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北大拒絕丘成桐的批評標誌着中國將成爲羞恥感蕩然無存的社會


DWNEWS.COM-- 2006年8月6日21:36:46(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

       上個月,旅美華裔數學家丘成桐以其一貫的直率,不講情面地批評了“北京大學引進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並稍帶着批評“中國現在的許多高校唯利是圖,就是看錢,看經費;真的研究成果從來不在乎,這是高校的大毛病。”

這位自稱“一生最大的願望是幫助中國強大起來”的華裔學者,作爲屹立在世界數學界的泰斗之一和人品幾乎無可挑剔的性情中人,能如此沒有任何個人私慾地直率批評一所中國最知名的國家級大學,按說是花再多的錢也買不來的逆耳忠言。可是,全國人民都看到,北大在令人難堪地沉默了20余天後,不是由校長親自來回應丘先生的批評,更不是聞過則喜採納別人毫無私心的批評中正確的內核,卻是差遣一個不上斤兩的新聞發言人趙爲民,來巧言佞色地用所謂北大“從1998年以來引進的海歸學者專家是北大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生力軍,他們在很多學科都發揮了學科帶頭人的作用,”來搪塞丘先生的批評和繼續誆騙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尤其糟糕的是,這個無視基本常識的趙爲民,不敢正面澄清丘先生指斥的事實,居然對丘先生的批評無恥地反脣相譏,說他“不負責任”,“嚴重侵害了廣大海歸學者和北京大學的聲譽”。

對北大的這一無恥行徑,互聯網上立馬就有知情人把北大的漂亮裙子掀開,點名道姓地指出諸如田剛、夏志宏等8個冒牌貨曾經就象一夥吸血的臭蟲一樣,一直潛藏在北大骯髒的內褲中過得非常滋潤,從而,令北大更加深陷於道德的“滑鐵盧”之中。後來的事態發展,是北大那些昏聵的校長副校長們想不到的:窮追不捨的香港女記者閭丘露薇,竟追到美國丘成桐的辦公室裏專訪了丘先生,並在第一時間就把她走訪丘先生的照片和文字稿張貼在自己的鳳凰網博客專欄中(http://blog.phoenixtv.com/user1/roseluqiu/archives/2006/258493.html),從而使這場善意的批評演變成一場各說各話的紛爭,並持續發酵被傳播得滿世界皆知。

按照這個香港女記者的說法,丘先生“在知道北大做出迴應之後,他才發現,原來自己和記者聊過這個問題(即:引進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問題),於是上網找資料,來印證自己的論點,結果發現,北大的網站上的內容已經在這次爭論之後作出了更改,不過他還是在教育部的網站上,找到了那些特聘教授,長江學者的名單。”

閭丘露薇在覈實了幾個之前不太清楚的問題後,遂得出結論:“看看北大的聲明,其實並沒有迴應到丘成桐指出的問題,強調的是關於引進人才對學校發展帶來的正面作用,其實邱教授指出的,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那就是誠信,以及職業操守。”

看到沒有?所謂丘先生的不留情面的批評,從一開始就給北大留了很大的面子,人家根本就沒有提及北大的校方誠信有虧、職業操守扯爛污的字眼。到是北大那個大愚若智的新聞發言人無視常識和不知羞恥的迴應,才迫使丘成桐出人意外地來繼續當那個“說出皇帝其實沒穿衣裳的小孩”。

在我看來,北大校長們的無恥集中地表現在,以爲把自家網站上那些所謂長江學者們的資料塗改和刪除了,就可以繼續掩耳盜鈴。誰知百密一疏,由於北大不可能指令教育部來和他們同流合污,結果被人家進一步揪住了麒麟下的驢腿,從而,把本來想掩蓋一個不是很大的醜聞的聰明之舉,弄巧成拙,整成個涉嫌教育腐敗的事件了.

以丘成桐在美國浸潤多年的履歷,其深知誠信和職業操守對一所大學所具有的核心價值,是不言自明的。我謹以一箇中國底層的草根眼光,來揣度丘先生批評北大的心境:他一定是看到,當一所教書育人的大學特別是象北大這樣的國家級的大學,其弄虛作假,不講誠信和職業操守,對中國這樣一個有着13億人口的大國及其巨型社會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決不是幾百億人民幣被騙走產生的損失所能衡量的。因爲它對全體國民人心的腐蝕,將是不可逆轉的傷害,其修復的難度足以令幾代人也難以完成。

通過這件事,全國的老百姓會怎麼看?至少我就認爲,堂堂的京師大學堂都能把誠信和職業操守丟到垃圾桶裏,夥同國外的那些無良學者敢同中央政府玩這種騙錢騙人的勾當,那我還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不可以做呢?

出產過李大釗、蔡元培、馬寅初等道德巨人和文化巨人的北京大學,爲何會墮落到如此不知羞恥的地步呢?我以爲,這是舉國上下信仰和道德荒漠化惡性發展,嚴重侵蝕人心並最終漫延到象牙塔裏的必然結果。這件事再清楚不過地告訴國人,當信仰和道德淪喪後,就如北大這樣的所謂精英雲集的殿堂中人,也難以倖免掉進無恥的深淵。

我不知道丘先生說他“一生最大的願望是幫助中國強大起來”時,是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地方,也不知道他說這個話時想過沒有,當一個如中國這樣的世界大國真正強大起來了,卻是由一夥無恥的人在教育中國的天才少年,這種強大究竟意味着什麼?

自然,說到國家的強大,無疑要談點軍事的內容。無奈,我又是一個從未當過兵的軍事外行,所以,也就只能依據從中國的電視中所看到的最有水準的軍人來說點看法。

記得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戰爭打響後,中國的CCTV天天請了一個某軍事院校的着名軍事專家張大校,來給我等對軍事一竅不通的國民講解戰況,使我們這些草根百姓對這場新世紀的第一場大規模戰爭有了非常震撼的現場感。說實話,那段時間我是少有地霸佔着家中的那臺大彩電,幾乎沒有錯過一回張大校對戰況的點評。我對他活學活用毛主席的人民戰爭軍事理論並運用於推測伊拉克戰爭走勢的本事,可說佩服得五體投地。當時,我甚至認爲,其在CCTV出鏡的風采與伊拉克戰時的新聞部長薩哈夫簡直可以說是一文一武中外雙璧,到是那個有點弱智的美國總統布什作爲指揮這場戰爭的統帥,在張大校精彩的軍事評論映襯下更象個小丑。因之,那段時間張大校理所當然地在國內外獲得了“薩達姆在中國的參謀長”的卓越聲譽。

然而,戰事難料。後來,戰事的發展完全出乎張大校的推測和中國某些人的期望,弱智的美國人只用幾十天時間就攻克了巴格達。當我看着伊拉克人把高大的薩達姆銅像推倒的鏡頭後,再在電視中看着張大校那種着急的神情,對其在他所預測的巴格達巷戰遲遲沒有打響而連聲問“爲什麼”時,我都爲他着急。自然,我是不可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只是後來,我很幸運的在去年獲得了一套共11本的劉亞洲文集,從中讀到了他總結伊戰的得失時說的“國不知有民,則民就不知有國”這樣的句子,才恍然大悟。

憑心而論,諸葛亮早就死了,中國料事如神的人究竟還有沒有我由於孤陋寡聞真的不知道。張大校作爲一個軍事專家,遠離伊拉克戰場,對戰爭的預測失準自然在所難免,中國的電視觀衆中雖然有不少人以事後諸葛亮自居而嘲笑他,其實到更象真正的小人。只是,使我大跌眼鏡的是,當我再次看到張大校在在CCTV出鏡時,居然肩上的八個白豆變成了兩粒金燦燦的將星。當時,不獨是我這種智商很低的人看不懂,其實有更多很有才華和學問的人都看不懂。因爲,我們看着張大校因爲對伊戰的走勢預測失準而黯然離開CCTV的演播室時,大都對他寄予了無限的理解和同情,對他獲得當代趙括的雅號是抱不平的。可是,他事後居然逆勢上揚,由校官成了將官,就是現在,我都沒有想通。因爲,即使你給我一萬條理由,我也絕對不會想到其上峯會用提拔他,來獎賞其在CCTV當軍事評論員時,對伊戰的搞笑式評論。除非當初就是要他來當搞笑明星,一如那些靠唱歌打球變成將軍的人。說來不怕別人笑話,我原先到是愚蠢地以爲,他不脫下軍裝回家當個小縣長,就算萬幸了。就算我再有想象力,我也不可能想到他會一身將軍的戎裝,春風得意地重返央視的播音室而再次考驗我和全國電視觀衆的智商。

算了,話說得太多了,也該打住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當年我讀柏楊寫的《醜陋的中國人》時,確實看得臉上發燒。現在,當我再看這種東西時,一點感覺也沒有了,因爲我的恥感神經已經靠這些東西來刺激,連癢的感覺都沒有,遑論什麼痛感。象我這樣的中國人,如果非要自己找一個最突出的人格特徵,我首選無恥這兩個字。
但北大的校長們比我更無恥,多少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