就是宇宙的最基本粒子呢?我是這樣想,但不清楚科班們爲何還認爲有非常多的基本粒子。他們或許認爲基本粒子就像木製傢俱一樣數不清楚,那還是基本的嗎?如果我們想象正負電子可以吸收一部分光子構成粒子,而光子的能量有許多種,那麼、科班們的基本粒子都是各種能量的帶電粒子(電子光子團)、或各種能量的光子。光子其實就是正負電子對,那麼、構成世界的本源粒子自然就只有正、負電子了。簡潔多了,那麼、非常小的負電子(1E-33 m)吸收一部分光子構成的負電子星球就是物理所說的“電子”了,能找到純的負電子嗎?很難,或許在地球的核心能找到。如果人類能在實驗中捕獲純電子,那麼、就可以製造微型黑洞、白洞了。類同、非常小的正電子(1E-33 m)吸收一部分高能γ光子構成的正電子星球就是物理所說的“質子”了。質子的靜質量(引力質量)要比電子的大1836倍,爲何?自然就是質子所包含的光子數要比電子(負電子星球)的多1836倍。
   


2、電子之間的源力

      物理實驗只能是對電子(負電子星球)、質子來驗證它們之間的力,因爲找不到純的正或負電子。電子、質子的靜質量(所含的光子數)所具有的萬有引力畢竟相比庫侖力在距離超過原子直徑時,要小得多。

      物質之間爲何有力?從概念上,力是描述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但力的本源是什麼?前面就說了,我們宇宙的基本粒子只是正、負純電子,所以、世間的所有力的本源必然是源自正、負純電子。 源力是來自於正、負純電子;是內稟的,是永恆的,是不增不減的。純電子的能量是天生的、固有的、不變的,是源力的源泉、是源力的內涵,源力則是純電子的外在表現。能量一旦全部使用,自然就沒力了。電子具有本源的能量Me C^2,光子具有能量2mC^2(2m是光子的引力質量),必然是處於運動之中。純電子是力之源,除非在遠離物質的真空中;纔會以超、超光速螺旋運動。否則,純電子會吸引一些光子成爲電子星球或質子星球;它們的運動方式有3-4種:自旋、螺旋、繞質子心的圓周運動、大圓周螺旋運動。

 

     電磁實驗已經證實了電子之間有庫倫源力存在,也得到了庫侖力公式。源力、能量的變換都是超、超光速的。光子是正負電子對,電子與光子之間自然有源力的存在,只不過是在小於原子半徑範圍才顯著。電子與光子之間的源力公式,就能解釋強、弱核力,將另文討論。由於粒子的轉動,所產生的力稱爲場力、或說磁力、旋轉力。場力是有傳播速度的、那就是光速C,萬有引力也是源於場力。所以,簡單歸類、自然界只有2種力:源力、場力。

 

 

3、力線、能強、磁強。

 

       純電子到空間中的任意點P的連線稱爲源力線或電力線,電力線起始於正電子或結束於負電子。如果在宇宙的極端虛空中,突然放置一個純電子,那麼、該電子的電力線幾何瞬間佈滿全宇宙,力的傳播速度將是光速C的億億…倍。純電子總是在運動的,所以、也會在宇宙空間中以光速C發出無數同心圓圈的磁力線。即使、電子是近乎直線運動、也可以看作是半徑幾乎無限大的圓周運動。

 1)、能強

     宇宙空間中的任一個幾何點,總是充滿各種電子在該點產生能強,但理論總是從理想條件出發來考慮問題的。如果將空間看作是一種瀰漫的場,那麼幾何點、或說場點的能強、或說場強是如何定義的?因爲有2種基本力,源力和旋轉力(磁力),那麼、就會有2種能強:電強和磁強。一個純電子A在空間幾何點P會產生一個電強,如果、P點有一個電子,那麼、電子A就會對P點電子有一個庫倫力F = e^2 / R^2  4πε0 = eE,R是A點到P點的距離。E = F/e 就是電子A在點P產生的源力強度(電場強度)。點P的切線方向反映該點的源強方向,單位面積通過的電力線的疏密反映源力強度大小,E = dN/dS。電力線是非閉合曲線,電力線不相交,綠色符號標識的是矢量。類同的,如果有閉合的磁力環線經過P點,那麼、也會在P點產生磁強B。所以,負電子A在空間幾何點P的電強反映的是電子A對在P點的電子的作用力強度。
   
       在單位面積通過任意曲面的電力線條數稱爲穿過該面的電通量ф,顯然有:dф= E • dS,  S方向的規定:閉合曲面—向外爲正;非閉合曲面—凸爲正。磁通量也是類同。

     我看到、想到了什麼?一種源力與多種力,直線源力與旋轉力,磁強與電強,正與負電子,平動與轉動,帶電粒子(電子)與中性粒子(光子),對稱與非對稱,超距與非超距,力傳播瞬間與有限(光速C),本源粒子-電子的固有能量與光子的多種能量,波動能與勢能,有限與無限,正負電子間的庫倫斥力與吸力,電子與光子間的在不同距離時的斥力與吸力,極強的短程核力與弱小的可遠程的萬有引力,動與靜,時刻與時間,無(空間)與有(物質)、二者結合——物質運動產生時間,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加速與減速,守恆與非守恆,平衡與極端等等、太多的例子了。我們必須遵循陰陽對立統一的宇宙第一公理,不能違反的,現代物理居然說有許多種基本粒子、這必定是錯誤的。基本粒子只會有一種——電子,古人——老子在幾千年前就深刻體會到宇宙公理——道。爲何科班們那麼糊塗啊,我想不通。物理學必須建立在宇宙2大公理的基礎上,不能違反!我們觀察世界上的事物方法應該是: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道德經非常精闢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宇宙公理——道,=>電子 =>正負電子 =>光子,

正、負電子、光子=>萬物生。

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我們或許永遠無法測量到宇宙的最小粒度,但決不會像量子論那個漏洞百出的測不準原理,說不能同時確定粒子的動量、能量等。

有物(電子)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


宇宙第一公理:事物都是陰陽對立統一的,陰陽相交、造化生焉。


宇宙第二公理:本源粒子—電子的能量不生不滅、從而物質的能量、質量守恆。

 

 

2)、磁強


     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電子、光子。電子、光子內的正負電子對的運動都有高速轉動分量,那麼,我們需要定義一個物理量來反映物質內基本粒子的轉動量。該物理量反映了光子、電子的旋轉力,就是我們常說的磁力。現代物理只是說電子的旋轉才產生旋轉力,變化的磁力線通量也產生旋轉的電場力、反之也成立,旋轉力不對光子產生作用。這我可不同意,覺得現代物理對磁的描述不到位。光子以光速C旋轉的同時、以光速C向前平動,在空間也會產生旋轉力、只不過是比電子的旋轉力小很多吧。萬有引力就是基於不同電子內光子之間的旋轉力,當考察的物體質量較大時、才表現出來。由正負電子對構成的光子,或許在空間的任意幾何點、不會產生電強,但光子的光速旋轉圓周運動分量、我們有理由相信其能產生磁強。是多少呢?如果萬有引力定律就是基於電子內的光子與另一個電子內的光子之間的磁力,而物體由原子構成、原子又是由質子和電子星球對構成、正電子星球(質子)和負電子星球又是由光子和正或負電子構成,那麼、推算受束縛的光子之間的磁力、能推導出萬有引力定律嗎?或能由宏觀上得到的萬有引力常數推導出微觀上的物理參數嗎?

三空第一定律: 以速度V圓周運動的粒子都具有旋轉能強(磁強)A並會在空間任意點P產生旋轉能強B(磁強)。


B  =  V×A, B的方向按右手螺旋原則。 (1)


式中A爲粒子的源等效旋轉能強(磁強)、是距離的反平方函數,當粒子是電子時、
↑A
=  K1 ↑R / C^2 e R^3 = ( K1/C^2) ↑R / e R^3= ↑E / C^2 ,K1是庫倫常數,可見電子在R距離的P點只使用了C^2分之V的相對源能來產生磁強,九牛還沒拔一毛,絕大部分還是用於在P點產生電強。爲何是這樣?如何去證明?

     當粒子是受束縛的光子時,↑A是?我們假設是Y↑R/e R^3,如何合情合理的求Y,這會牽涉到廣而深的思考,將在後面的萬有引力推導時詳細討論。我用了五天的思考,才基本合乎情理的推論出來,大家可以試一下。

    能強、不管是磁強↑A或電強↑E,它們在P點值都是粒子所具有的源能來創建的,當電子在P點時、就會受到該點能強的作用,力↑F= e↑A+ e↑E。如果是有n個電子的粒子團,那、受力↑F= n e↑A+ n e↑E。光子只會受到旋轉能強的作用↑F= nY e↑A。粒子如果在空間幾何點P發生對另一個粒子的作用,那麼、需要拿出相應的能量 EN =↑F·↑R。

 

3、能量、質量

      宇宙的本源粒子-電子,具有固定的能量 E = Me C^2 = e^2 1E+22 C^2,能質量Me是2.567E-16 kg,固定的能量 E是144EeV或說23.0711863 J。後面我會證明的,只是說我的直覺還行。光子是正負電子對,光子內的正、負電子都需要拿出大部分的能量在極小的空間內相互纏繞圓周運動,只有一小部分能量2 m C^2作爲光子做螺旋運動的能量,光子向前波動的能量爲m C^2 = h f,而光子螺旋運動的圓周分運動的能量也爲m C^2。2 m就是光子的引力質量了、是萬有引力可以起作用的質量、是我們可以操作的質量。當光子被電子吸收到負電子星球、或質子內時,光子的能量2 m C^2絕大部分都用於抵抗純電子的作用力了,不管2 m是多少、光子只會拿出2 m0作爲引力質量了。m0是多少,我後面的章節會推導的,那麼、負電子星球的靜質量(引力質量)me除以2m0 就是負電子星球所含的光子數了。同樣,質子的靜質量(引力質量)mp除以2m0 就是質子所含的光子數了。

     相對論的質能公式:E =M C^2 ,M是物體的引力質量,很顯然就是錯的,再具體的論證看前面的章節吧。而質速公式說物體的引力質量在物體接近光速時,趨向無窮大,那錯得更爲離譜。電子相對靜止時的引力質量是me,當電子在加速器中加速到接近光速C時,電子星球體系內的光子會由於波動能增加,而相應減少勢能,也即、能量子逐步加到波動能上面了;電子體系內的光子就會被髮射出去,造成電子體系的引力質量me減少;注意:這跟相對論的引力質量me會趨向無窮是相反的結論。這樣一來,隨着電子體系內光子的不斷髮射、me越來越小,越往後、所需要的加速推力也就相應的越來越小了。


4、證明洛倫茨力公式

      前面論述了,在空間的某個幾何點P會有2種能強:電強、磁強。幾何點P的能強一定會有發射源,電強只能是來自電子,但磁強可以是來自旋轉的粒子、電子或光子。磁強的大小除了關聯着發射源,還與發射源粒子的旋轉速度有關。能量是一個標量,而能強是一個矢量。能量可以用波動能m V^2或勢能↑F·↑S來描述,而能強是表示源(電子源、或粒子的旋轉源)在空間的某個幾何點P的作用強度、可以表示爲勢能量的梯度、實際就是勢能量的變化或說方向導數。如果在空間的某個幾何點P有磁強↑B,這時、在P點來了一個速度爲V的電子,從物理意義的能量守恆上看,該運動電子必定要拿出相應的、方向相反的磁強↑B1以抵消P點的磁強↑B。而磁強↑B1的旋轉源是↑B,按照(1)式、就會有,


↑B1 = - V×↑B  =↑B × V, 電子受到的力就是


↑Fb = e↑B1 =  e↑B×V

因爲P點除了磁強、可能還有電強↑Ee,所以、該電子所受到的洛倫茨力就是:


↑F =e↑Ee + e↑B×V    (2)


    如果P點運動的是電荷爲q = n e的電子團,那麼(2)式的e改爲q。(2)式就是需要證明的洛倫茨力公式了。

    如果我們規定了(1)式的右手螺旋規則爲正方向,那麼、對(1)式的兩邊對時間求導數有:


d↑B / dt  = d(↑V ×↑E )/dt = d↑V/dt ×↑E+↑V× d↑E/dt

          =↑V× d↑E/dt   (3)


注意:第一項d↑V/dt ×↑E的d↑V/dt成爲向心加速度,方向與↑E的夾角爲0或180度,所以爲零。同理、我們有:

d↑E/ dt = d(↑B× V )/dt = -↑V × d↑B/dt  (4)

     負號出來了,終於搞定磁生電的Faraday電磁感應定律(4式)、旋轉電子生磁的奧斯特定律(3式)。其實,我這裏不單指是旋轉電子生磁,而是旋轉的光子也會生磁,所以、(1)式就叫“三空第一定律”吧。實際上,磁生電和電生磁的說法是錯的,應該說旋轉能強(磁強)可以感應出另一個正交的旋轉能強(磁強)。

     這裏還有一個小小的問題,那就是磁生電、或電生磁的傳播過程是光速的、還是瞬間的,我的觀點就是瞬間的;只不過爭論過多,就各打五十大板吧。

5、證明安倍定律

   安倍力是大量帶電粒子的洛倫茲力的疊加。如果電流元Idl的體積內電子密度是ρ,截面積是S,含電子數爲N個;那麼我們有:


Idl = Q dl/dt= Q V= ρS e dlV= N eV。按洛倫茨力公式(2)有:


F = N e B × V =B × Idl =N       (5)


這就是電流元在磁場中的安倍公式了。

 

二、萬有引力定律推導


我五天後公佈,大家也可以推論一下。

    如果只是假設物質的萬有引力是正負電子的不平衡殘餘、或者跟電磁有關等等,沒有意思的;還不如直接假定萬有引力常數就是G,萬有引力公式就那樣。我們必須是合情合理的說出因由,說出推理過程並做解釋。


     在電子的世界,人類無法得知更多的信息,反正是看不清楚、摸不着。甚至可以連速度、運動軌道等等宏觀經驗、常識、概念都推翻,只剩概率,你憑什麼不服氣?你能證僞嗎?所以,捏造公式、假設,違反常識就成爲常態了。這是一個無法證僞的理論世界,誰都可以整一套理論、並宣稱是世界第一。弄幾個假設,可以描述一部分實驗結果,然後、就是一番數學論證、推導,難道你能證僞嗎?當然、數學是要搞得高深莫測,這樣、纔會有神祕感,那不是一般人可以玩耍的,是需要科班們的專業九曲十八彎大腦。

     現代理論物理就這樣使人無所適從,最終、有思想的、創建理論的科班們自己都不好意思承認量子論、相對論就是絕對正確的了,只有熱誠的信徒們,還在努力維護。爭論日益激烈化,而我不外是一個閒得無聊的尋道之道士,對待理論物理只是抱着半玩耍的心態。去年是玩耍計算機,今年啊、就是玩物理了,而且是要玩通關的。明年呢?或許是生命科學方面,或許是中醫、鍼灸,或許是開發一個對事物發展過程的預測軟件、如股票之類的。我要玩,就是非常專業的玩、這纔有意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我的呢?基本點就是物理理論不能違反實驗總結的常識、經驗,不能違反宇宙2大公理。這怎麼玩法?以經典物理和實驗總結的常識、經驗、結果及宇宙2大公理爲基本出發點;拋棄過於專業、抽象的高等數學,而是以中學數學爲基礎;想辦法從宏觀世界規律、不使用假設、合情合理的反推理出微觀世界的規律。簡單說,就是從看得到、摸得着的地方依靠思感開始神祕的探索旅程。

     現在的理論物理版本太多了,他們往往是弄幾個假設、或者捏造幾條公式,然後、就將4種力統一了,將世界解釋清楚了。真的嗎?我想向你們請教,你們的理論在統一4種力時,有沒有能解釋清楚以下問題?嗯、我就列出一部分吧。誒、統一的道路是曲折的、螺旋向前運動的、不是那麼容易的。說實在的,我的理論也只能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虛構故事,僅供參考。從我的出發點看來,應該是比量子論、相對論等物理理論的可信度要高很多、很多。一個理論最好是全部的物理參數、定律都能推導出來、並說清因由。


1、不同頻率或說不同能量的光子會處在電子星球的什麼位置?


2、電子與光子之間的源力經驗公式是什麼樣的?如何證明庫倫公式?


3、負電子星球和正電子星球(質子)有什麼樣的區別?爲什麼?


4、質子和負電子星球(以後簡稱電子)又是如何構成原子核的?


5、中子由質子和電子組成,爲何原子核內的中子是穩定的、爲什麼一個自由中子衰變的平均壽命約15分鐘?


6、電子星球的自旋速度、角動量是多少?


7、萬有引力、庫倫力、核力是什麼回事,爲什麼有4種力?能統一嗎?


8、質子與電子星球間的源力經驗公式,如何推算出光子的靜質量m0的值?


9、爲什麼原子核是帶正電的?


10、爲什麼電子會吸引和放出光子?


11、爲何電子的同步輻射沒有γ光子?


12、爲什麼質子的引力質量是穩定的?


13、爲什麼原子核存在質量虧損?


14、如何研製反重力裝置?微型黑洞?微型白洞?


15、源力是超光速的、值是多少?


16、原子核的詳細結構是?


17、光速C值、庫倫常數K1值、精細結構常數a等參數能推論嗎?


18、光子可以產生磁嗎?公式是?


19、電子星球(電子吸引光子後的組合體)的半徑是?


20、質子的結構、運動形態是?


21、光譜的蘭姆位移是如何解釋?光譜的詳細解釋?

 

     電磁定律的推導是第一關,萬有引力定律推導算是物理遊戲的第二關吧,庫倫定律的推導是第三關。當然,在玩遊戲過關時,需要順便推論物理參數:如光速C,精細結構常數α,庫倫常數K1,電、磁真空導率ε0、μ0,普朗克常數h,光子靜質量m0,電子的固有能量Me C^2,最小庫倫半徑rmin,負電子星球的靜引力質量me,質子的靜引力質量mp,負電子星球、質子、光子的半徑、結構,電子星球、光子的自轉角動量,等等。


     如果自由飛行的光子,在空間P點與物質發生相互作用,那麼、光子必須拿出相應的能量、速度就會降低。有理由相信,光子在地球上的真空光波速C會低於在月球上的,所以、我估計在遠離萬有引力的虛空中,光子的波速C應該是:3E+8 m/s。

     光子是什麼?憑什麼說是純的正負電子對?我們生活在光子的海洋中,似乎是看得見、摸得着光子,但對於光子、人類實際上並不瞭解。光子是多大的?內部是什麼樣的結構?我們只能是猜測。實驗物理說正、負電子在真空中對撞時湮滅,先轉化成一個虛光子,如果對撞能量比較低,則虛光子將變成一對正負電子或一對μ子,如果能量很高,虛光子會變成一對正、反夸克,當能量剛好達到某個矢量粒子的質量附近(稱爲該矢量粒子的產生閾)時,正反夸克對會形成束縛態,如果能量再高則共振態不會形成,正反夸克會背對背地飛離開來。什麼是虛光子?正、反夸克?不過是人類的一些猜測理論吧。現代物理所說的正、負電子並非是純的,其實就是我說的質子(正電子星球)、電子(負電子星球),它們都包含有大量的光子;它們對撞時,不外是將星球內的一些光子釋放出來,並形成一個大的包含許多光子的中性粒子——中子吧。不同能量的中性粒子,大部分是對應不同能量的光子。人類能將真光子對撞出純的正、負電子來嗎?我不相信!人類可以從物體中的質子、電子那裏釋放出真正的光子,但沒有能力打碎真光子,也無法制造光子和改變其引力質量(在月球之心是看不到光子的製造過程的,但在地球之心、或者太陽之心是可以是看到光子的製造過程的)。至於中子、只要不在原子核內,會自動分解爲質子、電子。那憑什麼我會說光子是純的正負電子對?因爲世界的本源粒子純的正、負電子相交就生成第三種基本粒子——光子,代表平衡、混沌、中庸之道的本源,也是生命的本源。所以,我只能是從宇宙2大公理、從哲學方面、從我的直覺來論述光子的因由。只要我們承認世界的本源粒子就是純的(不含光子)正、負電子,就是代表我們宇宙的陰、陽本源粒子,那麼、自然的就會有純的正負電子對——光子。純的正、負電子有着固有的天生的能量Me C^2,那麼、純的正負電子對——光子、能量就會是多樣化。我的理論基本點,就是基於對純的正、負電子,純的正負電子對——光子的這樣解釋,才成立的。如果你可以證僞我的基本點,那麼、恭喜你,將我的理論完全推翻了!

     有了上面的認識基礎,我們就可以想法從宏觀萬有引力規律,來推論出光子的結構、大小,和純電子的固有能量Me C^2等等。

 

後面會看到,我合情合理的推算出萬有引力常數是:

 

G = ( 4α C^3 μ rmin )^2

rmin是最小庫倫半徑爲1E-29 m,C是真空中的光速。

α是精細結構常數,1/137.036

 

μ = 1.038727 是校正因子,爲光子發射磁強的比例、地球磁場影響等。
μ如果受到磁場影響會變化。

 

這時計算, G = 6.67384E-11 m^3 kg^-1 s^-2

 


1、物體間的萬有引力

      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原子又是由負電子星球與質子的成對粒子構成,如果說物體的引力質量實際上對應着物體內的負電子星球與質子內部的束縛光子總數,那麼、我們只要研究物體之間的2個束縛光子之間的力,就可以推導出物體間的萬有引力了。如果,引力質量爲m1的物體1有N1個束縛光子,引力質量爲m2的物體2有N2個束縛光子,而每個束縛光子的引力質量是m0,那麼按照萬有引力定律、這2個物體間的引力:


F = G m1 m2 / R^2 = G N1 N2 m0^2/ R^2

這樣,我們只要研究2個物體之間的一個束縛光子之間的力就行了。即是:


f = G m0^2 / R^2

 

     爲什麼不同能量的光子被電子束縛後,都是隻拿出一份最小能量2 m0 C^2?或許是電子星球相對靜止時,電子星球內的所有光子也都看作是相對靜止的,而所有相對靜止的光子,它們的光子靜引力質量都是一樣的。能量大的光子只是相對靜止在離純電子自旋的中心較爲近一點的地方,需要拿出對抗電子吸力的能量也相應要大。

 


2、 本源、旋轉本源

   本源、顧名思義就是能強的來源,或說空間某個幾何點P有能強,該能強必定是某些源粒子發射的。可以發射電強的只有世界的本源粒子-電子,光子是正負電子對,或許只能發射極少量的電強,但光子是有光速C的旋轉運動分量、是可以發射旋轉能強的,所以、旋轉源有2種:運動的電子、光子。

    我們知道,含有n個電子的電荷q、在空間某個幾何點P發射的電強是:

↑E = q ↑R / 4πε0 R^3 =  n K1 ↑R / e R^3 = (n K1/e) ↑R / R^3

R是電荷q到P點的距離,我們說電荷q具有本源SE =n K1/e 或 q/ 4πε0。

 
這樣,↑E = SE ↑R / R^3

如果該電荷非相對靜止,而是有速度V,那麼、該電荷在P點還發射磁強。


↑B = ↑V × q ↑R / 4πε0 C^2R^3 = ↑V × ( SE/C^2 )↑R / R^3


     由於能量守恆、從而這時發射到P點的電強只是:SE ↑R / R^3 - ↑B,因爲↑B只有P點總能強的不到C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計。這時、P點的電強還是當作↑E。所以,我們說該電荷的電本源是SE、磁本源是V * SE / C^2。本源跟能量是一種一一對應的關係,粒子有多少有效的能量就會有多少本源。

 

    電子在R距離的P點只使用了C^2分之V的本源來產生磁強,如果電子的速度V達到C^2、嗯、超C倍光速,那麼、P點就沒有電強了,只有旋轉能強(磁強)。電子有C^2的速度、可能嗎?另外、還有速度大於C^2的可能嗎?這時,難道會有負電強?我不知道了。電子的本源是按距離平方的反比、來佈置相應的能強的,想將電子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就必須在極小的距離對電子作用才行。

     要注意電強、磁強是類似勢能和動能一樣,是相對量,值是與選取的參照系有關。爲何電子只使用C^2分之V的本源來產生磁強,或許就是電子的天性、或許對我來說即使將來都還是一個迷。那麼,光子的有效能量2 mC^2又是如何呢?人類也做了不少有關光子在電場、磁場中的實驗。似乎無法找到電子與光子之間的力存在跡象;只是發現了旋光效應。我覺得,應該多做些高能γ光子在極強電場中通過時的實驗,看一下有無可能彎曲光線?

     目前看來,光子的有效能量2 mC^2似乎沒有用作發射電強,如果有,那麼、佔有效能量2 m C^2的百分比是多少呢?我們假設光子的有效能量2 mC^2用於發射磁強的能量百分比是x吧,再考慮到地球磁場的影響等因素,我們使用一個修補因子μ,能否推論出來μ呢?

 

     看來光子與電子不一樣,它的有效能量大都用於發射磁強了,原來、這就是萬有引力的根源啊。光子的本源絕大部分用於在空間中發射磁強↑B,在空間任意P點產生的電強接近爲零,所以、按照(4)式,電強變化也爲零。所以,光波與電磁波是兩回事;光波是光子的螺旋運動波形,是定向的;而發射電磁波的電子是在原地旋轉吧、並不在空間中運動,但電磁波在空間是四面八方的傳輸。我的觀點是:在以電子圓周運動的圓心向外直到無窮遠瞬間輻射無數的同心環,在遙遠空間中的幾何點P相應的環上、可以瞬間產生與距離R平方成反比的磁強:B = V * SE / C^2 R^2, V是電子運動的速度,SE是電子的本源。


        前面說了,束縛在電子(負電子星球)或質子中的光子,都只會拿出同一份能量 2 m0 C^2。那麼、光子用於發射磁強的有效能量乘上校正因子就是
μ* 2 m0 C^2了。我們假設電子的固有能量是MeC^2,那麼、該電子具有相應的本源SE = K1/e。假設束縛光子的磁本源是 Y/e,那麼、我們會有:

Y =μ* 2 m0 C^2K1 / Me C^2 = 2μ m0 K1 / Me

 

該束縛光子在空間任意點P發射磁強爲:(R爲光子到P點的距離)

↑B = ↑V × Y↑R / e R^3

= ↑V × ( 2μ m0 K1 / Me )↑R / e R^3   (6)

 

↑V會是多少呢?往下看吧。

 

 

3、光子的結構


     光子是正負電子對,我們可以將電子看作一個質點,雖然、電子的大小我們無法知道,但光子的大小應該可以推測出來。光粒子的半徑就是正負電子的距離r,也是它們的小螺旋半徑;如果以光子內的正電子爲參照系,那麼、負電子圍繞正電子作圓周運動,假設電子的速度是V、貢獻給光子能質量m1後餘下的能質量是m2。在光子的內部世界,電子使用的應該是能質量m2,我們有:

 

據電子的角動量: m2 V r =h1/2, 

據能量守恆有:m2 V^2 = ( Me – m1 )C^2


據庫倫定律有:m2 V^2 = K1 / r


所以有,V h1/2 = K1  => V = 2 K1/h1 = 2 α C  ( 7 )

 

  α = K1/h1 C就是精細結構常數。所以、光子內的正、負電子都貢獻能量m1 C^2,2 m1則作爲光子的引力質量,我們現在還無法確定電子的固有能量:Me C^2。但知道光子內部的正負電子對一直以2 α C的速度做相互滾動,不管光子是以光速C自由飛行、還是相對靜止在質子或電子內部。對於束縛在電子(負電子星球)、或質子內的束縛光子,我們完全可以看作是光子具有的固有旋轉速度,也就是光子產生磁強的主要速度,當然、光子自由飛行時,其旋轉速度要用C,而引力質量是m、不再是m0。正因爲這樣,我們測量萬有引力纔會在一定條件下是相對穩定的,就不可能有100kg的東西到了國外就成爲90kg的事。V和m0都是定值,影響萬有引力的因素主要有:溫度、這是因物體輻射光子的變化,磁場變化等。當我們清楚萬有引力的本因後,研製反重力裝置就有可能了。

 

m2 = ( Me – m1 )/4 α^2


r = h1/4 a C m2 = h1α / C ( Me – m1 )     ( 7 )

 

庫倫常數 K1 = e^2 / 4πε0 =  e^2  C^2  1E-7

ε0爲真空絕對介電常數,ε0 = 8.8542 E-12 F/m。

 

有: h1 α = h1 K1/h1 C = K1 / C = e^2 C 1E-7

所以有:r =  e^2 1E-7 / ( Me – m1 )  (8)

 

誒、夠麻煩的了,做了那麼多準備工作,終於開始推理萬有引力定律了。

 

 

4、推論萬有引力定律

 

    上面已經論證了光子內的正、負電子都有圓周旋轉速度2αC,所以、按照三空第一定律,光子內的正、負電子必定在空間的任意幾何點P產生旋轉能強(磁強)↑B+、↑B-。↑B+↑B-是方向相反的,它們的差就對應於用束縛在電子或質子內光子貢獻2m0 C^2能量作爲源,在P點產生的旋轉能強(磁強),據前面的(6)爲:

 

↑B  = ↑V × ( 2μ m0 K1 / Me )↑R / eR^3  

 B  = 2 α C ( 2μ m0 K1 / Me )/ e R^2

 

如果Me對應的最小庫倫半徑是rmin,由庫倫定律或(8)式、忽略m1 = m0,我們有:

Me =  e^2 1E-7 / rmin, Me C^2 = K1 / rmin。

 

    我們必須注意到在純的正、負電子世界,庫倫定律是成立的;但在原子核內,負電子星球、質子之間不再遵守庫倫定律,以後我會解釋的。


當在P點有一個束縛在電子或質子內的光子時,該光子的受力是:

 

F0 = 2αCY e B = ( 2αC )^2  Y^2 / R^2

   = ( 4α C μ K1 / Me )^2  m0^2 /R^2       (9)

   = Gm0^2 / R^2  = f (寫成這個式子,實際就是萬有引力公式了)


所以、我們有:

G = ( 4αμ C K1 / Me )^2(萬有引力常數和光子內的電子固有能量關係式)

= ( 4αC μ Me C^2 rmin / Me )^2

= ( 4αμ C^3 rmin )^2 (萬有引力常數和光子內的最小電子半徑關係式)

 

先假設μ = 1,按照實驗數據G =  6.67384E-11 m^3 kg^-1s^-2  我們可以算出光子內的電子半徑爲:rmin =1.0387268667627 E-29 m

 

同樣可以算出光子內的電子能質量爲:

Me = 2.471186E-16 kg


    我個人觀點是認爲Me = e^2 1E+22 = 2.56702 E-16 kg,這時、rmin = 1E-29m,
Me C^2 rmin = e^2 C^2 1E-7 = K1,符合庫倫定律、這才合情合理。

這樣算出的萬有引力常數:

 

G = ( 4α C K1 / Me )^2

  = ( 4α C^3 1E-29 )^2 = 6.185475071 E-11 m^3 kg^-1s^-2

 

光子內的電子最小庫倫半徑爲:rmin = 1E-29 m

 

這樣一來,μ就不能是1了。我們有:

G = ( 4α C^3 μ 1E-29 )^2

 

按照實驗數據G值,可以算出校正因子:

μ = 1.038727

這時,

G =  6.67384E-11 m^3 kg^-1 s^-2

rmin = 1E-29 m

Me = 2.567E-16 kg


由於 Me C^2 = K1 / rmin,所以、我們可以直接得到庫倫常數K1:

K1 = e^2 1E+22  C^2 1E-29  = e^2  C^2 1E-7 N·m^2

 

 

小結:

    我們通過合情合理的設定電子的固有能質量Me= e^2 1E+22 kg,通過萬有引力的實驗數據G,可推論出因地球磁場影響的校正因子μ;從而推論出庫倫最小半徑rmin,由此、我們又可以推論出庫倫常數K1;在後面的章節我會想辦法推論出普朗克常數h的,這樣,就可以由α = K1/h1 C 推論出精細結構常數了。光子內的正負電子的距離非常小(1E-29),所以、和其它電子的庫倫力就幾乎爲0,光子就可以看作是一箇中性的質點,只有磁性。

    正因爲電子的固有能量是:Me C^2 = 23.0712 J,我們才能合情合理的解釋來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會有50J的能量。你想一下,就算來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是一個大的原子核,就算其包含有100個核子;我就算核子的靜質量是1E-26kg,那麼、按照相對論的質能公式:E = 100* 1E-26kg*C^2 ~= 9E-8 J,和實際差那麼遠、5億倍以上,我就想不通爲何有那麼多人信仰相對論?難道維相們能睜着眼睛說謊話?

 

5、一些物理參數的推論

 

   RH爲現代物理所說的裏德伯常數,由實驗數據可知,RH = 1.0967758 E+7 /m,所以,在n = 1的基本軌道時,電子的引力質量爲:

me = 2h C RH /(α C)^2 = 9.104402172 E-31 kg

 

由庫倫定律:me (αC)^2 = K1/R1,可以得到波爾第一半徑:

R1 = e^2  C^2 1E-7 /me (α C)^2 = e^2 1E-7 / me α^2

   = 52.9477 E-12 m

 

 當光子的引力質量m1是非常小時,忽略m1,那麼由(8)式

 

  rmin = e^2 1E-7 / Me = e^2 1E-7 / e^2E+22 = 1E-29 m

 

這就是光子的最小半徑,也是正負電子間的最小庫倫距離。

 

在負電子星球內的光子波長大於 1E-12 m,所以、最大的光子能量只是:

h f = h C / λ= 1.9865E-13 J, m1 = 2.21 E-30 kg
相比Me可以忽略不計。

 

    那麼光子的最高頻率是多少呢?當光子的頻率越高,其波長就越小、而電子的庫倫半徑R就大;當光子的大螺旋圓柱底部半徑就是R時,我們得到光子的最高頻率。我們有:

 

4π Rmax = C /fmax,或者光波速的緣由:C = 4π Rmax *fmax

 

( Me – m1 ) Rmax =  Me * Rmax–Rmax * h * fmax / 2 C^2

= Me * Rmax– h1/2 C= e^2 1E-7

 

Rmax = 1E-29 +  h1 / 2 C Me = Rmin + h1 C / 2 Ee = 6.9518E-28 m

 

fmax = C/4π Rmax = 3.4317E+34 /s  


那麼,光子的最高能量:

Emax = h fmax = 22.74 J

電子的固有能量就有Eb:144GGeV = 144 EeV = 144E+18 eV
那麼,我們的所謂原子核能利用,只是利用了千萬億分之一、可憐啊。

Rmax = 6.9518E-28 m、與m1是最小的光子時Rmin = 1E-29 m相差不大。

     光子的大螺旋運動軌跡的大小取決於其波長,頻率越高、光子大螺旋運動軌跡就越小;而光粒子本身的大小是變化不大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